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两片杏仁>第10章 原罪

  伯颜自己觉自己是一个有罪的人,这种罪恶感使他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负疚里面。他对沙拉甫丁的疯癫与死并不需要负疚。他的负疚来自另外一个原因。

  因为他出卖自己的恩师。那位导师曾经如此的疼爱过他。他腰间的所配的锋刃是那位导师赐予他的,这柄刀跟随伯颜的终身,直至他死。

  那柄利刃染人血无数次,刀身却依旧清丽如水。当日光斜打至刀身上时,它就显现出如流水般流动怡丽的花纹。这种纹路,法兰克人称之为“穆罕默德纹”。来自西欧的骑士以伊斯兰教封印先知的名字给这种神秘的纹路命名。因为这样锻造出神奇纹路的刀剑只见于地中海的东边。天主教世界根本无从仿造。法兰克的能工巧匠花尽了心思,依旧不能仿制出一把。刀的用料源自于北印度的“乌兹钢”。每年的春季,从大马士革或者大不里士出发的阿拉伯或波斯的商旅,就会踏上去往西北印度的漫漫旅途。他们从皮肤黝黑的印度人手里购入“乌兹钢”的钢锭。然后把这些宝贵的原钢带到叙利亚或伊朗的刀匠手中。由制刀匠人通过千百次甚至上万次的反复折叠锻打,制成一把拥有“穆罕默德纹”的珍贵名刃。这些凝聚了西亚匠人百炼心血的珍贵刀剑,最后会被输送到波斯和阿拉伯的宫廷,供名将和贵人享用把玩,并在战场上让十字军的骑士望而生畏。

  伯颜身上的那一把,是他初学骑射和武艺时他的钦察人老师巴尔斯授予他的。“巴尔斯”突厥语谓之“虎”。伯颜的另一位也是来自钦察草原的老师的名字就是突厥语意为“狮子”的阿尔斯兰。

  两位师傅都同样把自己的生平所学倾尽所有的教给了伯颜。伯颜从他们那里学会了如何纵马飞驰,在飞奔的马背或骆驼的背上射出精准的利箭。学会了如何用刀和匕首取人的性命。学会了一个军人和统帅所需要的一切知识与技能。

  他们爱他,一如他爱他们。而在这两位师傅的教导中,巴尔斯又明显的对伯颜更加的温暖呵护。这大概是因为他与伯颜都同是基督徒的缘故,而阿尔斯兰是穆斯林。巴尔斯和伯颜都是被蒙古拜偶像者称为“也里可温”的人。而“也里可温”在蒙古语中意为“有福缘之人”。

  是的,巴尔斯和伯颜这对师徒之间真的是有着某种冥冥中注定的“天赐之缘”。两个孤寂的基督徒在伊尔汗的宫廷里结成师徒。你很难说这不是安拉的安排。巴尔斯、玛丽亚哈顿和伯颜,在伊尔汗的异教宫廷里成了彼此相互隐知和默默存在的一个小团体。

  由于玛丽亚哈顿的缘故,伊尔汗的皇家宫苑里建有一个供基督徒祈祷的小小净室。每当伯颜进去时他会把门从里面紧紧的反扣住锁上。因为最疼爱他的老师巴尔斯,就是因为没有扣紧反锁那一道门,而被人窥见了致命的秘密,从而被自己最亲近的人所出卖而失掉了性命的。

  伯颜偷窥了最疼爱自己的老师,然后出卖了老师的秘密,所以他以后都会吸取自己老师的致命教训,在进入祈祷室祈祷时把门谨慎的反锁好。

  行刺事件发生在伊尔汗俺巴海准备再度出征,企图从马木留克王朝手里再次夺回叙利亚之前的紧张时刻。那时已经隐约有马木留克苏丹与金帐汗这次是结盟共同讨戈伊尔汗的传闻象空气里发生的风一样传出来。就象《圣经.新约.约翰福音》里的一个比喻:“风随着意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知晓它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流言静悄悄的在宫里四散漫延开来。给本来就幽暗的深宫又平添了几分阴谋的气味。

