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108章 后方谋划

朱棣在收到郑义正在遭受围攻的消息后,差点一口血喷出来。

整整两天他都魂不守舍。

而对鞑靼人,他也是有心无力。

因为这群人根本不是来进攻的,他们是来骚扰的。

每天除了围着土城叫唤,然后就是时不时的佯攻,等自己纠结军队出城迎敌的时候,对方一翻眼的功夫,就跑的找不到了。

任凭朱棣心急如焚,却是毫无办法。

除非他下定决心放弃土城,前去救援郑义,但是这样做,他几个月的努力也将毁于一旦。

还好两天后郑义送来了信,并表示一切正常,可以完成物资补给。

朱棣再次派出的探马,也传回了消息。

“郑义大败泰宁卫,歼敌三万多。”

朱棣闻言松了一口气。

“这个王八蛋,他这是在报复。”

他是故意在开战的时候放走斥候的,让自己担惊受怕。

不过糟心过后,朱棣心里也踏实了起来。

看向城外的鞑靼人,他也有了继续玩下去的耐心。

郑义这边还在悠哉悠哉的赶路,手里的战利品,也被郑义陆续全卖了出去。

换来的就是后路上,开始蜂拥出现的游兵。

商人们也看到了回头钱更加积极了。

时不时的,就有一群游兵聚集,半天后,就可以看到他们赶着牲口回来,同时还有一群被串起来的人。

他们算是彻底学会了鞑靼人的手段。

“畅快,畅快!”

这群人大喊着,抢掠是如此的畅快,怨不得鞑靼人就这么喜欢叩边。

这东西是真的上瘾啊。

抢回来的女人可以自己收了,也可以卖掉,牛羊马匹,直接卖给商人。

俘虏的男人,全都被这群商人赶着去修路了。

先修路,等战事结束后给钱。

商人也不会觉得吃亏,因为抢回来了大量财货牲口和人,这些都是钱,不但不会让他们赔本,还大赚特赚。

现在郑义后方的整片大地上,所有人都在挣钱,只有老元人在出钱,出力,出人,出牲口。

郑义算是把新型战争玩的明明白白。

而且随着郑义的磨蹭,北方发财的消息像一阵风一样吹遍了大江南北。

不管是商人,卫军,老百姓,全都把目光盯向了北方。

朱高炽在收到各地的奏章后,也是懵逼加惊讶。

“还可以这样玩的吗?”

“这样搞,北方还能成为中原王朝的人心腹大患吗?”

朝臣也很懵逼。

夏原吉出列。

“殿下,现在北方民情汹涌,大量偷偷出塞的百姓被抓,还需要殿下拿一个章程。”

朱高炽看向下面的众臣。

“各位以为应该如何?”

谢晋出列。

“殿下,所谓堵不如疏,既然百姓北狩之心如此激烈,不如开放北方路引吧。”

“而且,我听闻密云边关贸易兴隆。”

“殿下,咱们是不是派人过去,商税是不是可以先收起来?”

没办法,出了边关那些商人彻底就不归他们管了。

而北方现在实行的还是三十税一的政策。

他们从来没有觉得商改太慢了,现在是第一次觉得商改可以再快一点。

可是整个商改他们根本插不进手,商税都脱离了户部,结合新三司成立了商税司。

可见朱高炽对商改和商税的重视。

而商税司的背后是锦衣卫,所以这商税司的能量那是杠杠的,不是其他人可以随便插手的。

朱高炽觉得朝廷很有必要也在这场盛宴中,掺和一下。

“那就先在边外成立商税司,建立贸易点。”

“同时登记出关人口,发放经商凭证。”

这也算是给予了出关人合法从事商业行为的权利。

其他朝臣闻言心痒痒,玛德,这可是相当于奉旨抢劫啊。

眼气,眼气的很。

“殿下,既然北方开放了路引,南方何不也开放。”

“南北同策,可防南北离心,殿下,曹大人说的对。”

“当共享此事。”

知道哪里的路引最不值钱吗?上海府。

自从郑义执政以来,是个人他就发路引。

甚至为了省事儿,郑义还专门搞了一个路引厅,可以自己拿路引,自己写,自己盖章。

所以现在在北方发财的大多是商人和上海人。

现在北方路引放开了,他们要不放开,只怕汤都喝不了。

要想发财,难道仅靠他们家里的那点人吗?

那需要大量的人啊,要不然怎么和别人竞争,要知道现在北方已经人山人海了。

所以他们要雇佣大量的人,这就需要路引,而且是大量的路引。

而要拿到如此数量的路引,即使他们是朝臣,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是规矩。

所以他们要争取开放路引。

朱高炽想了想。

“准了,既然是富民之策,自当一视同仁。”

朝廷开放北方路引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全国,而各地闲着无事的街溜子,地痞流氓,突然就成了香饽饽。

没办法,普通人还需要务农那,谁愿意长途跋涉的往北方跑,他们又不是北方人,挨着近,出去跑一圈也耽误不了多少农活。

所以只有这些人才有时间和胆量去谋一份财富。

北平。

天工阁兵器店,人山人海。

“各位,排好队,咱们这里刀枪齐备,弓弩满仓,想要的,请排队。”

“天工阁出品,质量保障,是你防身挣钱的最佳伴侣。”

现在郑义从朱棣手里拿到的兵器生产销售权,开始展现其威力来。

每天都有一艘大船停靠天津港(天津是朱棣起的名字朱棣之前称直沽。),船上拉的就是大量兵器。

看着郑义大把大把的挣钱,其他人只有眼馋的份,因为没有生产销售权,人家郑义那是独一份。

就连皇家兵仗局,军械局都没有这个权利。

但是这钱实在是太诱人了,工部的人很快就收到了奏章。

工部一看这么挣钱的生意不能让郑义独享。

于是摆在朱高炽面前的,又多了一个工部申请兵器销售的折子。

朱高炽看着下面传回来的信息,心里扑通扑通的,如此大面积的销售兵器真的没有事情吗?

万一要有人作乱,这怎么整?

武器如此泛滥,只怕以前苛待百姓的事情要一去不复返了。

不然稍有不慎,就是民变,而且是武器齐备的民变。

“郑义当初索要兵器生产和销售权的时候,只怕是早就想到了这个情况。”

“现在他利用北征的机会彻底把他的计划推行了下去。”

“好深的算计。”

“现在后悔也晚了,郑义搞的出关行动如此的猛烈,不让郑义卖武器,只怕第一个不同意的就是这些人,而自己的父皇正在关键时刻。”

一旦因为这个事情造成民乱,只怕后果不是他能够承受的。

“既然如此。”

“那上海实行的兵器政策也要搬过来了。”

朱高炽只能无奈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