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农家子的青云之路>第48章 了解

老爷子他们买好布匹以后就离开了王氏布行。

出来之后李武问到:爹,那咱们接下来又去。

老爷子抱着自家大孙子说,那咱们接下来就该去办大孙子读书的事情了。

老爷子带着他们到了一家卖点心的铺子,买上一些点心。

李元说到爷爷那,我们买这些点心是干什么呀?

哈哈,大孙子,咱们接下来需要去找爷爷的一个老朋友打听一下这些事情,既然要找人家帮忙,咱们总不能空手去吧,顺便把咱们买的这些东西也放在他那里,咱们总不能提着大包小包的去见夫子吧。

哦!是这样呀!

大孙子,你可要抱紧爷爷了。

好。

他们准备好东西以后,老爷子带着自家大孙子和儿子,儿媳很快就来到他们的目的地了。

老爷子将自家的大孙子放了下来,老爷子就在门把上敲了敲。

没过多久,门就打开了,原来是一位中年妇女。

一路上老爷子就说了,这位老朋友曾经和他一起上过战场,也算是共经历过生死的,他们相认识有30多年了吧,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好,一直有来往,村子里的人不知道而已。

中年妇女说到…哦,原来是李叔来了呀,快请进!快请进!说着,中年妇女就将大门给打了开来,将客人给带了进去。

进去以后才发现大厅中央也有一位老爷子坐着,那老爷子看见是自家老兄弟来了,立刻站起身子大喊道我说李老头,你这是吹什么风呀?怎么突然来我家了?

哼哼,有段时间不见了,不认识你兄弟我了,难道我就不能来你家做客了吗?哼,你这老家伙。

哼,你这老家伙,真是一段时间不见,脾气还挺大的,来坐着吧,说着两个老头就坐着了。

一刚坐下,老爷子就介绍,这是我儿子,李武,这是他媳妇,苏安宁,这是我大孙子。

我说老家伙,你家不是?

怎么突然又来这一出呀?

然后该不会是在骗我这个老兄弟吧?你可不厚道。

你这个老家伙,我怎么会骗你呀?事情是这个样子的,你可别往外说呀?

原来世界上还有这种恶毒的老太婆。

旁边的人也说是啊是啊,还真是挺少见的。

这些事情算是过去了吧,也算你这老家伙以后有好日子过了,恭喜恭喜。

然后李武他们夫妻二人就站起来喊道:叔,婶,你们好!

又喊到大兄弟。嫂子,你们好。

哈哈,你这小伙子以后可要照顾好这个老家伙了,这老家伙可真是。

我们肯定要好好孝敬我爹的。

说着,他又把刚买好的点心放在了桌子上。

到时候刘老头说道:我说李老头,你这平白无故的给我家送点心,你这个老家伙该不会是有什么事情想让我帮忙吧。

好了,有什么事情要找帮忙的就尽管说,虽然我刘老头在县城没有多大的关系,不是什么特别有钱的人家?但是打听消息还是挺有用的。

哈哈,你这老家伙,居然这么痛快,那我也不好意思了。

看见没有,这是我大孙子,他今年也有九岁,快十岁了,我这么想着想让我大孙子到县城里来读点书呢,我们对县城这方面也不是挺了解的,你这老家伙在县城也住了有几十年了吧,想必这些消息还是能了解到的,所以我们这不是来找你帮忙的吗?

旁边的大汉说道j李叔啊,不是我在打击你们这孩子,今年快十岁了吧,这会才读书,会不会太迟了一些呀?这不是浪费钱吗?我看不如还是算了吧。

大侄子,你这就说错了吧?虽然我大孙子启蒙是晚了一些。

这孩子该不会还没有启蒙吧,这更加迟了呀!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着急啊?先听我老头子说完吧,我大孙子虽然启蒙迟了些,但也在村子里面跟着学了一些,只不过从来没有正规的启蒙一下。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我还以为这孩子一点都没有启蒙过,那岂不是?

这又说到:这不是家里以前有些麻烦,所以一直也没有送他去正规的地方启蒙,现在已经解决了那些麻烦,所以我们才商量着送他去读书,也不指望我大孙子能考上什么,只要能读上两三年书,学习一些,将来,对他也有好处。

说的也对,如果能识一些字,将来长大也更加好。娶上媳妇,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那老家伙对这些你了解吗?能给我们讲讲吗?

你这老家伙来找我就找对的,虽然对其他不是特别了解,但对这方面老头子我在县城里还是非常了解的。

那好,你给我说说看,看看我们需要准备一些什么?

那好,他指着旁边的大汉说道我说:臭小子,这些事情你最了解吧,还是你来说吧。

好,开始说了起来,他们也听得很认真。

是这个样子的,李叔。

桃源县有三所地方可以去读书,第一个地方,那就是县学了,是由朝廷负责的地方,夫子也是最好的,要么是秀才,要么是举人。要想去那儿就读,最起码你要么是童生,还是最低门槛的。

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你是本县的豪绅富甲,有名望的弟子,要不然没有这两点是根本进不去读书的。

第一个地方就不用考虑了。

原来是这样呀,那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送我大孙子去读书的?

肯定有的呀,除了县学之外,还有另外两处地方也可以。

他又说到:第二个地方只要你有银子,准备好了来俏了随时可以去读书,就连考试都不用了。

这么说,那我大孙子是不是可以去那儿读书?

他只是冷哼了一句,我说李叔你还是先听我把话说完吧,虽然那里读书的门槛很低,但是嘛,说句不好听的话,那里的夫子只是一些秀才罢了,而且还是考试名次比较低的秀才,他们只管收银子,至于你能不能读好书,他们跟就不管,他们只负责收银子就行了。

所以要想我大侄子读好书,第二个地方就算了吧。

李武也说到:那个地方其实我也知道,那不就是赵秀才创办的学堂吗?学习环境的确非常糟糕,李平那孩子从小就在那儿读书的,可没少花银子,可读书嘛,也就那样了。

原来是这样呀。

那臭小子,考了三次,却什么都没有考上,原来是学习环境不怎么样呀,幸好幸好我大孙子没去,要不然就……!

那还剩下一个地方。

另外一处,也是本县最后读书的地方了,也是本县最好的地方,听说是一位姓李的举人创办的。

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在本县创办学堂,但是他教人的本事很好,我建议大侄子是可以去那里试上一试。

只有通过了那位的考试就可以去读书了,至于束修吗?想必李叔你们一家应该也负担得起。

好,那我就送我大孙子去那儿试上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