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降落在清初>第217章 老道的苦恼

当年老道尘虚子被恒亲王叶布舒改名丹青子后,一直忙于青羊宫的招财工作。但凡有四川的官员上山游玩,老道丹青子都要亲自接待,滔滔不绝的描述着当初恒亲王和王妃是多么喜爱青羊宫,和自己聊的多么一见如故,最后又大方的给了多少香火钱什么的。

这一套下来搞的这些官员们感觉不留下点银子就像不忠于恒亲王一样。鉴于老道这日进斗金的招财能力,徒弟们私下里给老道起了个外号叫“金蛋子”。

原本“金蛋子”每天都是乐呵呵的做着扫商工作,可这些天徒弟们却发现老道眉宇间总有几分愁云,总是一个人打坐在山间石峰上,一坐就是几个时辰。青羊宫的弟子担心“金蛋子”的身体健康,就找到丹青子的小师弟陈阳子去探听一二。

这日的清晨,红日跃出东方升起于山峦翠林之上悬停于白云流霞之间,初照大地的日头周身还有未来的及消散的红晕。初照人间的阳光落在人的身上还是难以抚平这山间的风带来的清冷。

遥见山间一处巨石上一个青衣老道打坐在上面,身上的衣襟和手中的拂尘随着山间的风不时飘动。老道身后一个小道童半靠着一块石头睡眼朦胧的打着哈欠。

只见陈阳子从山下缓缓的走来,来到老道身边和他肩并肩的坐在了一起。坐了好一会儿也不见丹青子理他,就主动开口说道:“师兄何事烦恼,连师弟我也不搭理了,不妨说出来让师弟我乐乐!。”

只见丹青子一甩拂尘:“无量天尊,师弟休得胡闹。”然后转头对身后的道童说道:“童儿回去吧,我和你师叔说几句私下里的话。”老道的童子听到这话,摇晃着大脑袋回去睡觉了。

看着道童走远了,陈阳子才有些埋怨的说道:“师兄你这几日是怎么了愁眉不展的,还这么早就来这里观云,这让小童儿怎么受得了呀!”

“你是来当好人的吗?你今日来有什么事?”

陈阳子忙问:“师兄你到底什么愁的事情,你说出来让师弟我也一起想想办法,三个臭裨将顶一个诸葛亮吗!”

丹青子听师弟这么一讲,只是叹了一口气问道:“你可知在西安的恒亲王和王妃生下两位格格的事吗?”

“当然知道,当初还是师兄掐指一算,说王妃身怀两胎的呢!如今这四川都在传师兄是上算天纲神仙,下算地煞精怪,不然哪来这许多出银子的香客呢。”

听着自己师弟这么说夸自己,丹青子却是一脸苦笑说道:“不瞒师弟当初只是胡乱说的,只想换些钱财,哪知道真的给说中了。”

陈阳子听罢眉头轻挑想笑但还是忍住了。“真本事也好,胡蒙的也好,你不讲出来何人知道?”

“我青羊宫沾了恒亲王的光才有了今日样子,按常理说人家办喜事,我们是不是该去表表心意。”丹青子看着陈阳子,等待着他的回答。

“该去!可你为何却整日苦恼?”

“实话和你讲吧,在得知王妃生下了两位格格之后。师兄我本想以庆贺之名去西安道喜,到时再发挥我这伶牙俐齿,定能从恒亲王那里诳点银子给青羊宫建设用。”

“师兄一心为青羊宫谋划,佩服!佩服……”陈阳子的马屁还没说完,就被丹青子打断。

“可我一打听才知道要去西安庆贺的人可真不少,人家备下了极重的礼物,就为在恒亲王面前留个印象,可我却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这样两手空空的去了西安这不得让人笑死吗!”

陈阳子听到这里终于明白了,师兄想去钓鱼,可发现没鱼饵。

“大不了不去就是了,师弟我也听说去西安的人众多,人家恒亲王末必记的你这个穷山破道观。”陈阳子一边说着一边起身伸了个懒腰。

“师弟,你这人情世故看来还要历练啊!这自古以来当官的有谁送过礼他可能会忘,可哪个没送过礼他可记得极清。再者当初若没有王爷王妃的缘故我青羊宫也没有今日的香火繁盛呀,于情于理也要去庆贺一番。”

“一旦因为礼物不合格见不到恒亲王,就会让大小官员发现青羊官并没入了王爷的法眼,那些官员们也会见风使舵不会来青羊宫了送银子了。”说到底老道担心的还是钱的问题。

“可这咱们这山上除了石头就是老树青竹,哪有什么宝物呀。钓鱼都要有个 鱼饵,可自己连个毛线都没有,怎么办呢?”老道说完后也是一脸无奈。

“为兄都想把自己卖了,去换得一好礼给西安的恒亲王送去,为我青羊官增些气运。”老道越说越悲伤。

“得了,师兄你看着办吧。”陈阳子知道事难办就想溜之大吉。在他转头想离去的时候,看着修葺一新的青羊宫心里也同情起自己的师兄来,于是感慨道:“是啊!当初只有十几人在山上饿着肚子度日,而现在新收徒弟加起来也近百人了。“

陈阳子手持扶尘伸进衣服里挠痒痒, 陈阳子一边挠着痒痒一边在心里想着办法,突然之间有了一个主意:“师兄,这兵法上有云《实则虚之、虚者实之》。既然此番庆典多数人是冲着王爷而去的,那我们就避实就虚,主攻王妃这条线,只要王妃认可我了我们那恒亲王也就没话说了,与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如我等另辟蹊径四两拨千斤的好。”

丹青子听闻点了点头双手还鼓了几下掌,一脸戏谑的问道:“师弟的想法果然不一般,但如何另辟蹊径?如何四两拨千斤?”

只见陈阳子用脚挪动了下地上的的草皮垫子,然后重新坐下只是离丹青子更近了些,然后神秘的说道:“我曾遍阅书阁中的历代古书,在《道藏》中有女丹修炼之篇章,如始祖魏华存夫人,全真七子中的孙普洱散人等都有心法留存,接着又掏出一本书说道:“这是南宋陈达灵,翁葆光的双修秘法《悟真篇》。”

“既然师兄曾经说公主乃是我教斗姥仙君下凡,就借此名拿给王妃修炼,借着公主的身份弘扬我道教仙法也是一条捷径。”

丹青子听完 脸上的表情却先喜后忧,“此乃我道家千年修行之宝典,如此相赠他人是不是对不起先师啊?”

陈阳子听罢哈哈一笑说道:“师兄一向豁达怎么今日犯了糊涂。”

“此战乱以来数十年,我教人丁凋零,别说女弟子就是男弟子也所剩无几,若无弟子传承空留宝藏又有何用?“

不如借此机会了师兄的囊中羞涩的难处,若借此机缘能弘扬道法也不枉几位先师呕心沥血的辛苦。”

丹青子听完后想了一想,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于是说道:“这几日我便带着部分徒弟前往西安贺喜去!青羊宫所有事项便靠师弟代劳了”。

陈阳子听罢对着丹青子说道:“请师兄放心,师弟等着师兄得胜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