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有些颓废,他变得不怎么爱出门,也变得爱耽于享乐,常常躲在相府听些雅乐、看些美舞。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淡淡地将一些权力分给了嬴政。

这是二人所达成的交易,也是吕不韦答谢嬴政的诚意。

他谢嬴政替他掩藏事实,没有让他名声扫地,而与之付出的代价就是他会渐渐地退出权力的中心。

但现在并没有人能看出这一点,除了一个人。

吕不韦门下的舍人,李斯。

李斯有大才,他只是刻意隐藏自己的能力,不自作聪明,也从来不会主动对吕不韦的事情发表言论。

吕不韦知道李斯绝非池中之物,所以他既用他,又压他,让他为自己效力。

在相府蹉跎岁月的这一段时日里,吕不韦总会把李斯叫来。

他们不说话,只是互相静坐,但李斯能猜透吕不韦心中的烦躁之事。

悔啊悔啊,可世上没有后悔药,你为了身体上的一时快活,就要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

李斯压根没办法开口说这事,但偏偏吕不韦试探性地询问了他的意见,想让他支招。

李斯觉得时间到了,就趁机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相邦之虑,无外乎是担心王上会为这子虚乌有之事而与相邦渐渐疏远,依在下看来,王上并不会。”

“哦?”

在专属定制的卧榻上支着臂侧躺着的吕不韦来了兴趣,让李斯继续说下去。

于是,一号选手李斯开始了他早就准备好的发言,一番严密且周到的逻辑论述让吕不韦找不出任何破绽。

只是吕不韦淡淡冷笑。因为李斯委婉地向他提议,让吕不韦送自己进宫,“安插”在嬴政身边。

好嘛,想拿吕老总当跳板,越过他去另攀高枝。

吕不韦第一时间是这样想的,但他仔细思量,李斯的话不无道理。

秦国向来唯才是举,重实干,不看出身,也不太讲究道德,能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一概提拔。

凭李斯的才干,于公于私而言,吕不韦都该把他举荐到嬴政的身边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只是,怕养虎为患啊。

对于李斯的谏言,吕不韦并没有当场发表意见,他需要想一想再做出决定。

几天后,他敲了板,把李斯送进了宫。但嬴政压根看都没看,直接打发他去当执戟郎,先磨一磨性子再说。

这是秦王政三年末。

时间会抚平一些创伤和心事,吕不韦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他仍旧是高高在上的一国相邦,日后统领军事、政治、经济,甚至将目光转向了思想文化上。

嬴政与赵姬和吕不韦的关系渐渐微妙化,他不再经常去太后宫中走动,平常找吕不韦也只是为了咨询和商量政事,更多的时间,他选择一个人独处王宫,继续做一个孤独的少年君王。

成蟜也长大了些,有时候,兄弟俩会坐在一起说说话。嬴政羡慕成蟜的自由快活,他好像从来没有什么烦心事,脸上总是挂着清纯稚嫩的笑,一口一个王兄的叫着。

还没有坐上王位的时候,嬴政就在心中给自己树下了目标,他要当一个好孙儿,当一个好儿子,当一个好哥哥,也要当一个好学生。

结果,隔辈亲的祖父嬴柱走了,祖母华阳偏爱成蟜。

结果,父亲嬴子楚病逝了,母亲赵姬不顾儿子的感受只图自己享乐。

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了君臣的差异,同父异母的兄弟俩再也找不到从前的亲近。

结果,老师成了仲父,本在欣喜之际,却看到了他伪善的一面。

细数这几年,表面上嬴政身边还有很多人,但实际上,他们都在抛弃他。

成长的烦恼?王族的悲哀?

不存在的,他是嬴政,是受姬昊教导过的嬴政,是被许多人看好的嬴政,他怎么可能被这些东西束缚住手脚。

意念与理想会带他杀出重围。

骨髓深处的嬴族血脉在召唤着他,这点困境就让你自暴自弃停滞不前了么?

想想终生打拼的先人,想想父亲临终的嘱托,想想蒸蒸日上的秦国,想想萎靡不振的六国,你还有什么理由去悲悯自己?

眼界放长远一些,就如你的老师姬昊所说,你该看到的,是整个天下。

所以,即使此刻嬴政已逐渐对吕不韦的大权心生忌惮,但他还是容忍着这位相邦总揽朝政,在各方面盖过自己本该拥有的光辉。

一体化的军工生产、明显激发的商市活力、平稳有序的官僚体制,这些,吕不韦都在替嬴政做,并且做的很好。

但吕不韦搞的那套文学编纂,嬴政并不太感冒。

和前人一样,嬴政是法学的信徒,法家能治国更能强国,这是实践所得的经验,是毋庸置疑的。

吕不韦虽然在国内鼓励商业发展,并且宽刑狱、省苛法,但他动不了大秦尊法崇法的根基,这也是当年范雎留信中的顾虑所在。

卫鞅之法对短时间内提升国力有很大的效果,但长久如此,就难免会走向僵化、走向教条。吕不韦早年奔走在七国之间,他感觉到秦与六国相比有显着的优势,也有明显的不足。

至少在活力方面,在吕不韦看来,秦国显得相对狭窄了一些。

但这只是有经商经验的吕老总的看法,嬴政并不这样觉得。

在治国理念方面,嬴政已经和吕不韦有了些分歧,在哪儿呢?就是在吕不韦耗费巨资所搞的那套书里面。

正是看到了秦国目前越走越窄的路,吕不韦提倡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主张要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不得不说,后世之人从这部书中领悟到了其蕴含的思想价值。吕不韦的这一主张,在治理国家方面可以有效地缓解国家矛盾,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同时恢复经济发展。

可在一个核心思想上,他无法与嬴政达到一致,那就是当前的情况下能不能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问题。

显然不能,所以这或许也是二人政见不同的分歧所在,即使吕不韦在很早之前就向嬴政宣扬他的主张,试图让他采纳。

这是一个比较深入的问题,也是吕不韦和嬴政不太想提及的问题。

但起码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吕不韦不用太担心这件事,毕竟嬴政还没有完全长大,权力还握在自己手里。

于是又平稳地过了几年,五年之后,也就是秦王政八年,又一件令嬴政心碎的事情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