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ABO」不思量>第136章 千古兴亡多少事-15

  从东瀛回到自己的地盘之后,军医先是给白珝检查了一下|身体,身上有些磕碰和打击形成的淤伤,都不算严重。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类似发狂的症状,军医判断可能是年少时吃过什么药物损害了精神导致的,这次被诱发出来也是因为被喂了药。

  那是一种蕈类提取出来的,有催|情、致幻的作用,主要是这致幻的作用诱发了他的旧疾。

  不过军医说不用担心,这孩子意志坚定,等蕈类的毒素被身体分解之后就会自己恢复正常了。

  安置好白珝之后,军医再来给步月处理伤口,他肩上的咬伤不算太严重,只是有些血肉模糊,看着吓人。其次是脖子上的伤,只是被划破了皮,在军医眼里这都不算伤。

  但他身体一再受伤,比起这些外伤,心肺的损伤比较严重。这会儿虽然没有怎么显现出来,但如果不好好控制,将来可能会留下隐疾。

  步月这次来东海其实没带自己的药,因为一直控制得比较好,吴太医说可以不用药了,毕竟是药三分毒。

  他也确实没料到这个意外,吴太医新配的药方子他也没记住,只能默了一个之前的旧药方给军医去琢磨。

  他们这伙人养伤的养伤,养病的养病,都留守在东海。然后江枫渔就趁这个时间,带着一队人马,突袭东瀛,将之前那个国主的国家一举端了,还生擒了国主。

  后来好像是跟这国主达成了什么交易,又给他放了。

  但跟去的洛竹青回来面对步月的询问时,一副后怕模样,说郡主生擒完那东瀛人,什么求饶的话也没听,直接让人动手把那国主给阉了。

  阉了吧她也不杀人,留下一堆命令和自己两个心腹,就回来了。

  步月听着,也一阵后脊发寒。

  回途的路上,江枫渔顺便去跟东海上的海盗送了份礼。就是之前带步月一起去礁石的那十七个人,尸体被处理得干干净净,还特意给换上了新衣服,一人一口精致的棺木,送到了海盗盘踞的总岛上。

  海盗头子直接吓懵了,给江枫渔送了一张“藏宝图”以表忠心。那图打开一看,是暗语写成的海图,大大小小的海岛暗礁,甚至连东瀛往西洋的海域都有涉及。

  江枫渔拿回来跟步月他们重绘的一对比,几乎是一致的,可以判断这图是真的。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江枫渔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兵力问题,她直接丢给了锦王去烦恼。以睿王身体不适为由,提前就准备带人离开东海。

  锦王收到信的时候,江枫渔行李都打包好了随时准备走。没办法,锦王也只好加快进程,先行过来跟她交接军务。

  沙盘,海图,以及万一在兵力不足的清理下西洋军带着句丽打来要如何应对,她都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还在海盗和东瀛都留了自己的人,随时获取消息。

  免得像步月这样,被迷惑的消息套了进去。

  白珝醒了之后,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消息。西洋军确实有登陆上东瀛,但人数不多,西洋那边其实没有来多少人,东海这边的消息基本都是误传,当然也不排除是句丽搞的鬼。

  东瀛岛群目前群雄割据,大大小小的国家不计其数,像他们之前轻轻松松就能鼓捣坏的小国站大部分,而这些小国其实都不怎么待见西洋军。

  真正有跟西洋军有合作想法的几个大国国主之间又各自心怀鬼胎不甚和谐,西洋军也一时不敢真信。

  总的来说,今年是肯定打不起来。除非句丽再闹出什么幺蛾子,但他们如果真的有本事闹出幺蛾子,也不至于拿西洋军来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交接完之后,江枫渔带着步月就离开了。师鸢和侯兰芳被留给了锦王,洛竹青也因为步月的命令留了下来,连带之前皇后塞给他的两个小伙子。

  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然入夏,步月在这闷热的气温里一病不起,吴太医几乎就是搬着行李住进了睿王府。一边心疼步月,一边又骂他没事找事,活该在这躺着。

  步月安详的躺在床上乖乖被骂——也实在没有什么话能去反驳太医的,他确实自己挺能作死。

  吴太医精心伺候了两个月,步月才被允许下床出门溜达溜达。

  恰逢七月七,他生辰,西北寄来了些东西,一封信和一粒兽骨骰|子,嵌了一枚红豆在里面,小巧精致。

  步月拆开的时候心跳都漏了一拍,结果拆开信一看,上面总结出来大概是两段话。

  一段问他之前说的那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另一段是想问问这骰|子是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步月觉得自己有被气到。

  但这个小骰|子他还是找了跟绳子串了起来当吊坠。

  入冬的时候,西北传来一封捷报。江雪带人突袭了西夏一个部族,生擒首领,大获全胜。

  西夏是由西北一带各个大小部落联合形成的国家,各部落之间的首领也不是全然信任着对方的。江雪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将其中几位边缘的首领挑拨起来,互相争吵,趁着这机会,一举就拿下了其中一位。

  但西夏那边反应很快,没有给他再攻一个的机会。但他也是见好就收,没有再深入的打算。

  被生擒的首领据说气得用西夏话破口大骂的几天,奈何没人听得懂,他就是骂了个寂寞。

  江雪这出其不意的一战,不仅威慑到了西夏,同时也在内朝引起轩然大波。

  一批人觉得他隐隐有了当年镇远侯的风采,不愧是江家人;另外一批则是觉得他年岁尚小,不知深谋远虑,凭着一股愣头冲劲,这么下去迟早吃亏。

  步月这会儿才刚刚跟着减兰一起到前朝听政,目睹了他们在大殿上吵的口水飞溅,再看顾丞相一边看戏似的不动声色。

  他忽然就明白了江枫渔在东海跟他说的那番话的意思。

  如果军权真的要给出去,那必须是一个自己可以信任,足以掌控之人。

  不管是为了减兰,为了山河,还是为了自己,这军权只能落到江雪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