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通史演义>第146章 历史的转折点:伍子胥一夜愁白头的传说

伍员和公子胜因为害怕郑国派兵追杀,于是他们白天躲藏,晚上赶路,历经千辛万苦,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他们经过陈国后,意识到陈国并不是一个适合停留的地方。然后他们向东走了几天,即将到达昭关。这个关口位于小岘山的西边,两座山峰并排耸立,中间有一个出口,是庐国和濠国之间往来的交通要道。一旦出了这个关口,就是大江,通往吴国的水路了。昭关地势险要,原本设有官员把守。最近因为要盘查伍员,特地派遣右司马薳越带领大军驻扎在这里。伍员走到历阳山,距离昭关大约六十里的路程,他在深林中停下来休息,犹豫不决。突然,有一位老者拄着拐杖走来,直接走进林中,看见伍员后,觉得他的相貌奇特,便上前向他行礼。伍员也礼貌地回礼。老父子问道:“先生难道不是伍氏的儿子吗?”伍员大为惊讶,问道:“你问这个干什么?”老者说:“我是扁鹊的弟子,名叫东皋公。我从小就靠着行医的技能在各个国家游历,现在年纪大了,就隐居在这里。几天前,薳将军生病了,请我去看望他,我看到关口上挂着伍子胥的画像,和你长得非常像,所以我才问你。你不必避讳,我的住所在山后面,请你过来一下,我们可以商量一些事情。”伍员知道这位老者非同寻常,于是和公子胜跟着东皋公走。走了几里路,他们来到了一个茅草庄院,东皋公邀请伍员进入。走进草堂后,伍员再次向老者行拜礼。东皋公慌忙回礼说:“这里还不是先生停留的地方。” 然后他引领伍员等人走到堂后的西侧,进入一个小小的竹园,穿过园子,来到一处有着三间土屋的地方。土屋的门很小,需要低头才能进去。室内有床和桌子,左右两边有小窗户透光,东皋公让伍员坐上座位。伍员指着公子胜说:“有这位公子在,我应当站在旁边服侍。”东皋公问:“他是谁?”伍员回答:“他就是楚国世子建的儿子,名叫胜。我就是伍子胥。因为您是长者,我不敢隐瞒身份。我有杀父杀兄的深仇大恨,发誓要报仇,希望您不要泄露出去!”东皋公于是让公子胜坐在上座,自己和伍员坐在东西两侧。他对伍员说:“我东皋公只有救人的医术,怎么会有杀人的心思呢!这里虽然住上一年半载,也没有人会知道。但是昭关的守卫非常严密,公子你如何过得去呢?我们必须想出一个万全的计划,才能保证安全。”伍员跪下说:“先生有什么办法能帮我解决这个困境?以后我一定会重重报答您的!”东皋公说:“这里非常偏僻,没有人知道。公子您先安心留在这里,让我想想办法,我会想办法让您和公子胜安全过关。”伍员感激地向他道谢。

东皋公每天招待伍员和公子胜享用美食美酒,他们在那里住了七天,但东皋公并没有提起过关的事情。伍员最后向东皋公表达了他内心深深的仇恨,他说:“我心中有着深重的仇恨,时间已经过去了很长,我一直在这里等待,就像是一具死人。先生您是高尚的人,不会不为我感到悲哀吧?”东皋公回答说:“老夫已经想好了,只是还在等一个人到来。”伍员心中疑惑不定。那天晚上,他辗转难眠。他想要告别东皋公先行离开,但又担心无法过关,反而惹来麻烦。想要再住下去,又怕耽误时间,而且不知道还要等待什么人。反复思考,辗转反侧,身心像是被芒刺扎着一样难受。他躺下又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走动,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东皋公敲门进来,看到伍员的脸色大变,非常惊讶地问道:“您的头发怎么会突然变白了?难道是因为愁思所致?”伍员不相信,拿起镜子照了照,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变得苍白。传说伍子胥曾经经过昭关,也是因为一夜愁白了头,这不是空穴来风。伍员把镜子摔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说:“我没有完成我的使命,我的双鬓已经变得斑白了,天啊,天啊!”东皋公安慰伍员说:“您不要伤心,这其实是一个好兆头。”伍员擦干眼泪问道:“什么是好兆头?”东皋公回答说:“您长相雄伟,容貌鲜明,一眼就能辨认出来。现在您的头发变白了,有时候可能会混淆视听,但这也可以帮您混过官方的审查。而且我的朋友已经到了,我的计划也已经成熟了。”伍员问道:“先生您的计划是什么?”东皋公回答说:“我请来了我的朋友,他姓皇甫,名讷,在西南方向七十里的龙洞山居住。这个人身高九尺,眉毛宽达八寸,看起来与您非常相似。我会教他扮作您的样子,而您则要扮成仆人的样子。如果我的朋友被抓住,当局就会产生混淆,您就可以趁机通过昭关了。”伍员说:“先生的计划虽然好,但是会连累您的朋友,我内心感到不安。”东皋公回答:“这没有什么,我已经有解救他的策略了,我已经和我朋友详细地说明了情况。他是一个慷慨的人,不会有任何推辞,您不必过于忧虑。”说完,东皋公让人去请皇甫讷到土室中,让他与伍员相见。伍员一看,果然有三分相似,心中非常高兴。东皋公又给伍员洗了脸,用药物改变了他的肤色。一直等到黄昏时分,东皋公让伍员脱下他的衣服,并让他和皇甫讷穿上相同的衣服,而伍员则换上了一件紧身的褐色衣服,扮成仆人的样子。公子胜也更换了衣服,变成了一个像村家小孩的模样。伍员和公子胜向东皋公鞠躬四次,表示感激:“将来如果我们有机会报答的话,一定会重重报答!”东皋公回答说:“我同情您遭受冤屈,所以想要帮助您脱身,哪里是希望得到回报呢!”伍员和公子胜跟随皇甫讷,连夜向昭关方向行进,天已经亮了,正是开关的时候。

