菲戈小说网>总裁豪门>重回1977,活个不一样的人生>第167章 社会影响,园区进展

杨宇在家中与阿依古丽和帕卡拉一起锻炼、学习以及做饭吃的时候,对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

这时的外面还真是有些热闹。

《中国青年报》的社会影响力还是相当大的,郭老在科学大会上的发言稿《科学的春天》一文,一经公开发表,顿时引起了广大科学工作者和知识分子的共鸣,也激发出青年一代学文化、学科学的热潮。

京都大学的两份倡议书,也立即引起了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党组织和团组织的积极响应,纷纷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讨论,发表声明积极以实际行动响应倡议。

杨宇的文章也引起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鸣,纷纷表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文化。

党报也转载了杨宇的文章《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还加上了编者按: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奠定思想基础。

文化自信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精神保障。

文化自信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提供了思想伟力。

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党报编者按语的加上,让文章的内容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引起了全国各地、各族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各地的大学学生会纷纷给京都大学打来电话,要求杨宇同学去他们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和演讲,海外的华人、华侨,以及留学生组织,也纷纷发回电报,盛赞杨宇同学文章中的论点鲜明、论述精辟、论证充分,称赞杨宇同学的文章是提振全球华人、华侨士气的一剂良药。

据杨宇后来得到的消息,东南亚的华侨社团首先给国内发来电报:表达“身流华夏血、心盼祖国强”的心愿。

旅欧留学生党组织,向国内有关部门发回电报称:积极响应京都大学生党支部的倡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老一辈旅欧留学的革命家学习,弘扬旅欧留学生精神,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留学生签字栏内就有杨蕊、肖雯和徐雅琴三个人的名字。

旅美留学生组织,也向国家教育部发回电报称:积极响应京都大学77级大学生中的两个倡议,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立志以身许祖国,待我留学归来,为祖国和人民做出应有贡献。在留学生的签名之中,赫然发现有龚珊、杨芳、丛莉、巩姗等几个人的名字。

全国的科学大会、大会闭幕式上郭老的讲话、京都大学计算机系的两份倡议书,以及杨宇关于大学生“三观”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论文,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还在不断地传播、发酵的时候,杨宇接到了鹏城科技园区打来的电话。

杨宇立即通知何红兵,让他带上鲁万成以及杨英、夏芸、唐姝,又通知了杨芯、白兰玉和尚敏,这三个人回校后就忙得不可开交,一时没有时间外出,杨宇就叫她们安心在校,自己去鹏城一趟就回来。

待何红兵、鲁万成、杨英和夏芸回到杨府后,空军基地的中巴车就来了,接上杨宇一行人,直接去了空军基地。

到了空军基地之后,杨宇发现李红已经在飞机上了。大家登上飞机坐下后,飞机立即起飞朝着鹏城方向飞去。

李红来到杨宇身边说道:“小宇,果不其然,以米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以及追随他们的那些敌对反华势力勾结在一起,妄图破坏我们的强国富民大计,搞了一个名为抢人毁基的行动,妄图通过拉拢腐蚀、介绍出国、帮助留学等手段,抢走我们国家辛苦培养出来的人才,以达到毁坏我们根基的目的。”

杨宇说道:“我们这次虽然捣毁了他们的一次行动计划,但是,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帝国主义以及反华、仇华势力不会就此罢休的,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持清醒头脑,帝国主义还没有完全消亡、祖国还没有实现全面统一的那一天,我们都要准备着随时与他们作斗争。卢家昆他们的工作进展如何了?”

李红说道:“据我了解到的,目前,东南亚的工作还比较顺利,中亚地区就有些滞后,具体原因是那些地方教派之间的争斗相当激烈,排外思想情绪严重、地理环境条件也相当恶劣,上级也正在想办法,让卢哥他们先稳住现有情况,待有机会时,再进一步深化工作地域。”

杨宇说道:“上级组织已经有安排布置就好,鹏城科创园区的工作情况你了解多少?”

