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穿成炮灰对照组,女穿男养崽种田>第241章 有朋自远方来

“别吵,看就行了。”徐氏竖起手指瞪小儿子小女儿,屏息凝神皱眉看徐令手里的动作。

徐令手都快抽筋了,一看果然织成形状,环顾四周,徐氏、沈氏,顾迢、大丫,徐平、徐安、徐圆圆,都朝他看过来。

徐令严肃问道:“你们看懂了吗?”

“阿令,你这是要做什么?”沈氏好奇问道。

“织毛衣啊,”徐令解释道,“就像是编竹篾,织渔网一样,把这些线收紧,做成衣服的形状,不就可以穿在身上了吗?”

众人想了一下那画面,一整块的毛布穿身上,没袖子吗?咋穿啊?

徐令哭笑不得,才发现大家的思想误区,这时候没有套式的衣服,只能一件件穿身上,再用扣子绑带固定。

怪不得她们想不出来毛衣咋做。

徐令只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织出一只歪歪扭扭的袜子,把它穿到大丫脚上,“看见了吗?毛衣毛裤就是这个同理,做毛衣就织俩袖子,做毛裤就织俩裤子。”

“咱家里线多,你们谁要是能做出来,我奖励你们一个大礼物!”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徐圆圆眨巴着眼睛问道:“大堂哥,什么礼物呀?”

她可是知道大堂哥最爱给家里人买礼物的,上次她得到了一根发带,可漂亮了!

“你要是能织出来,我给你打一个银镯子好不好?”

银镯子?

徐令明显听到婶娘沈氏的呼吸急促了些,徐氏却有些不满,想要说些什么,徐令连忙道:“娘,你要是能做出来啊,我也送你个礼物!”

徐氏白他一眼,“我可不要啥银镯子,你就等着吧!”

徐平对银镯子不感兴趣,对织毛衣也不感兴趣,有这功夫还不如出去玩呢。

可大哥说,他要是能织出来啥,就带他出去见识见识世面。

这徐平怎么能忍,拿走一团毛线,两根竹针就回房研究去了。

顾迢自然也帮着织,她还未出嫁时,就是家里织布缝衣的好手,人也聪明,看徐令演示一遍,上手织一会,效果就比上徐令了。

不过她如今身子重,又怕热,坐一会就难受,徐令打了一张竹床放在窗户前,她躺在上头摇着扇子,徐令抱着大丫在铺了竹席的地上,教她认字数数。

第二天,徐令的重金悬赏就有了结果,徐圆圆竟然真的织出来一双毛线袜子来。

比起徐令织的那只小袜子,不知好上多少。

徐令也没骗她,过几日去镇上时,果真买了一个银镯子送给她。

徐圆圆不知有多开心,听徐令说要是能织出毛衣来,还能有奖励,她闲的时候,走哪都要带着装有毛线的竹篮。

……

“嘿,这毛袜摸起来可真是不错!”赵凌升滑稽地举着袜子,好奇地看来看去。

“这是怎么做成的?”

“商业机密,恕不外露。”徐令笑眯眯的,问赵凌升道:“你觉得这一双袜子应该出价几何?”

“既然是用羊毛做出来的,平常人家肯定用不起,富贵人家嘛,若是噱头足够高,你就是卖得再高价,也会有抢着买!”

赵凌升不仅是读书脑子够用,在出主意这方面也远胜常人。

徐令来找他,自然不是要炫耀毛袜,他是想和赵凌升合作。

先前他从胡迹轩那里了解到,赵凌升已故的母亲开了一家染房,在当地颇具盛名,后来赵母去世,这染房也就落到赵凌升名下。

虽然赵凌升不怎么经营,可有赖于他娘留下的老员工,染房一直都在开着,虽然这些人生意不如从前,可至少在染织这方面没什么问题。

徐令想要给村里的农产品找个销路,自然要盯上兜里有钱的富人。

听完徐令的来意,赵凌升十分佩服徐令,原想着徐令为了怀孕的妻子不外出经商,违背商人的本性,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谁知这人竟然身在偏僻之处,还能满脑子生意经。

赵凌升没什么拒绝的理由,把毛袜抢走道:“这事我答应你了,这双袜子就送给我吧?”

“都入夏了,你要它做什么?”

“你不懂!”赵凌升嘿嘿一笑。

赵凌升短暂地离开莲花湾子几天,说是回家拿衣服,顺便给胡迹轩报平安,徐令也就没拦着他。

几日后,赵凌升没有回来,倒是徐令一直期待的柴彦君等人终于风尘仆仆地抵达莲花湾子!

此次前来的共有四人,徐令在心中邀请柴彦君前来,让他顺便带个可靠人手一同前来,他便把李术给带来了。

游道子是有要事与徐令商量,才会一起跟着来。

项家镖局的董东有护送他们,来时胳膊带伤,几人看着都有些疲倦。

徐令连忙把他们安排在客房之中,烧水让他们先洗澡,洗完澡饭菜也就做好了,端上桌几人大快朵颐,徐令趁机询问事情。

“你们两个都来了,崖州那边怎么样了?”

一个馒头下肚,游道子伸出枯爪又抓一个道:“那边你无需担心,进展的非常顺利,我们来的时候水稻已经收获,最好亩产六百三十斤,平均亩产在五百八十斤左右,岛上的人吃饭已经不成什么问题。”

“不仅如此,地盘也扩大许多,岛上那些遗民想要加入咱们,有的把闺女嫁给村里的小伙子,已经有八九对新人成了好事。”

这对徐令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一旦他从外边带过去的人和当地人通婚,就极大地增加了安定感,相应的,这时候再让他们背叛徐令,想要离开岛就没那么容易。

“和依族的关系呢?”徐令又问起另一个担心的事情。

“有郭姑娘在,依族人给咱们提供不少帮助,而且现在有些依族人对开荒的态度有些松动,你的计划实施,只怕是早晚的事情。”

徐令离开崖州之前,就和他们讲过崖州的定位是日后宏图伟业中的粮仓,因此岛内开荒非常有必要。

听完这些好消息,徐令的心安稳大半。

忙又问起董东有胳膊上的伤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