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魏晋第一美少年>第53章

  撞破好事

  司马裒下令让会稽郡的太守将治下各县,比如余姚,山阴……等地的账簿都送到园子里来,开门见山表示要查账。

  这事本来也没瞒着别人,自然而然的,虞家也就知道了,不过也没当回事,反正历任上官到此,也都得查账,这是例行公事,很正常。

  虽然他们虞家确实贪墨了一些东西和银钱,但当地世家大族谁家没这么干过?

  再说都干了多少年了,也没见哪位上头的贵人真把窗户纸捅破,更何况那账簿他们做的是天衣无缝,不可能出现什么纰漏。

  所以虞家觉得这次查账,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就没有过多关注,不止虞潭这么想,就连虞仡也没察觉出里面的暗潮汹涌。

  直到余姚县令孙统着急忙慌的找来,言说不久前,会稽太守通知他,余姚送来存档的账簿少了一本,虞家父子这才惊觉事情不太对劲。

  如果是明面上做的假账,他们当然不会如此惊慌,那也就是说,丢失的,是真账簿。

  是的,这就是他们地方的豪强世家惯用的手段了,做两套账簿,一套明账,专门应付朝廷的查探以及平常处理的事物,说白了,就是糊弄人的。

  而另一套暗账,才是真正的银钱物品,人口田亩的数目以及出入记录,现在会稽太守特别通知余姚县令,对方又这么着急的找来,这也就意味着,少的那个,一定是真账簿。

  “虞兄,长公子,你们看这可怎么办啊?”余姚县令孙统简直快急死了,因为真账簿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了,这要是让新晋琅琊王知道了,还不得闹翻了天啊。

  “别慌,你先仔细说说经过,到底是怎么回事,账簿怎么会无缘无故遗失的?”关键时刻,还是虞潭这个老江湖稳得住。

  “虞兄,你不知道,这事怪就怪在这儿了,这些账簿的重要性我是清楚的很,每次押运到太守那儿,都是用的亲信。”

  “而且出发前,我还亲自盯着又点过一遍的,按理说是绝对不会出什么纰漏的,可谁知就传回这样的消息了呢?”孙统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那也就是说,账簿不是在余姚丢的,而是在去太守府的路上,或者在太守府上丢的,”虞潭只一瞬就锁定了两个可能。

  “父亲,若是在太守府上丢的,对方不可能一点线索都不提供给我们,”虞仡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可也不是去的路上丢的啊,因为我的亲信们都回来了,我逐一盘问过,期间没人靠近放置账簿的箱子啊,”但孙统随即也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

  “那这就怪了,难道这账簿长了翅膀,自己飞了不成?琅琊王殿下和独孤公子刚说要查账,转头我们这儿的账簿就丢了。”

  “世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其中一定有蹊跷!”虞潭以自己多年的经验为底,立刻就猜出了猫腻。

  “会不会是刘靖那个老匹夫?这两天他在干什么?你有好好派人去盯着吗?”他想到了最近特别活跃的仇敌,立刻转头去看儿子。

  “在盯着呢,可没什么问题啊,”虞仡摇了摇头。

  “虞兄,长公子,你们说要盯着的可是刘靖?恕我冒昧,他是,得罪了你家了?”一旁的孙统听到这儿,有些犹豫的开口询问。

  “没错,我们两家就差撕破脸了,”他是自己人,虞潭也就不瞒他,直说了。

  “可是太守跟我说,不久前刘靖还打着虞兄你的名号,去会稽府衙的库房里找东西啊,”孙统瞬间睁大了眼睛。

  “什么?你确定他是去的库房?而不是账房吗?”虞潭立刻就察觉到了不妙。

  “这个……呃,我不太清楚,具体的情况,恐怕还是要当面询问太守才是,”孙统艰难的摇了摇头。

  “是他!一定是他!”

  “这个老匹夫,这是盯上我们家了,混账啊!”虞潭此时此刻已经认定账簿丢失的事就是刘靖干的了,一时之间,气的咬牙切齿。

  “不对,父亲,还有不对的地方,孙大人,太守有没有告诉你刘靖去府衙库房是什么时候?是在你送去账簿前,还是在送去后?”虞仡更敏锐,他立刻问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这,当时实在是太着急了,我也没细问啊,”孙统一愣,随即苦笑一下,无奈的摇了摇头。

  “如果是在之后丢的,那刘靖一人做事的可能就大,可若是在那之前丢的,再加上琅琊王殿下他们偏偏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查账。”

  “那我就不得不怀疑,双方是否提前就有什么接触了,”虞仡忧心忡忡的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应当不至于,否则依着不久前琅琊王殿下和独孤公子的气性,现在早该传我们问话并治罪了,还有籍之,如若事情真的已经到了如此地步,那么他不可能不知会我们一声的。”