李红说道:“这个方面的工作我了解得不多,只是对计算机专家团队的情况了解到一些,上次带回来的两名外籍专家,目前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两个人各带一个小组,开始了对第四代计算机的系统研制工作,遇到的难题有两个,其一是,半导体芯片、逻辑芯片的集成度与运算速度技术;其二是,外存储器要求体积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物理元器件技术。”

杨宇默默地点着头,他也深知这在他的上一世来说都是被别国卡脖子的问题,这一世若要有所突破,必须要在这些领域有自己的专业人才,才能走出这个怪圈,使我国的电脑、手机,乃至于其他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受任何势力的钳制。

飞机经过近三个小时后,停在了鹏城空军基地。

园区派了三辆小车接走了杨宇一行人。

杨宇看到科创园区还正在建设当中,已经初步建成了四、五个科创馆,目前,标志性的园区大楼已经打好了基础,建成还需要不少时日。

杨宇看着园区内工地上的一切,深深地感叹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杨宇首先来到园区的一间大会议室,里面坐着四十多个青年人,有一位中年男子正在进行物理课复习辅导。

杨宇觉得这位辅导老师还很不错,将物理的知识点讲得非常清楚,辅导做题也很认真,方法技巧也很多,让听讲的众人一听就明白,还能够举一反三。

后来一打听,这位老师,原来就是在浙大教物理的老师,是被彩电厂挖过来的工程师,听说大老板要搞一个高考补习班,就主动要求来兼任物理辅导课。

待老师上完课之后,杨宇同老师进行了交流,知道了老师姓方名学义,是鹏城本地人,家中条件差,本想在大学里教书,能将家属子女转入城里的,却一直没有如愿,现在彩电厂给他妻子安排了工人工作,也在厂区分给了房子,还让孩子也园区旁边的学校上学,方老师很满意。

居微看到杨宇后就来到杨宇身边,杨宇让方学义去休息一下,等他一起去彩电厂。

方学义出会议室后,居微说道:“你家中我已经做好了安排,这里我带来了四十五位二十岁以下的同门师兄妹,这些天的学习都还算正常,由于有好多知识原来没有学习过,好些人都有点吃力,但是,都觉得这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良好机会,大家都咬着牙坚持着。”

杨宇说道:“一定要坚持下去,再难也要挺住,能够在大学里去读书深造,今后就会有很多更好的机会和条件,让自己与家人过得更好,也可以为国家与社会做更多、更大的贡献。”

杨宇将又将自己专门为他们复习准备的资料交给居微,说道:“最后阶段才让大家作为检查复习情况用,注意严加保密。”

杨宇与方学义一起到了彩电厂,目前生产的是14、17英寸彩电。

杨宇提出了由方学义领头自主研发新彩显管的问题,彩电厂要走自主创新发展的新道路,不能老是跟在别人后边追。

杨宇出了彩电厂,带着鲁万成和李红又去了制药厂,让鲁万成将他的几种独门膏药秘方交给制药厂,鲁万成欣然同意。

杨宇对鲁万成说道:“我们今后的主攻方向不在制药,而是在电脑上,你留着这些秘方也是浪费,用制药厂的先进技术制造出来的膏药,药效更高,也更能有效医治更多的病患。你提供的药方,无名堂将以膏药利润的20%给你。”

鲁万成点着头,也没有把这个利润当一回事。

杨宇、李红、鲁万成和何红兵等几人一起来到电脑科创园区,园区负责人和两个研发小组的成员,都在会议室等着杨宇一行人了。

杨宇一行坐下后,杨宇说道:“你们所遇到的瓶颈问题,暂时由我来想办法,其他工作你们按照既定计划实施,争取在今年年底之前,你们两个小组都要拿出样机来,今后工作,这两个专家将分别参与到你们的团队。”

随即杨宇将鲁万成、何红兵介绍给大家认识,也把研发组的成员介绍给了鲁、何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