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医者悠心>第257章

  当刘公公高呼道:“布告中外——咸使闻之——”时,跪在下面的所有人皆回应着大呼:

  

  “先帝圣明——先帝圣明——”

  

  紧接着,那个见了圣旨才跪下的严王也和一众大臣喊道:“臣等遵旨——”

  

  站在高处的那个少年,在那一刻,仿佛退去了所有的青涩,在呼声朝贺之中收到万人的膜拜和万丈荣光。



、莫名其妙

  淳宁元年,容睿太子即位,帝号烨宗。

  

  烨宗下令,受到先帝宠爱的美男子们一律陪葬,包括柳侍君。至于那些有名无实的妃子,都送去宗庙出家修行。

  

  烨宗孝感仁厚,没有按先帝所说的二十七日之后就除去祭服,而是坚持了三个月,自己即位之时更是盛宴不行,锣鼓不鸣,以示子哀。

  

  举国大丧的压抑气氛在如今阳春三月的时候,总算消散了大半。

  

  而林府,也摘去了白色的丧饰,取下了素色的牌面。重新换上了崭新的灯笼和门璜,林木植株也请花匠整修得美轮美奂,府内上下更是装饰得犹如佳节一般典雅精致。

  

  但是,受过创伤的痕迹仍是很难消去,尤其还是心上的创口更是无能为力。

  

  爷爷入葬之后,奶奶就日以继夜地守在那座灵位之前诵经念佛,也不怎么用膳,我只好命人在食物里加入一些最是滋补的药材,能护住一点身体是一点。再之后,她连话也说得少了,只对我还念几句,多是让我上香慰藉爷爷一类的事情。渐渐地,奶奶连这些话也不说,爷爷去世,我得了宫中的假令,在家中居丧三月。奶奶便跟着我去药园,我不让她帮忙打理那些药材,她就一声不吭地看着我,嘴里时而喃喃自语,全然没了往日里的神采。

  

  蓉姨在留灵谢客的时候就时常来和奶奶宽慰些许,霍骁有时候也跟来,他那时一身的白盔白甲,显然是戴着德宗的孝,应该是百忙里来的林府。而我当时正忙着出殡的事情,只是在他进门的时候匆匆地看了一眼,就不得不先去准备发引参灵的事情。等吩咐好茶房,嘱咐完铭旌、纸活、雪柳一类之后,才匆匆去到厅堂里。

  

  可蓉姨和霍骁那时正要起身回去,我刚向蓉姨赔了礼,管家那里便又来了人。一直到爷爷的白事妥当终结,我都没和霍骁正经说上话。不,我和霍骁自从那天之后,就没正经说过话了,他真的说到做到,从今往后都不再纠缠……

  

  我有时候会因为梦里出现说着这句话的霍骁,而讶然惊醒,然后披衣起身,在透进月光的窗前一站就是大半夜。思绪总是凌乱的,追究起来,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就是想过去的事情,那时候谁也没有离开,谁也没有改变。风总是吹得头疼,但是比不上心上的空寂。还好那时不用去御医殿里,也就无所谓精神不精神了。

  

  而御医殿里,据说也正是破涛汹涌的时候。

  

  总管一位已经准备由奉医堂的方奉御执掌,而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奉医堂新空出的奉御一职却迟迟难以决定。论岐黄之术,傅峦实乃正御之中的翘楚,却生xing孤僻严苛,恐有惹出众怨之虑。论人心所向,方玉宣温润谦和,加以医术不俗,但却是方奉御之子,恐有惹出偏私之嫌。最后,还有一个人可谓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只因为十五年前的一道推恩令,他也加入了这场争夺。

  

  没错,那个人就是我。即使我此刻身不在宫中,却也被议论推上了风口浪尖。

  

  先皇的恩令本是无可辩驳的,但爷爷生前曾经和三位奉御和提举司说过,关于我今后的升任大可不必理会这道令箭,他早已备好了解释的呈辞,让众老只需平心决断即可。所以,我的胜算也并不绝对。

  

  听说,居然也有一部分人赞成林佑熙担任奉御,并说了一干后生可畏,青出于蓝的见解,更是搬出了以慰林老在天之灵的理由。但是反对的声音也不弱,认为林佑熙年纪尚轻,难以服众,加之以前只是在宫中行医用药,虽是行事不俗,却从未涉及殿中大小之事,只怕经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