  听到此处,虞潭也有些怀疑,但没多久,他就摇了摇头,否定了双方早就有勾结的猜测,因为不合情理,且逻辑不通。

  “那父亲,不如我去找籍之问问,看看到底什么情况,”虞仡于是提议道。

  “不行,现在你过去,无异于不打自招,万一被刘靖那个老匹夫知道,恐怕又要添一桩是非,”虞潭没有怎么犹豫,就否决了他的提议。

  “可现在我们也确实需要去探探情况啊,”虞仡无奈。

  “虞兄,长公子,如若不弃,我倒是愿意去找人探探口风,”一旁的孙统见状,出言道。

  “你?那你想找谁探?”虞潭和虞仡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王羲之,”孙统吐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名字。

  “承蒙上次雅集,籍之公子看重我的书法,为我引荐了他的胞弟,羲之公子,我们这才认识了,想来若是我再以交流书法的名义求见,对方也不会不见。”

  “我听闻,琅琊王殿下和独孤公子都与这位羲之公子熟识且感情很好,正可以旁侧敲击一下其中的内情,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见到籍之公子,”孙统随即说出了自己这么提议的原因。

  “这样也好,既不会太显眼,也能得到我们想知道的消息,”虞潭对这个折中的法子比较赞同。

  “那我再写一封书信给籍之,劳烦孙大人带去,若是能交给他最好,不能也无妨,总之,一切稳妥为上,”虞仡又补充了一句,以完善这个主意。

  就这样,三人达成了一致,虞仡随即手书一封让孙统带走,而孙统呢,办事速度也快,立刻便回家取了一幅书法名家的收藏,带着它直奔独孤家的园子。

  是的,不是去山阴琅琊王氏的府邸,而是去独孤家的园子那儿,因为事先他已经派人打探过了,最近这段时间,王籍之和王羲之也一直都与琅琊王以及独孤公子一起住在园子里。

  到了园子门口,他道明身份,言说想拜见王羲之,要跟他再论书法,守门的侍从认识他,便也去通报,王羲之听到是自己新交的书法知己前来,忙高兴的出门迎接,并把他带到了自己暂住的院落。

  两人随即探讨起书法的奥义来,期间孙统旁侧敲击问干酪马裒和独孤珩的近况,王羲之也不设防,直接告诉他似乎是在查账。

  他觉得很没意思,便没有过去,而是一个人在练书法,幸亏他来了,不然跟他说个话的人都没有了。

  孙统听到这儿,立刻就顺水推舟,问起了他的同胞哥哥王籍之怎么不来陪他?

  王羲之则回答说,哥哥当然会来陪自己,不过是每隔一段时间才会过来,而不是时时刻刻陪着他,到底他又不是小孩子了,没得做什么都要哥哥手把手的教。

  他已经是少年郎了,可言语还透着些孩子气,行事风格也稚嫩的很,比不了他的哥哥王籍之,但这样的他,对想要套话的孙统来说,却是最好对付的。

  几乎不费什么功夫,孙统便得知了王籍之每隔一个时辰会过来看他的消息,趁着这个时候,他便也成功‘偶遇’了王籍之,并快速把虞仡的书信塞到了对方袖子里。

  王籍之看到他就已经很惊讶了,现下对方又是这样的举动,自然让他更惊讶,不过当孙统用口型做了一个虞字的时候,王籍之那已经到嘴边的询问,就不由自主的咽下去了。

  心知对方突然来此,又携带书信,定是有要事,王籍之便也没有多待,只勉励了弟弟几句,便急匆匆的回了自己房间,然后立刻拆开信件看了起来,越看面色也就越严肃。

  而且看完后,他就将这书信烧掉了,随即出门去找司马裒和独孤珩,他知道他们在查账,但却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名堂,可谁知他还没见到他们,便在半路看到了行色匆匆的韩琦。

  这一刻,王籍之敏感的察觉到什么不对劲,鬼使神差的,居然远远的跟上韩琦,见他七拐八拐,竟是从园中一个不起眼的角门出去了,外面还有人牵着马在等他。

  而那人,王籍之也认识,正是刘靖将军的儿子,刘翘。

  王籍之躲在一旁看着他们说了几句话,随后刘翘又将一个红木漆盒交给了韩琦,这才骑马离开,而韩琦则是提着东西往回走,王籍之屏住呼吸,想要等他离开再走。

  岂料韩琦却直接走到他藏身的树木不远处停下。

  “长公子,出来吧,我知道是你。”

  此话一出,无疑是表明他早就知道王籍之在跟着他了,事已至此,再躲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王籍之定了定神,随即从树后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