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总裁豪门>闯荡俄罗斯>第186章 北极之旅

“瓦夏,我要去北极给气象工程师提供补给,你去不去?”

好久没有伊万的消息了,平时不去赤塔拉货时,伊万就自己拉脚,跑短途运输。不知怎么的,伊万突然来找方永智了。

“当然想去,我想看一下北极圈附近是什么样子?也顺便体验下北极的生活。”

“我们地质之家经常跑北极的,我带你领略一下极地的生活,肯定让你大饱眼福,不枉来俄罗斯一回。”

方永智决定随伊万开启北极之旅,这将是他人生的一次冒险,相信比从中国来雅库茨克更加惊心动魄。

两天后方永智坐上伊万的卡车,两人一路向北进发。

“瓦夏,你知道北极气象站是干什么的吗?”

“不知道。”

“俄罗斯在北极有四个气象基地,从东往西依次是比约克、梯克西、基克松和阿摩杰尔玛,横跨2700公里。”

“在这四个气象基地有多少个气象站呢?”

“比约克和梯克西各25个,基克松34个,阿摩杰尔玛有15个,一共99个。”

“数量真不少呢。”

“这些气象站都是1938年建成的,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形成气象数据网,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启后,德国中断了与反法西斯联盟国家的数据交换,包括苏联。以前这些气象站隶属于苏联部长会议下属的国家气象委员会,主要是和发达国家交换气象数据,提供气象服务。苏联解体后,气象站面临着严重的财政问题,设施老化,人员缺乏,大部分气象站都已关闭,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气象站仍在运营。今天我们要去的是二号气象站,它在奥列鸟克湾,也就是奥列鸟克河注入北冰洋的入海口,归梯克西基地管辖。”

“我们要走多远?”

“1600公里左右。”

“这么远的距离,我们的油箱够用吗?”

“在到达克优斯优尔之前,这都不是事儿。过了克优斯优尔之后,就没有加油站了。我们要在那里加满油。”

从雅库茨克向北,沿勒拿河公路再走154公里就是布鲁斯镇,勒拿河到了这儿,开始分叉,引出一条向东、流向马加丹方向的支流——阿尔丹河。过了布鲁斯就没有公路了,只能沿着勒拿河冰面行驶。现在是冰冻期,冰层有半尺厚,冰上全是积雪,卡车沿着冰面行驶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有些坑洼,走起来并不十分顺畅。因为勒拿河流经雅库茨克后一路向北,最终注入北冰洋,所以伊万和方永智只需沿着勒拿河的河面行驶就能到达终点。

从布鲁斯出来,卡车开始沿着冰面行驶。前面的村庄越来越少,满打满算,还不到十个。下一站是桑嘎尔,这段路程为138公里。桑嘎尔位于勒拿河东岸,有三千多人口,夏季借助水路,可以直航雅库茨克。在它的对岸有近五万平方公里的湖泊,十分壮观。1928年一群流放移民在这儿发现煤田,并到建立了桑嘎尔村,第二年矿工们生产出了1800吨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的矿工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全力支持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作战。到了最辉煌的六十年代, 这里建设了图书馆、青少年运动学校 、汽车生产基地。七十年代石油勘探队在这里工作,苏联解体后这里的煤矿面临着亏损,已经到了破产和关闭的边缘。

从桑嘎尔往前走,是瑞岗斯克,路程相对较长,达到了393公里,和桑嘎尔不同,它位于勒拿河的西岸,人口也是三千出头儿。不过,这里有个机场,对外联系相对更便捷一些。瑞岗斯克的建村历史要悠久得多,1632年就开始在这儿设村。这里的居民多是蒙古人的后裔,虽然历经几代人的进化,但外形依然改变不了蒙古人的面孔,敦实的体型、狭长纤细的眼睛、凸起的颧骨和又胖又圆的脸蛋。

再走五百多公里就是克优斯优尔,到达奥列鸟克湾之前,这是唯一一个有人居住的地方。1924年从雅库茨克迁徙过来的人开始在这里定居,整个村子有1300多人。没有楼房,只有稀稀拉拉的木制尖顶平房。

从克优斯优尔开始,沿勒拿河向北继续行驶约五百公里,主河道直接注入北冰洋,而在此分出另一条支流,向西北方向流经200公里后注入北冰洋。主河道、支流与北冰洋包夹着一块很大的陆地,从空中俯视,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蘑菇云,或者一棵长得酷似榕树的大岛,东西长148公里,南北长110公里,海拔只有7米。岛上河流交错,水网密布,如同密密麻麻的毛细血管。这就是着名的阿尔嘎岛。

从支流的入海口沿着海边继续向西行驶300公里后就是目的地奥列鸟克湾,在入海处同样有一个小岛,它更像是阿尔嘎岛的缩小版,形状也是蘑菇云,只是面积小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