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七零之小村长>第24章 老小孩

  沈老爷子今年都七十七了,在农村算是高寿。

  去年底的一场感冒,让沈老爷子直接卧床。沈广亮被吓得不轻,夜里都在床边守着。

  沈老爷子起夜,见儿子在炕头趴着,伸手推他。

  “去自己屋里睡,你死了,你老子我都活着。”

  沈广亮莫名被安慰了。

  过了几天,沈老爷子果然就大好了。

  可这事儿也给沈广亮两口子敲了警钟。沈老爷子再瞧着精神,也上了年纪,不能马虎对待了。

  下午,家里的人都去上工了。宋禹衡要给老爷子看身体,沈棠留着打下手。

  要脱衣服针灸,裘翠兰就抱着小团圆去西厢房。

  沈老爷子身体的小毛病不少,但除了眼睛,其他地方都不严重。

  沈老爷子听他这么说,就问:“能治吗?”

  宋禹衡肯定的回答:“能治。”只是有些麻烦。

  “那就行。跟你爸就说能治,别的不许说。”沈老爷子语气强硬。

  沈棠和宋禹衡都没应。

  他们走后,还是要沈广亮上心注意,肯定是要给如实说,才能照顾周到。

  “沈棠,”沈老爷子坐起来,“信不信我把你俩的事给你老子说?”

  沈棠耸了下肩。

  “那我得谢谢您。”

  虽然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但老爷子说了也好,免了他绞尽脑汁的措辞,也不用费尽心思想怎么降低伤害了。

  沈老爷子拍开沈棠的手,自己系扣子。

  “想得美。该你受的一点少不了。”

  宋禹衡沉默收拾着药箱。

  沈老爷子突然叫他:“小衡,你家里怎么说?”

  宋禹衡下意识站直身子。

  “家里爷爷和小叔都接受了。”

  沈老爷子嗯了声,也听不出喜怒。

  沈老爷子不问了,宋禹衡又慢慢放松下来,拿了纸笔去一旁写药膳方子。

  “小衡。”沈老爷子又叫他。

  宋禹衡忙起身,手里还抓着笔。

  沈老爷子说:“你是在华大读书?还学医?”

  “是,报了医学系,学的中医方向。”宋禹衡一问一答。

  沈老爷子点点头。

  宋禹衡见他没有其他要问,又坐了回去。

  沈老爷子上了年纪,总喝药对身体其他地方损伤也大,喝药膳虽然见效缓慢,但对身体的损伤也相对较小。

  他写好一张,抽了新的纸才铺开,就听沈老爷子又叫他:“小衡啊。”

  “嗯。”宋禹衡欲起身,就被沈棠压着肩膀坐了回去。

  沈棠冲沈老爷子道:“您能不逗他了吗?”

  沈老爷子明显故意逗弄。偏偏宋禹衡怕他,压根没往别的地方想。

  沈棠对这一老一小也是无奈。

  他要不阻止,估计宋禹衡能配合一下午。

  逗我?

  宋禹衡不相信的看了眼沈老爷子。

  沈老爷子面不改色,只是始终没反驳沈棠的话。

  沈棠捏了下宋禹衡的鼻尖,无奈道:“你也是真傻。”

  晚上,沈广亮回来,听宋禹衡说了沈老爷子的病症后,下意识去摸烟袋。

  可这是饭桌上,也没法抽,就在手里攥着。

  沈老爷子骂道:“你拉着个驴脸给谁看?你老子我又不是要死了。小衡也说了,能治。”

  “是,叔,您放宽心。”这些话,也只能从宋禹衡的嘴里说出来。要别人说,沈广亮准要骂回去。

  那是他爹,得了这么大的病,他咋能放宽心。

  沈棠说:“爸,您要相信小衡。他说能治,就肯定能治好。”

  沈广亮这才慢慢缓过劲儿:“又得麻烦小宋了。”

  “都是一家人,你客气是跟小衡生分。”沈老爷子看儿子脸总算不拉着了,才放心又夹了一块驴打滚。

  裘翠兰看见了他的小动作,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

  她手里捏着好几张药膳。

  一想到公爹以后天天要吃这些,心里同情。

  可隔天,裘翠兰闻着沈棠熬的药膳——枸杞决明子粥,想,昨天自己的同情真多余。

  沈棠熬的多,她也喝了些。

  加了蜂蜜,苦味很淡。反倒是草木香和枸杞味比较重。

  沈老爷子对药膳这个治疗方式很喜欢,晚点要给眼周扎针时,他甚至还问,能不能一天三顿喝药膳,取代针灸。

  得了否定的回答,他显而易见的遗憾。

  今天扎针建强在旁边观摩学习。

  沈棠注意到沈老爷子的表情,对建强说:“建强,做一个好的大夫,除了高超的技术,也要有同样高超的分辨能力。比如说,你太爷爷此时的过于夸张的遗憾,明显就是装可怜。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换取你的同情心,好达到不针灸的目的。”

  “啊?”建强震惊了。

  所以太爷爷是装的吗?他刚刚就动摇了,还拼命在想其他能代替针灸的方式。

  沈老爷子抓起手边的拐杖,就往沈棠身上敲。

  宋禹衡看沈老爷子熟练的动作,有些明白他拐杖不离身的原因了。

  从第二天起,就陆陆续续有人上门来请宋禹衡治病。

  病人都聚在沈家老宅,宋禹衡担心给家里的老小染病气,跟沈棠商量后,决定把看诊的地方换到大队部的院子里。

  其实大场里更方便,但马上就是割早麦的时候,到时候大场要打麦子。

  起初来看病都是红旗大队的人,过了几天,其他大队的人也都来了。一些感冒发烧,都要来宋禹衡这儿问问。

  可人都来了,也不能就赶了。

  这些人,就成了建强练手的对象。

  “宋大夫,我一大早从排头沟大队赶过来,就是冲着你的本事。咋让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娃给我看?这不是糊弄人吗?”

  建强听多了这话,已经免疫了。

  “麻烦换只手。”

  那人没得到宋禹衡回应,还要再说,排在后面的人先骂起来:“你看不看,不看就让开。后面上百号人等着呢!”

  “我又没说不看。”

  他排了一早上的队,就这么走了,多不划算。

  白荷散了工,就过来看一眼儿子。

  她也不上前,就站在后面远远的看着。

  去四九城四个月,儿子的变化,她最清楚。

  周家人好,吃喝住行,事事周全。儿子三句不离他们。

  白荷心里只有高兴。她一点儿也不嫉妒儿子喜欢周家人,儿子跟周家人越亲近,她越高兴。

  建强是沈老爷子和沈广亮教导长大,性子已经养成。她不怕长歪,也不怕会跟家里离心。她只怕建强学不到足够多的本事,成不了跟沈棠、宋禹衡一样的人才。

  关于沈棠提起要把建强的户口上在周家的事儿,沈卫国考虑到长子长孙的原因有所犹豫,她心里却是愿意的。

  建强这一辈,已经有五个孩子了,这两年光景好了,三弟妹还想再生,甚至是她也有再生一个小的想法。就是建强不在,弟弟建东、建安也都是好孩子。

  沈棠过来时,发现了站在角落,一脸骄傲盯着建强的白荷。

  “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