当时,楚国的将领薳越坚守着关门,下令:“凡北方人想要东渡,必须严加盘查,核实身份后才能过关。”在关前画有伍子胥的面貌供查对,真的是水泄不通,鸟儿都飞不过。皇甫讷刚到关门,关卒看到他的样子和画像非常相似,他身穿素色的衣服,脸上还有惊恐的表情,于是立刻将他拦下,并将此事报告给薳越。薳越一听,立刻飞驰出关,远远地看着说:“就是他!”然后命令手下的人一起动手,将皇甫讷抓住并带到关上。皇甫讷假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请求他们放他走。那些守关的将士和关前后的百姓,一开始听说抓住了伍子胥,都兴高采烈地跑来看热闹。伍员趁着关门大开,带着公子胜,混在人群中。这个时候人们都非常混乱,而且他们的装扮也非常不同,伍员的脸色已经改变,头发和胡须都变成了白色,老少不一,急切之下没有人认出他们的真实身份。而且大家都以为伍子胥已经被捉住了,所以也没有去严格盘查。于是,他们就混在人群中,挤挤推推地走出了关口。正是:鲤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再不来。有一首诗为证:“千群虎豹据雄关,一介亡臣已下山。从此勾吴添胜气,郢都兵革不能闲。”

再说楚国的将领薳越想要绑缚皇甫讷,拷打他,并让他供出真相,然后将他解送到郢都。皇甫讷辩解道:“我是龙洞山下的隐士皇甫讷。我想要和我的朋友东皋公一起去东边游玩,从来没有触犯过什么规定,为什么会被捉住呢?”薳越听到他的声音,想道:“伍子胥目光如闪电,声音如洪钟。这个人虽然长相相似,但他的声音却很小,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路上的风霜使然吗?”就在他疑惑的时候,忽然有人报告:“东皋公来拜访。”薳越命令将皇甫讷先拘禁在一旁,然后让东皋公进入会客厅,按照主客之分,相互致意后坐下来谈话。东皋公说:“老朽打算出关去东方游历,听说将军抓住了叛臣伍子胥,特来祝贺!”薳越说:“我的一个小兵抓到了一个人,长得像伍子胥,但他还不肯承认。”东皋公说:“将军和伍子胥父子曾一同为楚朝立下过功勋,难道将军无法区分伪真吗?”薳越说:“伍子胥的眼睛明亮如闪电,声音洪亮如钟。而这个人的眼神有些疲惫,声音也显得较为柔弱,我怀疑他是因为长期劳累而失去了原有的气质。”东皋公说:“我和伍子胥也曾经交往过,请让我和这个人辨别一下,就会知道真伪了。”薳越便让他们把原来的囚犯请到前面。皇甫讷看到东皋公,立刻喊道:“公你约我出关游玩,怎么不早点来呀?我被误认为亡臣,真是太丢脸了!”东皋公笑着向薳越说:“将军误会了!这个人是我的老乡皇甫讷。我们约好了一起去游玩,约定在关口碰面,没想到他比我先到了。将军不信的话,我这里有通关的文牒,怎么可能诬陷成亡臣呢?”东皋公说完后,便从他的袖子里取出文牒,交给薳越查看。薳越非常惭愧,立刻亲自解开皇甫讷的绑缚,让他喝酒平复惊恐。他说:“这只是小兵判断失误,不要见怪!”东皋公回答说:“将军是为朝廷执法,老朽怎么会怪你呢?”薳越还送了一些金银财宝作为东游旅行的资金。两人表示感谢后,便离开了关口。薳越下达命令给士兵,要求他们继续坚守岗位。

