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魏晋第一美少年>第84章

  风雨欲来

  不提北方前秦内部,二王子苻生正日夜惦记着独孤珩,只说他回到会稽之后,果真按照自己所思所想行事,对于权势手段的使用也越发熟练,不能说游刃有余吧,但至少已经能够不让人从面上轻易看出他的想法了。

  而这,也是他逐渐从青涩到成熟的重要一步,喜怒不形于色,方为做大事之人,不过他的心,一直未曾变过,依旧是忠君爱民的。

  在会稽,他的独孤家的公子,这身份天然让他能够拉拢住当地的豪门世家,以刘靖父子为代表的中下层世家也早已选择投靠,这段时间对于军队田地以及官吏选拔上做的一些改革,也为他赢得了底层人民的支持。

  虽说不是没有异议,但至少明面上,形势一片大好,而他又是司马裒的少傅,众人称颂他的同时,也就不免会加赞誉于司马裒这个琅琊王。

  再加上独孤珩基于对司马裒的信任,将组建的会稽新军交由他指挥,又在王籍之和王羲之的帮助下,不遗余力的为其造势,这也就使得民间对于司马裒这位亲王的呼声越来越高。

  虽然大半名声都是依靠独孤珩得来的,但毕竟,他得到了,而这件事,支持他的人有多喜闻乐见,那么反对他的人就有多忌惮厌恶,没错,后者指的就是太子司马绍。

  眼看着支持司马裒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名声也越发的好,这无疑让太子司马绍感受到了深深威胁。

  彼时,时间已经来到了公元320年,司马裒封王也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又在会稽经营着偌大的家业和名声,就连皇帝司马睿都连年大兴赏赐,最重要的,司马裒还有独孤珩的支持。

  这样一来,他的存在自然就让司马绍忌惮不已,因为此时的司马裒,也确实足以威胁他的储君之位了。

  可眼下朝堂里并没有人愿意为太子说话,其根源无非是琅琊王氏的两位大人,王导和王敦,已经表明了态度,虽然没有公开支持二皇子司马裒吧,但对太子司马绍,也早已不如当初那般热络,甚至大不如前。

  而今朝堂之上,几乎大半官员都是琅琊王氏的人,那么他们当然不会为太子发声。

  至于皇帝司马睿,这两年他对太子,亦是多加苛责,与此同时,还对自己的二儿子司马裒多加夸赞,那他的态度,也就很明显了。

  也就是说,太子司马绍现在的情况,跟四面楚歌也没什么区别了。

  若是一直这样僵持着也就算了,可偏偏太傅郗鉴那儿言说已经算好了良辰吉日,希望让王羲之回来成亲,而琅琊王氏这边,王导和王敦也觉得历练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让孩子们回来了,便顺水推舟,用了这个理由,请求陛下恩准。

  这是两家的大喜事,皇帝司马睿自然没什么好不答应的,他不仅允了让王羲之回来完婚,还许独孤珩和司马裒一起回到建康参加婚礼。

  当然了,这次回来,他对这两个孩子也还有别的打算,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可不管皇帝到底想怎么安排,总之他一下令,准许琅琊王司马裒以及独孤珩回建康,甚至还大张旗鼓的派人去迎接,这个举动,实在是太戳司马绍的心窝子了。

  刚一得知,他便在东宫里大发雷霆,索性他还知道,自己是因为不满父皇偏爱次子,这才愤怒的,所以也就屏退了下人,但太子妃就避无可避,需要时刻面对着他,以防有什么意外。

  这不是说她有多爱太子,实在是这会儿她和太子的儿子已经两岁了,不为爱情,为了孩子,为了家族,她也得想方设法的把太子的种种出格行为消弭于无形,即便不行,也至少要把消息控制在东宫之内,不能外传。

  至于太子在东宫里的种种刻薄言语,太子妃也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往心里去就是了。

  这次的事,她本来也想这么糊弄过去,直到她听到太子说了一句。

  “父皇竟然用半副龙辇接他回来!他一个宫人所出的庶子也配?!”

  “殿下,你说什么?”这下太子妃也坐不住了。

  “我说你丈夫就快被父皇废了!”

  “届时,你,你的儿子,都得被废!被软禁!”

  “好给那个贱种腾地方!”

  “现在你听见了吗?!”

  自己骂了半天也不见她吱声,如今关系到她的利益了,这才跳出来询问,太子司马绍自然就恼了,这一腔怒火便都冲她而去,口不择言之下竟是说出了此等话来。

  “父皇怎会如此?”太子妃不敢相信。

  “殿下可是父皇的嫡长子,中宫皇后所出,这些年来,又无甚过错,父皇应该不会轻易提及废立之事啊,殿下是否太过多虑了?”

