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懂王>第327章 白鹿书院招生

一路无话,回到长安,崔俊直接觐见李世民交差。李世民勉励几句便让崔俊告退,这态度冷冰冰的,让崔俊没感觉到半点热情。

只是在崔俊走后,李世民看着手里的两国贸易条款,却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崔俊的能力在他看来,绝对是超群的。

对于崔俊,李世民现在的刻意疏远,却是为了今后更好的掌控。在他看来,崔俊做事不留余地是个忌讳,凡事恣意妄为也是个忌讳。现在不能给崔俊好脸色看,免得这小子总觉得背后有他撑腰又蹬鼻子上脸,再生事端。

帝王心术在于稳,一切只要稳定就好,哪管你这许多的是是非非、弯弯绕绕。

回到庄子里,程处默早已等候多时,那几个南诏带回来的女子围在他身周,显是害怕与他分离。

“俊哥,我这几个女人可要帮我照顾好,做哥哥的绝对记你一辈子恩情。”程处默拉着崔俊的手,神情恳切。

“处默兄尽管放心就是,我这里好吃好喝伺候着,处默兄有空常来看看就是。”崔俊对于程处默将女人放在自己这里倒没什么忌讳,但是也怕程处默从此上岸,不再理会这几个女人。

为她们几个安排一间住所,崔俊没再继续逗留。程处默与这几个女人自是要来个告别交流的,留在这里属实有些不识相了。

此去南诏,一别数月,崔俊也是要好好补偿一下自己的老婆。至少在过年之前,庄子里的人很少见到崔俊出自己的小院。

崔俊第一次出院子是去参加庆功宴,吐谷浑这一仗毫无悬念地赢了。

任城王李道宗在库山大败吐谷浑。李靖将军队分为南北两路,各部大败吐谷浑。

契苾何力仅率精骑一千多人,突袭伏允的牙帐,斩杀吐谷浑几千人。伏允逃走,但将其妻子俘获,同时获牲畜二十多万头。侯君集等追击伏允至柏海而还。

伏允欲逃向于阗,同时向南诏求援,但是南诏王刚刚和崔俊签订完贸易通商条款,自是不会答应。而其找的理由很简单,当年我被大唐攻打时也向你们求援,你伏允出兵了吗?

只这一句便让伏允感到大势已去,正想着如何与唐军停战又能保留面子时,却被厌战的部下杀死并将其尸身献上乞降。吐谷浑人立伏允的儿子慕容顺为可汗,顺请求降唐。

大殿之上,李靖奏平吐谷浑,而李世民却是下了一步昏招,以天可汗自居的李世民下诏复其国,以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趉故吕乌甘豆可汗,并派李大亮率精兵几千人为顺声援。

这种做法在崔俊眼里很是不屑,大唐费尽心力灭了吐谷浑,但是现在却是将其地全部奉还,还弄了个傀儡当政。

这种王道的做法现在看来很不错,但是过上若干年,只要大唐的实力下降或是内部生乱,这帮子蛮夷必定拥兵自立,到时候不来打你大唐分你土地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在崔俊看来,现在李世民要做的就是学学后世的乾隆,打下的地盘就该归入大唐版图。即便他们再不满意,天天起兵造反,但是只要能弹压下去,过个几十上百年的就会老实。因为到时候那帮子想复国的老古董,全都去阎王那里报到了。

现在倒好,不但浪费国力消灭了伏允政权,一寸土地都没捞着,更没办法收到该有的税收。还得年年倒贴钱去帮着守卫吐谷浑,纯粹是脑子有病。

对于李世民的不理解,崔俊也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已,根本不会对任何人讲。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句话崔俊还是明白的。

第二次出小院,崔俊去拜访了孔颖达。现在白鹿书院已经全部建成,里面的设施也已经布置妥当。崔俊想着明年三月开春就正式开院。

次来便是与孔颖达商议一下,该如何收取学生。

孔颖达闻言自是高兴,等了许久的白鹿书院总算是要正式运营了。对于收学生这事儿孔颖达自有考量,按照崔俊提出的初级、中级、高级的三种分班模式,孔颖达早已备好了三套考题。

初级只考识字率,只要能读懂一篇一百字的文章就可以收录。中级则是以经史典籍的考量与基础算数为主。高级的则是还要写两篇通论取其优而录入。

只是这样的方式与崔俊所想有些出入,两人相商之后决定初级只看年纪,不论男女,七岁便可入学,人数设置在三百人以内。而中级与高级班级暂时不招,只从初级班慢慢培养。

但是,白鹿书院也不是完全拒绝其他年龄段的人入学,但是只开几个专业进修班,帮着提高一下有需求者的专业技能。

比如你是医者,但是水平不怎么样,那么你便能来白鹿书院学习一段时间,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孔颖达听着崔俊的提议微微有些犯难,如此一来,要培养出一代有用之人,怕真的要花上十年了。

崔俊见孔颖达还没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便开口道:“孔祭酒,我这白鹿书院可是系统化培养人才的体系。许多课程的设置与别的不同。而且,我的白鹿书院培养的可是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读书做官的书呆子。若是跳过初级课程直接学中级或高级,并不合适。”

崔俊哦解释在孔颖达看来根本没有说服力,读书人在崔俊的嘴里变成了书呆子,光是这一点就让孔颖达很不满意。

但是孔颖达并未就此与崔俊辩论,陆德明曾经在崔俊大婚之时与他长谈过一次,这意思便是白鹿书院放手让崔俊去搞,孔颖达只需要帮着做好辅助便可。

陆德明想要看看崔俊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出来,而这也是孔颖达想要看到的。

所以,孔颖达全盘接受崔俊的建议,小学不考,只收年龄合适的学生,而其他的超龄专业学生则是要以中级和高级两套试卷筛选之后才能入学。

当然,孔颖达还是争取到了崔俊的一点点让步,那就是把入学的年纪改为七至九岁以内,毕竟这是白鹿书院的第一次招生,不能让那些超龄一点点的孩子就此失了机会。

孔颖达当即草拟了一份招生简章,以白鹭学院和自己的名义印刷了上千份。分别在长安极周围张贴、散发。

没多久,孔颖达便迎来一波访问潮,朝堂官员们纷纷来打听白鹿书院的招生事情。毕竟孔颖达是白鹿书院的终身教授,而李世民则是白鹿书院的名誉校长。

所有人都明白,只要能进白鹿书院,那么就等于让孩子提前抱住了李世民的大腿。无论如何都要让自家的小孩成为天子门生,这些人的心里只有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