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仙侠武侠>浪侠一笑>第329章 朱允文与方孝孺

天还没亮的时候朱允文就早早来了御书房,这里基本上成为了他近几个月以来的办公地点,每日要在这里批阅大量的奏折,还要召见很多的大臣议事。

而且自从梅因离开京城去往前线以后,京城的贪腐案就一起接着一起的出,可是最让方孝孺比较害怕的是,背地里那些查处贪腐的官员,完全的没有头绪,也不知道是谁,更不知道他们掌握了什么,这也是为什么他担心自己地位的原因,也是最近这段时间他害怕的原因。

这日方孝儒很早的时候就来到了御书房外等候见驾,按照以前,方孝儒来了以后,皇上会第一时间召见,可是这太监进宫禀报已经快半个时辰了,另外他作为首辅大臣,想要进见皇上,一般是不需要中书省下折子的。

站在门外的方孝如辗转反侧,心中的那股害怕感越来越重,手心也好像一直在出汗,他感觉皇上是想要对他下手了,可是转念一想,他就不太相信皇上敢在此时对他动手,同时他对于皇上一向都是忠心耿耿,皇上不可能不知道,难不成一个梅因的出现就能改变现在的局势?方孝儒不敢相信。

就在方孝如有些迷茫之时,叶晓琳带着几个宫女,端着一些补品来到了御书房内。

看见方孝孺站在门口,叶晓琳本来就对于埋剑山庄的事情对他的恨意很大,再加上方孝孺一直对他有敌意,正好现在她甚是得宠,根本就没有理会他。

“祥贵人”。

“方大人,现在祥贵人已经被皇上封为徐妃了”。

“哦,徐妃娘娘…”。

“方大人,看样子…,您在这站了很久了,要不要我进去通知一下皇上,估计皇上这会儿可能是忙着处理国事,忘记召见您了,不过这种事情在以前好像没有发生过,就像当初在金花宫的时候,方大人您的那个气势我是这辈子都忘不了,压的我都要喘不过气来呀”。

听着叶晓琳这略带嘲讽的话语,方孝儒脸色突变,他不曾想,一个小小的妃子竟然能爬到他的头上,对他吆五喝六,但是转念过来,方孝孺又放下了高傲,毕恭毕敬的说道:“那就请徐妃娘娘进去通知一下皇上吧”。

“方大人此次过来,肯定是有军国大事,我就是有十个胆子,也不敢耽误您的大事啊,我会的”。

待叶晓琳进去以后不一会儿,门外的太监就出来传话,让方孝孺进去,说皇上要召见他。

一进入御书房,朱允文,毕恭毕敬的下来迎接,还是跟以前一样,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不知道是真是假的。

“老师来了,哎呀,老师既然来了为何不直接进来呀,你们这些狗奴才,没长眼睛吗?方大人你们都敢拦,老师放心,朕一定好好教训这帮不懂事的奴才,来人,赐座”。

“谢皇上”。

“老师今天是不是要跟朕商量前方的军情啊?”。

“哦,这前方的军情,有驸马梅因处理,我们中书省这边轻松了不少啊,哈哈…,这一段时间,关于前线的局势比之前要好的多了,而且通过驸马的多项改革,军饷,粮草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缓和,看来平定燕王叛乱,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哈哈哈哈…,哎呀,好、好、好啊,原本朕也想召见你们中书省及六部的官员前来商讨一下,可是没想到老师这一下子给朕带来了这么多好消息啊,老师是不知道,朕最近这段时间压力实在是太大,前线的事情把朕都要烦死了,李景隆统兵的时候,除了拜报以外,没有其他的,自从走马换帅以后,是接连的捷报,而且我们担心的事情,每一项都解决的非常好,朕甚感欣慰啊,就像老师说的一样,君臣同心,何愁叛乱不平定啊,另外这功劳也不能全部算在驸马的头上,老师贵为朝廷首辅,朕的大腹大臣,要不是您在中左右逢源,事情不会进展这么顺利的,等最近这段时间过了以后,朕一定论功行赏,老师,您是头功”。

“多谢皇上,皇上,这…”。

“唉…,老师好像有什么话要对朕说呀?”。

“皇上,方大人的意思…,好像是让我回避,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方便让臣妾听到,臣妾还是先走吧”。

“不,爱妃,有什么事情是你不能知道的,当年,马皇后在世时也没少替皇爷爷处理正事,皇爷爷曾经跟朕说过,后宫不得干政也得分谁,像爱妃你…,现在就是朕的晨钟暮鼓,时刻提醒着朕,要是没有你的话,朕恐怕都撑不住这么大的压力,老师,你有什么话放开着说,不必被人”。

“皇上,其实,老臣此次过来是想跟皇上说,关于这秘密调查贪腐事件的事情”。

“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商量,现在这秘密调查这事搞得风生水起,要不是查出那些贪官污吏,前方的粮草、军饷如何发放的这么快”。

“皇上…”。方孝孺一下子跪了下来。

“话虽这么说,但是臣害怕如此的严查下去,可能会波及到很多人的利益,特别是地方的那些官商、士族,这群人盘根错节,势力庞大,不但跟朝廷有关,也跟藩王和那些江湖门派有关,照如此形势发展下去,臣担心,如果一旦惹恼了他们,恐怕他们不但不资助我们,反而资敌,这样一来的话,朝廷将是腹背受敌呀,皇上”。

“老师言重了,我觉得驸马此举非常的妥当,趁此机会打掉这些贪腐之人,将所有的地方权力全部收归于朝廷统帅,老师肯定知道,为何会爆发藩王之乱?又为何会助长藩王之气焰?都是因为这群地方士族,蛇鼠两端,哼!”。

“可是皇上…”。

“好了,老师,这件事情就不要说了,朕义已决”。

“皇、皇上…”。方孝孺支支吾吾的说道。

朱允文其实已经看出来他的真实想法,也知道他其实想说的还没说出来,朱允文心中虽然已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但他并不想主动开这个口,他默默的低下头来继续处理奏折,也没有再理会方孝孺。

而此时,方孝儒像是一个受伤的孩子一样,毕竟皇上还是他的学生,而他自认为对皇上忠心耿耿,如今怎么会变成这样?有的时候他自己都想不明白,到底做错了什么?。

就当方孝儒打算起身离开时,却突然间被朱允文给叫住:“老师…,你还记得朕小的时候,你送给朕的一个九连环吗?这九连环环环相扣,只有找到最终的捷径,才能将它解开,朕知道老师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捷径,但是今天朕要告诉你,这把九连环,朕宁愿毁了根,也不会毁了捷,请老师放心,但是朕也想让老师知道,这大明天下是皇爷爷传给我的,这件事情让他那几个儿子很是不满,这也是为什么会爆发朱棣叛乱的原因,所以这江山…,朕是绝对不可能转送给他朱棣的,朕也知道,老师对朕忠心耿耿,其实朕现在手中最大的筹码不是那把剑,而是老师送给朕的九连环呀,老师您可明白”。

听到这儿,方孝儒眼神当中像是有些许泪光流出来一样,而朱允文也同样。

方孝孺听明白了朱允文的话,他毕恭毕敬的向皇上鞠了一躬,随后转身离开了。

“皇上”。

“哦,朕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