  话是这话,可她心里到底惴惴不安,只嘴上还是不敢像太子一样毫不避讳。

  “应该?哼,”太子司马绍冷笑一声,“这世上应该的事多了去了,可也不见有谁真的就一定会笑到最后。”

  “如若真的到了那一步,父皇一点都不念我们的父子之情了,那我,也就不必再忍气吞声了!”话到此处,司马绍的眼里闪过了一丝杀意,这一刻,他竟是萌生了弑父上位的念头。

  “殿下!”太子妃自然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当下骇然不已,下意识就要劝他不要冲动。

  “你是我的女人,不管如何,都该站在我这一边,你说是吧。”然而她才要张口,司马绍就猛的抬手捏住了她的下巴,迫使她抬头与自己对视,并用言语威胁道。

  “……是”,太子妃很想说不是,她可不想将来谋反失败后跟着他陪葬,但她现在不敢说,因为她担心如果她说了,太子现在就会杀了她,所以最后也只得艰难的点了点头。

  “很好,这才是一个好女人该做的事,俗话说,夫唱妇随嘛,等到来日功成,本殿下一定不会亏待你的。”或许是她的响应取悦了对方,司马绍也随即开始画大饼,试图让她更加死心塌地的效忠自己。

  然而太子妃这会儿,却早已在心里寻摸着怎么找退路了,眼前的太子真的差不多疯了,但她和儿子却不能陪他一起死,必须自救,这就是太子妃现在唯一的信念。

  那么接下来,该找谁求救,谁又能救她们母子,这可就是她首先要考虑的大事了。

  他们夫妻貌合神离,各有算盘,殊不知这东宫早就被皇帝司马睿的人渗透了个够,也因此,这场谈话之后,没过多久,他们说过什么,便都一五一十被转述给了皇帝。

  尽管心里早就有所猜测,这也符合自己的布局,但太子真的想要造反的消息传来时,皇帝司马睿的心里,还是有一丝伤感的。

  毕竟是亲儿子要杀自己,做父亲的,自然觉得伤心,不过转而他就心硬起来,决定将计就计,借助此事,拉琅琊王氏下水,并设法削减王导和王敦手中的权力,尤其是王敦手中的兵权。

  这次他不惜舍了太子也要制衡琅琊王氏的势力,也实在是不得已,现在的局面对皇室太不利了,如若再放任下去,那么最后的结果,恐怕不是‘王与马,共天下’,而是琅琊王氏一家独大了。

  虽然面对这最坏的情况,皇帝司马睿还有一张王牌可以解决,而且一定能解决,但不到最后关头,他是绝对不肯揭开的,因为这将牵扯到无数人。

  最重要的是,一旦这个秘密他说出来了,那么他最爱的孩子,也将彻底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而这,是他绝对不愿意的。

  ‘就让朕再私心一回吧’,司马睿叹了一口气,心里默默盼着事情可以按照自己想的那样顺利进行。

  就在宫里暗潮涌动的时候,刚回建康的独孤珩还什么都不知道,他只顾着和家人团聚,还有庆贺王羲之的大婚之喜,总而言之,众人一派其乐融融中。

  丝毫没有意识到,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来临,王敦和王导倒是提前得知了太子要谋反的消息,这还是托了太子妃的福呢,为了保住自己和儿子,她果断选择出卖了丈夫。

  她还不止卖了一次,因为她既通知了王导和王敦他们,又借着送糕点的理由,亲自去了太极殿,跪在皇帝司马睿面前,揭发了太子的种种不敬之处。

  不过这次,她没说太子要谋反,只把以前那些不当的事说了一遍,这也是表态的意思,希望能给皇帝留下一个印象,虽然太子不孝,但她这个儿媳妇,还是可行的。

  至于说为什么不把谋反的消息说出来,还是那句话,人家是至亲父子,这一个弄不好就会搞成她做替罪羊,她不能留这个把柄。

  但告诉王导和王敦的话就没关系了,因为他们早就想让太子下台,眼下她把梯子递过去,却只求母子平安,无异于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划算交易。

  如果是交易的话,反而比什么君臣父子的牵扯要简单,这也是太子妃这么做的原因。

  然而,她还是太嫩了,王导和王敦得知太子意图谋反的事后,转而生出了更深的算计,而这,也将打破皇帝司马睿的计划,君臣双方的交锋也即将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