  而巴尔斯就在暗中做着他的准备,准备在俺巴海帅军出征叙利亚之前,实施他的刺杀行动。

  巴尔斯行刺那一天的下午,正是教会的浴足节瞻礼。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抹大拉的玛丽亚,她就是《圣经》里用水晶瓶盛着香膏去膏抹先知尔萨的双足然后再用自己的长发擦干的那个著名娼妓。玛丽亚哈顿是伊尔汗宫廷里这个小基督徒团体的领袖。但玛丽亚哈顿没有想到的是,当俺巴海汗亲临基督徒的小祈祷所,以表示对自己的基督徒哈顿的亲爱的时候,会被巴尔斯用一柄钦察匕首刺入左边的小臂。

  巴尔斯立即被俺巴海的护卫们擒住并五花大绑的解送至汗的前厅里,由汗亲自审问。

  巴尔斯自陈是金帐汗派遣的刺客。而他所用凶器的手柄上也确实簪刻有金帐汗国术赤家族的纹章。

  俺巴海因此事而爆怒了。术赤的后裔居然敢派人谋杀拖雷的后裔,这让俺巴海觉得自己应该先把和马木留克争夺叙利亚的事情放一放,和自己的亲族把账算清楚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他将永远都得不到安宁。

  伊尔汗与金帐汗重启战端,黄金家族内部的血腥厮杀眼看就要爆发。但是却被一个还未完全长成的半大孩子所制止。男孩撕开了巴尔斯精心伪造的身份,把一场黄金家族的内战消弭于无声无息当中。

  那个半大孩子的伯颜,他因为思爱成病,总念念不忘对自己施与温存的巴尔斯师傅。他常悄悄偷窥老师的祈祷,用潮湿的目光打量老师的背影。那背影令伯颜心里温暖觉得可以凭靠,又觉得有几分让自己想起了父亲。但是年龄的差距和师徒的辈分,令伯颜不敢过度的依恋老师。伯颜对巴尔斯保持着最恭顺的态度,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逾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界限。

  但这种偷窥却让伯颜发现了老师深藏的隐秘。

  巴尔斯并非象他自己所招供的一样是来自金帐汗管制下钦察草原的希腊正教会信徒。因为伯颜在背后偷偷凝望自己挚爱的恩师时,发现老师祈祷时划十字的方式并不是东正教的,而是天主教的式样。并且听到他在自己独自一个人时用马扎尔语低声乞求上主,让他为自己的主人复仇,使蒙古人的两个汗国都陷入血海当中。

  主人?一个马扎尔骑士的主人能是谁呢?!而且这位骑士的主人还是一个与蒙古人有着待报的血海深仇的人!

  伯颜觉得自己心中一阵冰冷的绞痛。那位巴尔斯要为他复仇的主人是谁,伯颜心里当然是明白的。

  巴尔斯,正如伯颜向俺巴海汗揭露的一样,他是个冒充钦察人的马扎尔人。他精心伪造了有金帐汗纹章的短刀。他的企图就是为了给在拔都西征时被戕害的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复仇。因为这位英武的、被罗马教宗誉为“天主教之盾”的匈牙利马扎尔人的王,曾被西征的拔都与速不台击溃,最终贝拉四世心力交瘁的病亡于亚德里亚海中的一座小岛上。

  而巴尔斯的真名是瓦什.拉斯洛。

  在蒙古人的军队屠戮了匈牙利的佩斯城时,瓦什.拉斯洛是侥幸生存下来的人中的一个。

  “一个多么讽刺的爱情戏剧!”俺巴海讥讽瓦什.拉斯洛。“你那么爱着的一个孩子,最后却出卖了你。”

  瓦什.拉斯洛用自己忧伤的蓝眼睛盯住和自己一样蓝的那双男孩的眼睛,他是如此的爱了那孩子,只因他和他一样信仰基督。他就把自己的心交给了那孩子。而孩子却是犹大。他卖了他。

