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女尊:女侠姐姐说爱我>第137章 年龄尚小,未及十八

事情果真如王县令所言,本事果真是逼出来的。

在数十名工匠的共同努力之下,不到一日便真就做出了十几根输液针。

夏晓惊喜的挑选了从里面挑选出了最细的一根,虽然最细的那根也比前世的大了一两倍大小,但也是能用的,无非痛感会大一些罢了。

输液针解决了,夏晓又燃起了希望,输液瓶没有玻璃瓶也不用担心,可以用陶瓷瓶替代。

但是夏晓兴奋之余却又立马被泼了一盆冷水,他之前只关注了难制的输液针,而忽视了前世的橡胶软管。

墨兰国没有橡胶树种植,也就根本没有橡胶。

好不容易制作出了输液针夏晓不想放弃,但是冥思苦想一天之后仍旧没有想到可替代的东西,将之告诉众位工匠,工匠们也是束手无策。

小嫩竹虽然是中空的,但并不是软的,太细太嫩的非常容易损裂。

软的,需要中空?

岚月捡起了地上的一根枯草,观察了一番之后递在了夏晓的面前,试探性的问道:

“这个怎么样?”

嗯??

夏晓接过一看,原来是一根干枯的稻草,想来是用于盖棚户落下的。

里面干枯的芯子轻轻一摘便取了出来,从而留下了一层空心的外壳,大小和前世的树叶软管相同。

用双手轻度揉搓之后见干枯的外壳并没有出现损坏,质量可行。

夏晓不禁眼前一亮,或许这个可以试试。

在遭受到打击之后又无意间重获希望的感觉实在令人心情跌宕,夏晓激动之下,张开双手上前一把抱住了岚月笑开心道:

“哎呀—岚月你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夏晓抱着岚月想要转圈圈,结果发现太重了自己根本抱不动,便最终放弃了。

若不是这冷妞之前拒绝了自己,他现在都想直接亲她一口了,

夏晓放开了岚月,然后便宝贝似的拿着那根稻草去找工匠商议制作了,想着这若是用开水浸泡之后或许能更软更柔韧一些。

夏晓走出了很远之后,岚月还呆呆的愣在原地,一抹红晕迟钝般的终于浮上了脸颊,瞬间冲淡了脸上原本的清冷感。

眼神随着心跳乱动着,一股酥麻之感自心底传来,让岚月嘴角不自觉的勾了勾,随后脚步放慢的缓缓跟了上去......

......

城外伫立了数百座新帐篷,染病患者按照病情轻重缓急分别隔离了开来,大大的减轻了管理的难度,也减小了传染的风险,让接下来的日子里感染人数呈指数下降。

虽然这些帐篷和其他的一些物资算是耗尽了县里的全部财务,但是她治下的水川县疫情总算是控制住了,不仅控制了疫情,直到现在死的人加起来也不到四十人.

这么低的死亡人数在历次瘟疫之中可称奇迹了。

王县令高兴得快要笑出花来.

人头和官位不仅已经保住了,并且若是朝廷知道了她们水川县的抗疫成果,赏赐和加官进爵也是极有可能。

只是现在还有二十多名重症患者面临危险,但是听说夏大夫也已经找到了对策应对,若是再能成功医治这些患者,不但能拯救了二十多条生命,她慧眼识才、重用贤能的美名也将成为传世美谈了。

这夏大夫简直就是她的贵人!

看着年龄青葱,但本事不小,脑子又灵光,容貌更是绝美,若是能将其留下做自己女婿就更好了。

王县令一边心想着,脚步生风的来到了一座巨大的帐篷内,掀开帷布便见里面数十名匠人正分工协作的流水式的制作着一种从未见过的东西,又同样大小的挂式陶罐还有...这是稻草梗皮?

王县令虽然对这物件的用途不解,疑惑的对着夏晓开口问道:

“夏大夫,这些物件是用作何种用途啊?”

夏晓正一个个检查着组装好的输液装置的密封性,见了县令来了,便上前行礼解释道:

“这物名为输液,因为重症患者已经脱水严重,肠胃已经无法再吸收补液,只能通过注入血液里的办法补充水分~”

王县令还是听得似懂非懂,但是看着夏晓胸有成竹的模样,心里愈加的震撼,内心的想法变得更甚。

嘴上绕着弯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鄙人一生敬佩的人不多,夏大夫就算一个。”

“夏大夫年轻又貌美,真是一位难得的奇男子,肯定早已是名花有主了吧?真是羡慕那位姑娘。”

夏晓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手中的输液设备上,没有多想王县令的话,听见了夸赞只是道谢了几句。

只是听着名花有主用在他身上让他感觉有些怪异,然后瞥了一眼边上的岚月随后说道:

“大人说笑了,我还未及十八,年龄尚小还未曾考虑这些~”

王县令听此顿时一喜,急忙翻动着嘴皮接上话茬道:

“不小了,这怎么还小呢?男子家家的若是再等到十八岁那就晚了!”

夏晓觉得今日的王县令怎么话多了些,好像对他特别的关心,心里敏感的猜测到了什么。

但现在重症区内还有近三十多名重症患者需要及时的输液,夏晓不想在这时过多解释和纠缠,便假装没听懂一般转移了话题,召唤了太医教授输液装置的使用方法。

王县令这才反应古来这时候说这话不妥,便闭上了嘴,看着一脸认真讲授的夏晓,在一旁不停的点着头,越看越是满意......

输液装置检查完了,挑出了几具不合格的之后剩下的绝大部分密封性都没问题,输液软管由煮熟柔韧连接的稻草空梗替代。

输液针一根是不够的,因为病人这么多没时间等待,所以工匠们日夜赶工,在两日之内又多做出了十几根,用纯手工制作如此细小的针管这些数量算是不错的了。

在给一众太医讲授完了输液的流程之后,便带着输液装置一起来到了城外的重症区。

用木架挂上装好补液的小陶罐,然后夏晓便在一众太医的注视下亲自演示了一遍:

酒精消毒、扎带找到血管,然后针头扎入血管中......

一套流程看似简单,但是若没有经过反复的练习还是会出错。

有些太医手法很稳,悟性很高,一次便成功了,而有些太医扎了几次都没扎成,羞得快直不起头,只好等夏晓亲自上手。

众人忙活了一天,给全部的重症患者输了液之后,直到晚上太医们把脉,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的脉搏果真开始好转,而有些脱水特别严重的还需再补水。

这场抗击霍乱之战她们成功打赢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