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289章 昆仑阁

昆仑阁?

杨浦闻言精神一震。

作为郑义的舔狗,大明的改革,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且一直以来都是以急先锋的形象示人。

这昆仑阁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功成名就,流芳百世,受人世代供奉!

这是人生的巅峰啊。

能入此阁这一辈子就值了。

至于朱高炽说的北五府的事情。

他知道都是做做样子,有他没他,没有什么区别。

自己的重点还是在昆仑阁上。

果然,没有多久,就商量出结果了。

肢解北五府是他们这些人的共同心愿。

不过他隐隐觉得,这种做法太过粗暴了。

不过很快他就不想了。

在这个问题上,肢解北五府,是大势所需。

自己即使反对,也不会有丝毫作用,不如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见朱高炽商量完了,徐皇后重提昆仑阁的事情。

“陛下,昆仑阁有大用,当尽早确定。”

不然郑义人都走了。

或者人家暗地里下了黑手呢?

现在不给这些人,抬抬高帽子,堵堵他们的嘴更待何时?

朱高炽看着自己的老娘,在底下喊他陛下,分外膈应。

而且她再一次呼吁昆仑阁,也让他有点不知所措。

大唐可不是啥好例子啊,大唐第三君就是武则天。

这老娘想干什么?

至于昆仑阁,建了选谁?不选谁?

自己就是一个过渡的皇帝,这得罪人的事儿,自己实在有点难办啊。

而兵部的人,这时候可不能坐着了。

“陛下,臣觉得娘娘说的很有道理。”

“昆仑阁建立,可以安藩王之心。”

“也可以进一步确定主从关系。”

“配合宗蕃院,可有效稳定人心。”

尤其是郑义的心。

朝堂上的这些人,对于郑义的战斗力可是清楚的很。

不但武力强横,嘴炮更是无敌,当初一张嘴喷的满朝文武不敢大声说话。

这是他们这些人的巨大心里阴影。

更不要说在郑义走后,他们要做的那些事了。

先安抚一下他,防止将来郑义跨海而来征讨他们。

“李大人,所言有理,昆仑阁可谓大明之表率。”

“可鼓励大明人积极奉献。”

“为打造更强的大明而努力。”

杨浦一看,自己这还没有发挥那,这些人怎么就同意了那?

“陛下,臣也觉得如此甚好!”

“不管文武,只要对大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都可入昆仑阁。”

“这对大明有百利而无一害。”

杨士奇也觉得应该。

“陛下,臣觉得昆仑阁还应该扩大一下。”

“应该是不论文武权贵还是普通百姓,只要为大明做出了突出贡献,都可入昆仑阁。”

“像大道之章的得奖者,他们为大明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瞻基一听,没有反对的,一个个还在不断的为昆仑阁加码。

这就让他心里没有那么膈应了。

这一扩大,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不就是多塞点人吗,有什么问题?

“好,既然如此,那就着工部,加紧建造昆仑阁吧。”

徐皇后这时候说道。

“陛下,这入阁的筛选,不如就交给百姓。”

“一年给一些名额,然后通过报纸推举。”

这样就把得罪人的事情交出去了。

她这是在为自己的儿子着想。

朱高炽闻言,果然更加高兴了。

“好,那就通过报纸筛选。”

杨浦这时候说道。

“陛下,完全交由民间筛选也不行。”

“普通人,很容易被人利用。”

“臣觉得,这昆仑阁,还需要一些德高望众的人,成立一个审查组,配合民间推举。”

朱高炽闻言觉得也有道理,但是这事儿,不能再在朝堂上吵了,完全可以下朝后再说。

“好,这个方法也不错。”

“后面就交给文渊阁商讨吧。”

“国事已毕,退朝。”

哈城。

这两天朱棣开始拜访各大院校和研究中心。

其用意,不言而明。

拉拢人心。

防止被郑义偷的太狠了。

对于朱棣这种破坏自己行动的行为。

郑义也是暗骂了几句。

随后他就把自己交出总理印玺的事情,放了出去。

这可不是简单的放出消息。

在得知郑义交出印玺后。

他的大量信徒,加快了迁移的速度。

他们可以说是最后一批移民了。

他们也是在见过郑义后,才决定追随郑义到东洲的。

郑义也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其中不乏大量藏民和其他族裔。

藏民是因为新归大明,还没有彻底安定下来。

其他族裔,大部分是刚恢复自由身的奴役。

他们都是陪着郑义一路走来的人,非常明白,郑义的能力有多大。

这是一个带着神性的人,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

是道之主,是可以沟通上天的人。

不追随这样的人,追随谁?

同时各府官吏,开启积极活动,他们明白,北五府是一块大蛋糕,郑义一走,会有无数的豺狼虎豹前来分食。

而解决的的办法,郑义早就告诉他们了。

那就是团结。

反对一切不合理人员调换和一切不合理的政策。

“他们敢来神爪子,我们就要剁了他们的手。”

“北五府是属于我们北五府人的北五府,不是属于任何空降官员的。”

“想要站在北五府头上指手画脚,那就要做好来基层滚一滚的准备。”

“保证让他们体会到,什么叫宾至如归。”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整个北五府在这些年的潜移默化下,早就有了郑义的性格。

敢于说不,敢于直面敌人。

他团结中下层的习惯,对北五府的影响也非常大。

这就让北五府的群众基础非常好。

而且经过这么些年的教育,北五府人的奴性是非常低的,尤其是青少年,是在新的教育和治政体系下长大的。

他们勇敢,强壮,有知识,而且敢于挑战。

所以郑义一点都不担心,这样做的后果。

除非朝廷不惜血流成河。

不然他们就只能捏着脖子认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棣越来越积极了。

也召见过了北五府所有的话事人。

大家相谈甚欢。

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但是他不知道,郑义的反击在无声无息中,已经遍布了北五府。

只等,一个契机,然后狠狠抽朱棣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