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圣朝当驸马>第125章 聘礼

阿财走后,沈熠独坐了一会儿,从书架上翻出了两只盒子。这是他给赵云溪单独准备的聘礼,一只手持玻璃镜,同上次送给赵文秀的一样;一枚镶嵌着金刚石的“钻戒”,戒圈以纯银打造,戒爪为六条凤凰,戒肩镂有祥云图案。这两件东西虽然不值钱,但却是他的心意,毕竟经过好一番折腾,费时费力才打造出来这么两件礼物。

离开书房,沈熠径直朝着赵文秀的房间而来。此刻的他满怀心事,不知待会儿该怎么跟赵文秀说。明明早晨还信誓旦旦地说这几天要一直陪着赵文秀,可才过了几个时辰,他就要撇下赵文秀进宫了。来回一折腾就到了晚上,而他还要跟几位掌柜的谈事。如此一来,今天就过去了,他能陪伴赵文秀的时间又少了一天。

“蛮子,来了怎么不进来?为什么要在门口转圈?”赵文秀老早就听到了门外的脚步声,隔着窗子一瞧,发现是沈熠。她顿时心花怒放,放下手里的书,静静地等着沈熠敲门。可都过去一刻钟了却还没听到敲门声。来到门口一看,发现沈熠正低着头原地转圈,像是有什么心事似的。见到这一幕的她有些于心不忍,这才率先开口问道。

听到赵文秀的声音,沈熠抬起头来,眼神复杂地看着面前这个女子。许久之后,他终于鼓足了勇气,强挤出一抹微笑,前言不搭后语地说出了埋在心中的那些万分纠结的话。然后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孩子一样低下头,等着他设想中的赵文秀生气的场景出现。

令沈熠意外的是,赵文秀对他的话并没有表现出生气或埋怨,反而轻轻地依偎在他怀中,柔声道:“蛮子,能亲耳听到你说这些话,我很开心。感情这种事,需要的就是坦诚与信任。你下午不能陪我是因为不得已,我自然不会怪你。至于说搬去主院住,我觉得没有那个必要。等你去同安县那天,我就回王府了。你不在镇国侯府,不在这个院子,我待在这里也没意思,反而会睹物思人。万一将这种不好的情绪传达给贞静夫人,那就更不好了。”

赵文秀这番话情真意切,倒让沈熠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紧紧地抱着她。沉默了片刻后,沈熠愧疚地道:“郡主殿下,苦了你了!亏欠你的感情,这辈子怕是都弥补不了了。”

“我不要你的弥补,我只要你日后好好疼我、爱我。”赵文秀捧着沈熠的脸,温柔地道。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看着赵文秀热切而真挚的眼神,沈熠动情地道,“我沈熠何德何能,一个至今仍在被人诟病的浪荡子,能得郡主殿下青睐,实在是三生有幸。”

“蛮子才不是浪荡子。就算是,我也喜欢!”赵文秀莞尔一笑,又钻进了沈熠的怀抱中。

两个人一直腻歪到申时,沈熠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赵文秀的房间。他先来到后院的地下密室,让吹玻璃的师傅蒲冶给他挑了一块成色还算可以的小玻璃,然后回到书房,取出几张纸来,将这块玻璃小心地包了起来,然后拿起那只装着手持镜的盒子,带着芸儿和姜姝,在玄策的保护下,跟着柳含烟前往皇宫。他原本打算将带着钻戒的,可又想到柳含烟说今天见不到赵云溪,他便用这块玻璃代替了秦暮岚所要求的两件特殊的聘礼。毕竟戒指这种东西,还是由他亲手戴在赵云溪的手上才好,让别人转交总有些不妥,即便是赵云溪名义上的“娘”。

正阳宫里,沈熠跟在柳含烟身后,规规矩矩地向秦暮岚施了一礼,然后乖巧地站到一侧,听着两个母亲略显尴尬的对话。直到秦暮岚问起聘礼的时候,他才将两份礼物交到月儿手上,然后静候秦暮岚的提问。他可以非常肯定,对于这两个跨世代的产物,秦暮岚一定很感兴趣。

果然,当秦暮岚从那只手持镜中看到自己的面容时,她不禁怔了片刻,然后不可置信地道:“沈熠,这个是镜子吗?为何这么清晰,太让本宫意外了!”

“回娘娘的话,这个的确是镜子,名叫‘玻璃镜’,乃是微臣特意为九公主殿下准备的,也不知九公主是否喜欢。”沈熠道,“微臣原本也想为娘娘准备一个的,但由于技艺不熟练,失败了许多次,这才勉强做出这么一个成品来。还请娘娘赎罪!”

