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

云梦山。

“老师,秦国实行新法已有二十年,今河西大捷,您怎么看?”

“老夫早已说过,不妄言世间政事。”

王诩将手中的竹简放到案桌上,伸手抚了抚自己的长须,长者之姿不怒自威。

吃瘪的张仪双眸低垂,拱手作揖,恭敬而拜。

“弟子冒进了。可师兄在秦……”

“卫鞅既已出徒,便与我等一门无关了。日后你若下山,也是这样。”

张仪原想继续辩驳,王诩却缓缓闭上了眼睛。见状,他便默默退了出去。

站在洞外环视山景,满眼看去,尽是绿水青山,养眼得紧。

这是张仪来此求学的第四个年头。

初来乍到之时,功利的少年心性难免浮躁,见山是山。

五年下来,自己倒也静心沉淀了下来,如今,见山不是山。

“师哥。”

闻声,张仪转头看去,一副秀雅绝俗的姣好面容出现在自己的视野。

“这个时候你怎么上这儿来了?老师看见又该指责你了。”

姑娘桃腮带笑,温柔可人。

“他不会管我的。”

说罢,姑娘将手中的一纸帛书递给张仪。

“这是什么?”

“自己看。”

“山下来的?”张仪问。

姑娘点头,嗯了一声。

闻言,他原本打算伸出的手又快速收回。

“你怎么不长记性,上次的教训还不够么!”

“怕什么啊?咱们是在这儿修学,又不是与世隔绝,师父他自己这样做,也没道理要求我们也跟他一样吧?”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张仪忙嘘了一声,示意她不要再往下说。

“我的师妹,你长点心吧。”

张仪叹了声气。

王诩的众多学生当中,极少有女弟子。而张仪面前的这位,是王诩早年间下山时救回的女童,因她是孤儿,便带回山上收做了弟子。

王诩重新给她起了名字,叫白洛。

所有弟子中,白洛年龄最小,但却是跟随王诩时间最长的。因此王诩对她,总是格外纵容些。

譬如只有白洛一人称王诩为师父,其余学生皆称老师。亦譬如只有她,敢在王诩面前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地讲话。

白洛比张仪小了七岁,今年正好十八。

若按世俗之见,女子十五岁便可出嫁,但至今,王诩还没有提过这件事。

或许是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总想多留一段时间。

又或许是在等白洛,或者另外一个人主动开口。

“你怎么变得这么胆小,师父一通骂就让你安生了?山下诸国之事你难道不想知道么?”

“我现在只是一门心思静心修学,那些事情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张仪回道,自己的嘴上功夫从来没输过别人。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

“哎,我劝你呀,也别搞这些小动作了,哪天把老师给得罪了,你就等着罚抄书籍吧。”

“我为什么费尽心思去探听山下消息,你还不知道吗?”

张仪低头看时,白洛素净的脸庞却带了一丝落寞和委屈。

“行,师哥谢谢你,但是我也不想你担着被老师责怪的风险,去为我打听诸国之事。”

白洛安静地听张仪讲话,不言语时身上自带着一股轻灵之气。

“我刚才想和老师请教秦魏河西之战一事,却被他赶回来了。”

闻言,白洛抿嘴笑出了声。

“是谁口口声声说再不问山下事的。”

张仪叹了一口气。

“我也是才明白这个道理,许多事,问与不问,其实都一样了。”

不远处的溪流潺潺,发出幽幽的水韵之声。

张仪蹲了下来,百无聊赖地发着呆。

“孙膑善兵,卫鞅事法,你说老师的学生们都那么优秀,我以后会是什么样?”

“你这么问,是不相信你自己吗?”

白洛也蹲了下来,歪头质问张仪,可后者的眼神中,更多的是空洞与迷茫。

“我张仪一无所有,有的,只是口舌之利罢了。”

白洛愣了一会,又问。

“那你想成为第二个孙膑,或者第二个卫鞅吗?”

“不,我要做独一无二的张仪。”

白洛笑呵呵地拍了拍张仪的肩膀,他一个重心不稳,差点向后仰了过去。

“这就对了嘛,孙膑和庞涓都是师父的弟子,下山后却争得你死我活,要我看,他们都没有悟到师父所教授的真道。”

“那卫鞅呢?”

赴秦二十余年,不遗余力推行新法,硬生生地把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扶持了起来,张仪内心是十分敬佩他的这位同门师兄,甚至一度曾想以卫鞅为标杆,朝他的方向努力。

“你觉得,他的结局会好么?”

“结局?”张仪喃喃道,“大丈夫做一事,则忠一事,若总瞻前顾后畏缩不前,如何能成就一番事业?”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这并不是师父想要的。”

白洛的神情渐渐严肃了下来,却转而一笑,继续说道:“现在说这些都还太早,你还是安心修学吧。”

张仪眯了眯眼,温和地审视着白洛,却觉得有些看不透。

“我总觉得,你才是老师真正的传人,懂得可真多。”

“所以啊,知道我的重要性了吧,”白洛挤了挤眼睛,“我可是智囊军师。”

“好,智囊军师,小的受教了。”张仪站起身,配合着拱了拱手。

“你去哪啊?”

白洛也站起身,小跑着跟了上去。

“你怎么一天到晚跟着我?你没有别的事要做吗?”张仪问。

“你先告诉我你要去哪。”

“茅房。”

“……”

回头看,站在原地的白洛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表情,张仪笑着摇了摇头。

“愣着干嘛?走啊,还跟着我呗。”

“张仪,你流氓!”

白洛气的直跺脚,脸上微微泛红,忙转身跑着离开。

“是你问我要去哪的,怪我咯?”

张仪耸了耸肩。

“老师,你找我。”

张仪进了王诩书房,朝他的背影恭敬一拜。

“下山去吧,是时候了。”

王诩的话一出口,张仪以为要将他逐出师门,顿时吓得语无伦次。

“弟子才德学浅,尚未精修老师所教……”

“老夫是说,去秦国一趟。”王诩转过头来,看着张仪,轻叹了口气,“不出意外的话,你还能见他最后一面。”

“老师说的是卫鞅师兄么?”

“嗯。”

“他……”

张仪不明白,什么叫见卫鞅最后一面?但却又不便直问,想了想,继续说道。

“那老师,您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师兄说的?”

王诩摇了摇头。

“是,弟子告退。”

张仪正欲出门间,王诩却又开口。

“小洛若想去,就带她一起去吧,记住,路上不要耽搁太久。”

“弟子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