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枭雄>第389章 红衣大炮铸造成功 宋品出发回京城

宋品借研究红衣大炮故意拖延下来,给大家科普基础教育,但是还是要应付唐舟的。

每两天就让铁憨憨铸造一门劣质大炮拉到专门的位置试炮,必须炸膛然后再提出整改方案。

整整拖了二十多天,这二十多天的时间,宋品忙的如劳碌的蜜蜂一般,指导优秀学生编撰教科书,将隔壁两千人口的胡家村给和杏花村合并了。

训练狗、铸造炮、折腾琴、编辑书,概括起来就这十二个字。

经过连续的忙碌,眼见着活字印刷术都给整出来了。又用了几天时间,终于囊括现代小学和中学知识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音乐、还有图文并茂的军犬训练手册全部印刷成册。

关键是宋品只做主编,后面都是各科成绩优异的学生们担任编辑,这样让这些学生们也都非常有积极性了。

他们知道这基本都是老师的功劳,然而老师却将他们的名字都留在编辑中了,如此就能流传青史。

这让他们歌词“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记得我”里立下的做历史名人,不求当世之名的愿望被轻松实现。

他们顿时感觉跟着宋品就对了,从此愿意更加投入的学习和研究。

整整拖了一个月,宋品才装模作样的将自己早就铸造好的炮给推了出来,连续发射了十几炮都毫无问题。

宋品命人将两门大炮拆卸装入木箱,配上炮弹和发射火药,当场表示明日一早出发返回京城。

唐舟跟着宋品进了屋子,等到身旁无人后唐舟拱手道:“太傅苦心,末将如今才看出来。看来是这些书不编撰出来,太傅的炮是不会实验成功的。”

被人说出了自己的谋划,宋品心中一惊,故作镇定的问:“大统领何出此言呀?”

唐舟下跪:“伴君如伴虎,太傅之才关系我大夏国运,尽早留下传承确实比回京复命要重要很多!

这些天卑职一直跟着太傅,太傅所作所为卑职看在眼里。太傅传授的课程卑职虽然一知半解但是通过太傅的各种实验,卑职也能明白。

对于大夏而言,皇帝可以换然而太傅的作用不可替代!

大是大非面前,卑职清楚明白的支持太傅。

卑职感谢太傅仅仅拖延了一个月,如果时间太长,卑职也不知道该如何向陛下复命了!”

官场上尔虞我诈,宋品并不能确定唐舟所言是否是试探。

所以只能否认。

“大统领是觉得本太傅是故意拖延吗?研发工作其实就是要不断的试错,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有可能试的第一次就成功了,也有可能实验千百次才能成功,所以这很正常的。”

为了避免在这个问题上撕扯,宋品立刻命令唐舟准备出发事宜。

······

次日一早,宋品来到学校。

大家都知道今天宋品就要回京了,所以他们都打算欢送的,不过被宋品要求留在学校。

学生、飞虎军、护村队、杏花村和胡家村村民、禁军各自成一个方阵等待着宋品讲话。

宋品很是干脆的道:“大家放心,我会尽快回来。

在我不在的时间里我有如下安排,请大家按照计划执行就可以了。”

随即宋品示意大家安静:“我打算在我们这里建三所学校,分别是杏花村小学,杏花村中学,杏花村大学。

小学主要是教六岁到十二岁的孩子们认字和数学就是数算,现在我们两村还有很多大人也都不识字,暂时可以对成年人也开放读书。

中学除了语文和数学外,加入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音乐,主要收完成了小学学业的孩子们,不过因为时间紧,我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将全部课程讲完了,所以造成了部分有天赋的学生成绩优异,而大部分学生还一知半解。那么这些自认为还没有学扎实的,还可以在中学里跟着曾经的同窗学习。

而杏花村大学则是已经将我传授的课程全部学好了,或者单一学科中拔尖的学生们深造的地方。在大学里,我们一部分理论教学,更多的是自主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发明创造一些对大夏发展有用的东西,比如工具、建筑、武器乃至以后出现的新玩意。”

现场听到这话的人们,都非常激动。

不识字的可以学,想学啥都有。

“我们真的可以识字了吗?”

“我的孩子终于不用和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老师不是不要我们了,我没学好的还可以跟师兄们学呀,不过以后得叫师兄老师了,哎!”

“老师不在,我可以教还不会的师弟们,这样知识不会忘记。期望老师早点回来呀,我还想跟老师学习呢!”

“啊,我是不是也可以有自己的实验室了,我可以研究出更多工具啦,我要发明一个将低处的水抽到高处的抽水机出来,那样村民们就不用担水浇灌了!”

“我要研究一个那个炮嘿嘿,这个不能说哈哈哈!”

···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宋品拿出了一张纸宣读起来:

“小学校长由伍敏学担任,副校长叶子聪,小学的语文由冯明远、耿彦辉担任老师。小学的数学由魏云鹏、康宝生担任老师。

中学校长由郎万春担任,副校长黄炳文,中学语文苗中立、陶有光;中学数学窦应文、鲁志德;中学物理任景芳、薛凤仪;中学化学常德全、雷志远。

大学暂时不做安排,等我回来后开启。

另外,我此次回京复命也带了大量是教科书回去,我要带七名学生跟我一起,我要求的条件是各科综合成绩都不差,也不拔尖的,这样的学生一般天赋不高但是都很勤奋。”

“我!”

“老师,带我去吧!”

“老师我想跟着你学习!”

···

众学生都很积极,但是宋品依然是拿着名单念名字:“严成章、蒋朝俊、曹文昌、彭世文、谢国光、周继明、姜兰馨,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走一趟吗?”

七人都是大喜过望,连忙躬身行礼齐声回答:“学生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