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凌统回去以后把马德的话完完整整告诉了孙权,让孙权对这个龙阳男刮目相看。

接下来的几天里,孙权把自己心里的疑问一个一个拿了出来,然后让凌统去刘家村找马德,他想听听马德这个局外人对孙家发展的看法。

首先是这次战役的问题,马德把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抄了出来,认为老曹一定能胜利。

马德指出,老曹有仙人庇护,是那么好打的么?抢仙器仙法,别做梦了,袁绍有三十来万人马,你孙策有多少,人家根本看不上你好不好。

小小的庐江城你们都搞不定,更别说许昌这样的大城了,水泥听说过没?去寿春看看,现在的寿春只比许昌小一个档次。

还有庐江的守军,正规军也就是刘辟龚都手下的几千人,剩下的有几千刘勋的二线部队,还有一部分佣兵和商会护卫,加起来不到两万。你孙策五万人,连包围都做不到,更别说拿下庐江城了。

还有就是老曹到现在为什么没有重视庐江城,说明这里还没达到危险的程度,别忘了,徐州南部还有个陈登。

好在孙策撤兵及时,不然等陈登看到机会,两面夹击之下,孙策不死也得脱层皮。

如果想硬刚老曹的薄弱之处,马德给出了一个数字,十万兵马也能打个平手吧。

知音呀,孙权虽然知道舅舅吴景在防着陈登,可他和周瑜都不看好这事儿,听说陈登有个拒鹿角的法术,只要木材够用,瞬间能支棱起好多好多拒鹿角。

如果陈登愿意,在你的营地周围洒些木头,然后施法变成拒鹿角,你还怎么出去?这仗怎么打?除非你跟袁绍一样,用人海战术,可是你们孙家有多少兵,心里没个数?

其次是治理江东的问题,马德认为,曹营很多人的生活太安逸了,他们已经没有多少进取心去扩大地盘,如果有,那也是利益驱使。

江南有什么?用大资本家的话来说就是购买力低下,地广人稀的地方,没人愿意去做生意。至于土特产,从佣兵那里收购比在当地收购实惠得多,起码省了人工和运输的成本。

江南不少世家北迁,这就说明老曹那边根本看不上他们这块地盘,要打也是最后一个,拿下益州的利益远远大于扬州和交州。

治理江东不能靠武力手段,这样的话只能越打人越少,世家和百姓都跑了,要那么大地盘有什么用?

所以,马德让凌统转告孙权,想稳定统治,只能团结那些留下来的世家。有矛盾的主动化解矛盾,给他们一些好处,自然不会跟你对着干。有仇的抓紧时间认个错,补偿人家,世家重利,不见得挽不回人家的心。

最后是孙家的将来,这一点是孙权最关心的。

马德毫不避讳地指出,如果孙策当领导,那就是穷兵黩武,这次得罪了老曹,然后人家收拾完袁绍就掉过头来揍你,孙家肯定蹦跶不了几年。

如果换个领导,与老曹达成互不侵犯条约,没准儿可以苟活几十年,等曹军有了一统天下的架势,主动投降才能保存孙家,甚至自己在南方的统治地位都不变,顶多头上多了一个朝廷。

对于这个说法,孙权不敢苟同,凭什么投降?自己人口基数少,那是表面现象,现在山越问题基本搞定,休养生息二三十年,拉起一支几十万的部队简单的很。而且周瑜也说过,孙家的目标不能放在北方,而是西边的荆州和益州,到时候天险连成一片,可攻可守,那才是孙家的战略目标。

可惜,孙策被黄祖一把火烧怕了。

对于孙家来说,民生和经济永远大于军事,打铁还得自身硬,没有足够的实力,还是别染指北方为好。别说士兵,就说孙坚那几个老部下,他们宁愿在南方水里泡着,也不想去西北吃风沙,更不想在雪地里行军打仗吧?

一来二去,孙权终于承认马德是个有识之士了,他也通过凌统的描述,发现马德好像不是龙阳,那他为什么用那种眼神看自己,又想跟自己混?

对于这两个问题,马德只能无奈,好么,被当成怪蜀黍了。

多看了孙权几眼,还不是因为有一双碧眼的孜然小儿长得奇特。马德不怀疑孙权的血统问题,老曹家的曹彰,嘴唇和下巴上不也冒出一片黄色的茸毛么。

用韩浩的话来说,这属于基因突变或者返祖现象,人都是猴子进化来的,曹彰属于猴子基因起了作用,君不见大多猴子都是黄毛。

韩浩这话说的头头是道,曹营很多人都信了。以后媳妇儿生出的娃长得像隔壁老王都可以这么解释,祖先都是一群猴儿,基因突变长得像肿么啦?!

至于在孙权手下当差,只是突发奇想而已,没见马德当时就放弃了么。他给凌统的解释是,想跟着孙权去南方,那里人少,竞争小,升官发财的发展机会比曹营来的更简单。如果能跟自家老二联系上,弄个走私生意啥的,岂不美哉。

这回孙权彻底信了马德的话,不用联系你家二弟,你身边那个袁氏商会的家伙就不是省油的灯。丫的一定是想在南边做生意,但是没有人脉,你们俩肯定商量好了,在孙家安插一个内线,合起伙儿来赚钱发大财。

难怪那个道貌岸然的家伙替你说话呢。

孙权虽然是孙家的二公子,可是在军营里除了孙翊凌统几个小家伙,也没有几个交心的人,于是他找到了周瑜。

把马德的话复述了一遍,然后声称这些都是自己这几天琢磨出来的,想问问周瑜这些想法对不对。

周瑜听了孙权的话大为吃惊,小家伙快十八岁了吧,小小年纪能有这种见地真是了不得,很多东西都跟自己想一块儿去了。

最后周瑜还是长叹一口气,孙策太执拗了,很多事情他都跟孙策分析过,可人家就是不听,作为好友,只能帮他打理内政了。

“我家兄长的脑袋太轴,公瑾兄还是劝劝吧。”孙权对周瑜行了一礼。

“劝也没用,唉···也许等他吃了亏,受点儿刺激才能改变吧···”周瑜扶起孙权,脑海里突然出现一个想法,让孙权领导孙家或许是件好事儿。

而孙权从周瑜的话里听出了两个重点词语,吃亏?刺激?貌似这个可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