接着说,伍员穿过了昭关,内心非常高兴,放慢了脚步继续前行。走了不到几里路,遇到了一个人,伍员认出他姓左名诚,发现他是昭关击柝小吏。这个人原是城父人,曾经跟随伍家父子一起打猎,所以伍员认出了他的真实身份。见到伍员,他非常惊讶地说:“朝廷非常紧急地寻找公子,公子该怎么通过这个关口呢?”伍员说:“主公知道我有一颗夜光珠,他们要我交出这颗珠子,但这颗珠子已经落在别人手里,我刚刚去取回来,正好碰到薳将军,他放我出来了。”左诚不相信地说:“楚王有命令:‘放走公子的人,全家都要被处斩。’我请您和我一起暂时回到关上,问清楚主将后再行动。”伍员说:“如果见到主将,我说这颗美珠已经交给您了,我担心您难以分辨。不如现在放我一个人情,以后我们再见面也会更方便。”左诚知道伍员英勇,不敢与他对抗,于是放他向东离去,回到关上后,没有提及这件事。

伍员走得很快,到了鄂渚,远远地望着大江,看着茫茫浩浩的水面和汹涌的波浪,没有任何船只可以渡过。伍员前面是汹涌的大水,后面是追兵,他的心里非常危急。忽然看到有一个渔翁驾着船从下游沿着水流朝上游而来。伍员很高兴地说:“天不绝我命!”于是急忙叫道:“渔父,请把我渡过去!快点渡我!”那个渔父本想把船靠岸,但看到岸上还有人在活动,于是就放开嗓子唱道:“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伍员听到歌声就明白了渔翁的意思,立即朝下游沿着江边走,来到芦洲,用芦苇隐藏自己。过了一会儿,渔翁将船靠岸,不见了伍员,又放开嗓子唱道:“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伍员和芈胜从芦苇丛中钻出来,渔翁急忙招手让他们过来。两人踩着石头登上小船,渔翁一篙点开,轻快地划动着桨,小船飘飘荡荡地离开了。不到一个时辰,他们就到了对岸。渔翁说:“昨天晚上我梦见一颗将星落在我的船上,我知道今天一定会有非凡的人来求我渡河,所以早早就出来划船,没想到真的遇到了您。看您的样子,肯定不是普通人,请您老实告诉我,别再隐瞒了。”伍员于是就告诉了渔翁自己的姓名。渔翁惊讶不已,说:“您的脸色看起来很饥饿,我去给您找点吃的,您稍等一下。”

渔翁把船系在绿杨树下,进村子去取食物,很久都没有回来。伍员对芈胜说:“人的心思很难测,不知道他会不会把我聚众擒拿?”于是又回到芦花深处藏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渔翁拿着麦饭、鲍鱼羹和盎浆来到树下,却发现伍员不见了,于是他大声喊道:“芦苇中的人!芦苇中的人!我并不是想利用您来谋取利益的人!”伍员才从芦苇中出来回应他。渔翁说:“我知道你处境困难,所以特地去取食物,为什么要躲避我呢?”伍员回答说:“我的性命由天命而定,现在正是受丈人的恩惠,我心中积累着很多的忧虑和困难,岂会敢躲避您呢?”渔翁吃饭时,伍员和他一起饱餐一顿。临走时,伍员解下腰间的宝剑交给渔翁,说:“这是先王赐给我的,我家祖孙三代都佩戴着它。剑上有七颗星,价值百金,用它来答谢您的恩惠。”渔翁笑着说:“我听说楚王下令:‘抓住伍员的人,赏赐五万石粮食,封为上大夫。’我并不想要上卿的赏赐,难道会贪图你那价值百金的剑吗?再说,君子没有剑也不会出行,这对你是必需的,但对我来说并没有用。”伍员说:“既然您不受这把剑,请您告诉我您的姓名,以便我以后报答您的恩情!”渔翁生气地说:“我因为您遭受冤屈,才渡您过江。如果您以后报答我,那就是不仁不义的小人!”伍员说:“虽然您不求回报,但我怎么能让自己心安呢?”他坚持要求知道渔翁的姓名。渔翁说:“今天我们相遇,你逃离了楚国的危难,我放你过江,现在我就是你的敌人。我的名字又有什么用呢?何况我是靠划船为生,过着漂泊的生活。即使有名字,也不一定能再相遇。如果我们有缘再见面,我只会叫你‘芦中人’,你可以叫我‘渔丈人’,这样就足够了。”伍员于是欣然地向渔翁拜谢。走了几步后,他又转身对渔翁说:“如果后面有追兵来,请不要泄露我的行踪。”就因为这句话,渔翁最终失去了性命。想要知道后来的事情,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