  当拉斯洛被扭紧手臂时,他却转过脸来对着伯颜展颜一笑。这笑容是那么的刺伤伯颜的心。

  “从此我成为一个永远的罪人。但是我却永远不能赎自己的罪。因为拉斯洛死了,死去的他不能给予我任何宽恕。”伯颜觉得自己的心脏被击得粉碎。

  他地下头看着自己的佩刀,那把拉斯洛亲手赠与他的波斯舍施尔弯刀。刀柄处弯曲下垂做虎尾状。“舍施尔”在波斯语里就是“虎尾”之意。

  “巴尔斯”为“虎”,“舍施尔”意为“虎尾”。如虎一般的恩师赠伯颜以波斯虎尾刀,他该是有多么的爱自己啊!伯颜在心里悲叹!

  由此,拉斯洛血溅在前厅,舍施尔饮泣于鞘内。

  伯颜默默的抽刀出鞘,看那被恩师鲜血染过的锋刃上赫然镌刻着的波斯语铭文:

  “行主道于险途者,你唯凭此而得胜!”

  这典故源自把基督教立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君士坦丁大帝。

  大帝究竟是在何时开始信奉基督教的已不得而知。最通常的一种说法是,在米尔维安大桥战役的前夕,君士坦丁看到天空中闪耀着十字架样的火舌与这样一段话:

  “你唯凭此而得胜!”

  米尔维安大桥,它是台伯河上的重要桥梁。君士坦丁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得他能在后来废除四帝共治成为罗马帝国的不二君主。而他的对手马克森提乌斯在交战时溺毙于河中。

  这是一个虔诚信仰基督的老师能给予自己学生最刻骨铭心的礼物。

  然而他最爱的门徒竟然卖了他。

  伯颜为自己的罪恶而深深的厌弃自己。这种自我的弃绝竟从他的孩提时期就开始了。从此后,他把加之于自己身体上的一切苦难都认为是自己罪有应得。

  直至伯颜死后近百年,元末帝妥欢帖木儿执政的至正初年,那时有一位名叫张宪字思廉的浙江山阴人,这位江南文士在北庭都元帅府的元帅女真人济尔哈朗家中最后一次亲眼目睹此刀。

  因此文人慷慨的赋诗一首,提名为《北庭宣元杰西番刀歌》:

  “金神起持水火齐,煅炼阴阳结精锐。

  七月七日授冶师,手作钳锤股为砺。

  一千七百七十锋,脊高体狭刀口洪。

  龙飞蛟化岁月久,阮师旧物今无踪。

  爪哇绣镔柔可曲,东倭纯钢不受触。

  贤侯示我西番刀,名压古今刀剑录。

  三尖两刃圭首圆,剑脊䵝䵝生黑烟。

  朱砂斑痕点人血,雕青皮软金钩联。

  唐人宝刀夸大食,于今利器称米息。

  十年土涮松纹生,戎王造时当月蚀。

  平章遗佩固有神,朱高固始多奇勋。

  三公重器不虚授,往继王祥作辅臣。”

  文人张思廉,目睹这曾经伴随丞相伯颜灭宋的西域名刀感慨万千。他感叹这刀是“三公重器不虚授,往继王祥作辅臣。”张思廉一定想起了巴林.伯颜是曾经辅佐了元世祖与元成宗的两朝贤相,位列三师,为大元太傅。但这刀同时亦为杀人无数之凶器,所以张思廉说它是“朱砂斑痕点人血,雕青皮软金钩联。”

  但张思廉作此诗歌也同时留下了三个让后世人费解的疑点:

  一.伯颜死后刀本随葬,如何为济尔哈朗所得?唯独此点始终无解。

  二.诗文中的“唐人宝刀夸大食,于今利器称米息。”的“米息”究竟指的是什么?解:“米息” 即埃及首都开罗之俗称,在整个蒙元时代可泛指所有中东地区。

  三.那诗里的“三尖两刃圭首圆”指的又是什么?解:指其刀柄为波斯虎尾式,“舍施尔”。

  当然,至元朝末帝时,已经无人能解得那把刀身上所刻的波斯语铭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