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快穿:什么?我的宿主是狂人?!>第541章 老不死的万岁爷49

孤竹国国土广大,虽然总体上太平安定,但是仍然难以避免的是局部地区出现时不时出现一些天灾人祸。

除开边境以及某些地方时不时的战乱动荡不提,洪水、地震、大雨也可能让某些地区的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叶苍宇从他的故乡通往京城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曾经遭遇过劫匪,也路过过大荒地区。

虽然从地图上看起来,他一个他乡游子,只需要离开当地就可以获得解脱。

然而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那是怎样的人间炼狱。

朝廷对他们这些灾民的管控严格,比平常时候更甚,并不是说你想要去哪座城市,到了哪座城的门口,人家就会随随便便让你入城的。

甚至在有些城市外的村庄周围徘徊,还会遭到当地人拿着武器驱赶。

在这种情况下,逃荒的人难免在荒芜的野外东奔西走,从这个地方靠着双腿跑到那个地方,历经坎坷。

那么问题来了,这时候难道就没有聪明人跑过来干运输生意吗?

将一大帮子人快快乐乐的运走,然后收获大量的金钱回报?

答案是当然有,可惜大多没有好下场,而且价钱也被炒到了天价,到了一般人根本坐不起,泥腿子们根本没资格乘坐的地步。

因为这其中的风险确实挺大。

朝廷和各地官员对于灾荒时的风吹草动是很敏感的。

并不是说这个人说这样做好,看到做出来确实眼下还可以,那个说那样做好,做出来后一时间看起来似乎也是可以那些老爷们就会任由泥腿子们肆意妄为。

所以做运输生意的机灵鬼们往往需要承受来自官方方面的巨大压力,一不小心不仅赚的钱没了,甚至连作案工具,即拉人的小车车也要跟着没。

这还算是好的,如果运气再差点,逮住你的老爷再严厉点,那么可能还要交罚款甚至蹲大狱!

毕竟你在百姓流离,家国动乱之际,行商贾之事,很多儒士出身的官员本来就对追逐利益的商人不满,现在你还跳出来收钱拉人,一方面敛财暴富,一方面又打当地老爷们的脸,显得他们很无能,不找你麻烦找谁?

那么我干脆就心善,不收钱行不行?

当然——也不行!

如上所说,虽然你没有趁机敛财了,但是你免费的拉客,官方都没有出面做出很好的成绩,没有想出全面且稳妥可靠的办法,你就来跳出来抽打当地老爷们的脸面,并且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这怎么可以?

这简直比趁机敛财还要恶劣!

毕竟敛财顶多就是搜空当地百姓们本来就已经干瘪的口袋,在老爷们看来虽然可恶但到底还可以稍微宽容。

但是你免费拉人,一批又一批的拉,动乱灾荒地区的人心,又将这些没有被规划好去处的流民随便拉到隔壁张三老爷或者本老爷的城门口,对上破坏上方朝廷的政策,裹挟民意想要动摇朝廷,对下凌辱本来就对灾荒焦头烂额的本老爷以及这座城当中的大小老爷,给大家制造压力。

这不是两眼空空,无法无天吗?

简直罪该万死!

所以可以看到,在有些城市,那些用小车车或者小船船随便拉客,想要让人进入当地城市的商人,遇到本地老爷大多吃不了兜着走。

甚至最严重的那些,即免费拉客,在朝廷和官府面前秀优越感,秀能耐,笼络人心,扰乱舆论,制造恐慌的那种商人,在某些严格的为本地居民着想的大老爷那里甚至可能直接噶儿屁。

这还只是来自朝廷和官府方面的压力,而来自灾民,即货运商人们尊贵的客户的压力,同样也可能让那些想要趁着浑水摸鱼,大发横财的商人们吃不了兜着走。

“我已经搜空了全部口袋了,一家老小全部的口袋都搜了一个遍,你凭什么不带我们离开?”

“明白了,你是奸商,你看不起我们,你想坐地起价。”

“我们看你是想死!”

因为心理不平衡与绝望的压迫而暴起杀人,将商人噶儿屁然后架着对方的车马离开,这并不是稀罕事。

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流民,在每时每刻,任何时候,都是柔柔弱弱老实本分的模样。

所以一般进行运输生意的,你还得有护卫,要人多一起干。

然而人多也并不见得一定安全。

毕竟你人多,但是灾民们人更多。

流民们四处流窜,属于烫手的山芋,许多团体都属于官方不怎么管,只要不闹出大动静,不影响本地的话,当地老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他们过去的。

而且在各处碰壁,横生的骗子与道德沦丧之徒,也让他们对于外人充满了警惕与不信任,在这种时候,你这本来就不被官方人了的小商人架着马车带着货物出现在他们面前。

迎接你的很可能不是大把的金银铜钱,而是冷冰冰的屠刀!

马车开来?好!正好!那就吃马肉!

货物运来?好!正好!这些粮食可以支撑大家走好一段距离!

人留下。

人留下?

人为什么要留下?

千里荒芜,逃荒的人们就如同蝗虫一般想要消化沿途的一切东西。

浪费,那是大大的可耻!甚至是该死!

是要被天打雷劈的!

易子而食,真的不是玩笑,也不是历史书中的恐怖故事,就是在这太平年代,在这总体上还算安稳的孤竹国当中,有那么一个地区的人,有那么一批人,正生如恶鬼,生活在炼狱之中。

所以如果有商人开开心心,胸怀壮志的带着队伍,带着兄弟姐妹,带着货物跑过来做生意,跑过来从穷的只剩下钱的灾民们身上想要捞点油水……

那最好先掂量掂量自身的斤两,不然最后恐怕连骨头渣子都不能剩下。

所以在当年的大逃荒之中,逃荒的难民几乎是从官府到百姓,上上下下都抵触与抗拒的存在,他们哪怕离开了遭灾的故乡,也仍然会是被当做气球一样踢来踢去,没有容身之所。

或许这也是为何,历史上会有那么多难民,逃啊逃的,最后竟然逃到了离家乡几千里之外的京城外边的一部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