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木匠皇帝之崛起>第207章 没有运输大队长了

两人分别后,朱效文坐上飞往香港的航班。

距离上次离开艾薇儿快二十天了,他还是想去看看,毕竟她刚生下孩子,正是女人需要关怀的时候。

艾薇儿已经可以正常活动了,恢复得很好,儿子在他怀里睁着眼睛看他,似乎认识他,不哭不闹,逗逗他还会笑,让他很有为人父的幸福感。

他现在有两个儿子,都是刚出生不满一个月,在大明,他这个皇帝每天都很忙,平时住在乾清宫,很少有时间去抱抱自己的儿子,而且在皇家,亲情肯定是不如寻常人家的。

有的皇帝儿女特别多,有时候不记得自己的孩子名字都很正常。

他在皇宫里宠幸了几百名宫女,自己控制了不让她们怀孕,就是怕孩子太多了,后宫出现各种争斗,没生下孩子的宫女还是宫女,不会生出非分之想,这是他跟她们之间的约定。

现在这些宫女们都在暗中争宠,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怀上龙种,然后母凭子贵,没怀上的只能暗自抱怨自己运气不好,然后努力争取下一次怀上。

至于天启皇帝以前的妃嫔,除了皇后张嫣,其他人他一次都没宠幸过,反正就是没那个心情,而且身为皇帝,这种任性也没人敢管,张嫣也是假装不知道。

艾薇儿现在心思大多在儿子身上,浑身散发着母性的光辉,丈夫回来了,心里更加高兴,脸上一直带着笑。

“亲爱的,下个月北美那边的拍卖就要开始了,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北美有点混乱,美元贬值很多,汇率一直不太稳定,听说是北美国库的黄金丢失了,到现在还没找到,我估计这对拍卖行情会有影响。”

艾薇儿并不知道这件事就是她丈夫干的,朱效文也根本不敢告诉她,这件事只能烂在他肚子里,泄露出去绝对是天大的麻烦。

“无所谓,拍卖价低一点就低一点,而且也不一定,现在美元贬值,黄金大涨,说不定古董也会升值,那些投资人宁愿把美元换成黄金和古董,也不愿意留在手里继续贬值。”

“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北美政府不会坐视美元继续贬值的,否则他们的金融就会彻底陷入混乱,那将是一个金融灾难,美元将会失去全球通用货币的信誉,到时候会出现什么状况都不好说。”

“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不好说,现在的北美是世界霸主,他们自然不甘心美元丢掉通用货币的地位,而且现在美元跟黄金已经脱钩,其实丢失黄金对美元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之所以出现现在这种混乱,肯定跟国际金融市场的博弈有关。”

“哈哈,我想也是的,这个世界上对北美不满的国家太多了,包括他的亲密伙伴,有落井下石的机会一定不会手软。”

“这很正常,我想就是在北美国内,做空美元的资本也不少。”

夫妻两个抱着娃聊天,顺带聊了现在的北美局势,朱效文很能体味到李白的那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对了,艾薇儿,下个月北美的拍卖会,你不要去了,让其他人代劳就行,儿子太小坐长途航班不合适,工作的事情不急,咱们有古董在手里,什么时候都可以出手,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你和孩子。”

丈夫的体贴艾薇儿自然很受用,只是她还是说道:“亲爱的,我觉得我已经恢复了啊,但你说的对,儿子现在离不开我。”

随即她凑近丈夫身边,在他耳边轻声说:“亲爱的,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在一起啊?”

这洋妞体质就是好啊,朱效文不禁暗自感叹,两人好几个月没有深入交流,她这是主动求欢啊。

“怎么,想我了?我也想啊,可是咱们还得忍忍,下个月就可以了。”

“好久哦,那下个月你早点回来。”

所谓成家立业,有了家,就有了牵挂,朱效文在两个位面有许多女人,第一次给他这种感觉的,却是一个洋妞。这个女人全身心的、毫无保留的爱着他。

而自己却在惦记着她的妹妹,禽兽啊!

朱效文默默的鄙视自己,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搂着艾薇儿的腰,嘴角亲吻着她的头发,艾薇儿依偎在他怀里。

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看到这幅画面的几个女保镖,心里多少有点羡慕的,同为女人,艾薇儿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多幸福啊。

没人知道她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付出了多少。

朱效文在香港照顾妻儿三天,随后在傍晚离开,在夜色中穿回了大明朝。

回到现代世界转一圈,仿佛是出去旅游度假一般,重新整理了心情,再次面对大明朝的风风雨雨。

此时的大明并不是王朝末世的景象,辽东的建奴暂时被困住了,国内虽然不是风调雨顺,但尚算是国泰民安。

算算日子,努尔哈赤差不多就在这段时间翘辫子了,这个说法很形象,女真男人都留有辫子,想来是这个习俗随着清军入关统治中原后,全体汉人男子都必须留辫子,才会有翘辫子这一说法。

皇太极通过一番努力接位后,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稳固自己的地位,暂时也没有精力来攻打大明,所以这一两年是大明的战略休整时间。

因为大明始终坚持的围困封锁建奴计划,努尔哈赤并没有如原本历史一样来攻打宁远城,所以所谓的宁远大捷也没有出现,袁崇焕也没有因此立功升职,此时他仍是孙承宗下属的一个中层官员,只是孙承宗比较欣赏他。

此时的辽东前线跟原本历史也不一样,因为天启皇帝不同意收复建奴丢弃的锦州、松山等城池,宁远就是大明前线,与觉华岛互为倚助。

当时努尔哈赤放弃锦州松山等地,就是一记妙招,他料定明朝官军必然会过来收复失地,因为收复失地就能让辽东官军立下大功,给朝廷的战报上再渲染一番,大伙都能立功受赏,皆大欢喜啊。

努尔哈赤对明朝官员十分了解,果然,明军上当了,然后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修筑几个大城,以及附属的十几个城堡,安置丢失土地的十几万辽东百姓在此安家耕种,从表面上看,明朝似乎是收复失地,赢得胜利了。

但这些事情需要耗费朝廷多少银子?前线的官员不会管,他们只管自己能立功升官。

可惜这些收复的失地注定是不牢固的,只要建奴再次过来攻打,这些地盘根本保不住,这里的粮食、物资、人口,又会成为建奴的战利品。

建奴就是用了这一招,反复消耗大明的国力,一再的从大明手里获得丰厚的战利品,可大明前线的官员却愿意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当受骗,成了建奴的运输大队长。

是他们没看出来这里的猫腻吗?

不应该,他们都不傻,只是他们更看重自己眼下的利益,至于国力的消耗,那是皇帝和朝堂上的大人物需要考虑的,跟他们何干?

当时的朝廷由魏忠贤这个文盲主政,忙于跟东林党争权夺利,真正关心国事的人又说不上话,只能眼看着大明一步步走向衰弱。

现在的大明没有这些负担,皇帝要求孙承宗坚守山海关,宁远城和觉华岛在无法坚守时也可以放弃。

围困建奴就是不要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只要守住山海关,断绝建奴获取物资的渠道,把他们封锁在那个局限范围内,限制他们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