“你有心了!”秦暮岚欣慰地笑道。在她看来,这只镜子无论是周围的雕工还是后面的装饰,都极为奢华与复杂,本身就已经很耗费时间了,更遑论中间这只将人照得非常清晰的玻璃镜了。因此,她也没深究沈熠的话,更不会知道沈熠已经把另一只玻璃胶送给赵文秀了。

“多谢娘娘的体谅,微臣惭愧!”沈熠拱手一拜,厚颜无耻地道,“娘娘,臣虽然没能成功地做出第二只玻璃镜来,但臣却有了意外的发现,就在这第二份礼物中。”

“哦?那本宫可要好好瞧瞧了!”秦暮岚转过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月儿手里的那个纸包,好奇心满满地道。由于刚才的玻璃镜已经给了她极大的震撼,她很想知道这个又是什么宝物。

月儿见秦暮岚又把目光转向她了,自然不敢迟疑,便将纸包放在桌上,检查后就要打开。

沈熠见状,急忙提醒道:“月儿姑娘,这份礼物容易伤手,你可要小心些,莫要受伤了!”

“奴婢多谢沈爵爷的提醒!”月儿点了点头,恭敬地道。说罢,她便打开了纸包,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块玻璃,又用怀中的帕子衬着,拿到了秦暮岚面前。

看着面前这块有些泛黄的玻璃,秦暮岚有些迷惑,不知这是做何用的。唯一能确定的是,她能透过这个礼物看到阶下的柳含烟母子二人。除此之外,她想不到这个东西的用处。

“沈熠,此乃何物,有何用途?”思考了许久仍一头雾水之后,秦暮岚决定还是直接问。

“回娘娘,此物便是玻璃。既可以用来制作玻璃镜,也可以用于门窗之上。”沈熠也不绕弯子,直接解释道,“娘娘试想,若是将此物放在门窗上,整个屋子是不是会非常明亮呢?到了冬天,阳光也会很容易照进屋子里来。最重要的是,玻璃的使用寿命比窗棂纸长,也更容易清洁,这样也很节省。遗憾的是,微臣现在做出来的玻璃太小了,若是再大一些就好了!”

经过沈熠的提醒,秦暮岚的脑海中也有了阳光通过玻璃照进房间的画面,不禁欣喜万分,急忙道:“沈熠,若你做出了适合做门窗的玻璃,本宫这正阳宫可要第一时间更换。”

“娘娘放心,微臣一定会的!”沈熠随口保证道。不久之后他就要去同安县了,等大块的玻璃成功做出来后,他要先把自己的子爵府改造一遍,至少要优先保证书房的透光和明亮。到那时,即便秦暮岚知道了这一切,她也拿自己没办法,大不了多给她两块,聊作补偿罢了。

秦暮岚哪知道沈熠的小心思,自顾自地夸赞他“忠心”“懂事”云云,随后又跟柳含烟聊起了婚礼的相关事项。由于这是与自己紧密相关的事,沈熠便竖起了耳朵,听了个仔细。

由于沈熠这桩婚事的特殊性,因此,“六礼”基本上都是由镇国侯府代为操持的,他只需要履行最后一个步骤,即亲迎。圣朝承袭前朝的婚礼传统,婚礼一般都在晚上举行。正如《昏义》所述:“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名焉。”

根据沈熠听到的信息,在他离开镇国侯府,前往迎娶赵云溪前,作为父亲的沈泓要向他敬酒,并且要以粟三升填臼,用席一张盖井,果三斤塞窗,箭三支置户上。而在他成功接到赵云溪后,还要经过催妆、障车、设帐、撒帐、却扇、沃盥、同牢、合卺以及观花烛等仪程,才能宣告婚礼暂时完毕。这些烦琐的礼节听得他目瞪口呆,还没亲身体验就已经开始头痛了。

直到酉时中,柳含烟终于和秦暮岚敲定了所有相关的细节,这才离开了正阳宫。等回到梧桐院的时候,沈熠早已经饿得不行了,而几个掌柜的也都齐聚于书房,只等着沈熠讲话了。

得知众人都已经吃过饭了,沈熠也不纠结,让芸儿将饭菜端到书房,他要一边吃一边跟几个掌柜的谈事,又让芸儿去将沈煖叫了过来,毕竟今晚的谈话也与沈煖有关。

“诸位,不用紧张,坐下说!”沈熠扒了一口饭,见几位掌柜的都齐刷刷地站着,只得吩咐他们坐下。等咽掉口中的饭后,这才接着道,“今晚叫你们来,是有两件事要说。第一,再过不久,我就要去同安县了。到时候,你们各自负责的这些生意也会在那边开展。但你们也该知道,那边不同于京都,这些生意都属于起步阶段,需要的人力物力很是庞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因此,我需要你们的帮助。当然,我不是说要让你们去那边给我当掌柜的,而是想让你们各自选几个能干的人跟我过去‘开疆拓土’,这个应该不难吧?”

沈熠的话音刚落,易山就率先道:“少爷,奴才愿意带着茗儿跟您去同安县做炒茶生意。您也知道,奴才以前就是茶商,也懂得理账和经营;而茗儿有事您亲手教出来的茶师,炒茶的本领比她母亲还强,奴才父女俩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许的!”

“是啊,少爷,奴婢也是这个想法!”易茗立马附和道。他们一家人都是得益于沈熠的善心才有了如今的生活,名义上虽是家奴,但做的却是只有良籍之人才有资格做的事。对于他们而言,这不仅是工作,更是沈熠赋予他们的人格。这种大恩大德,怎么报答都不为过。

“你们能有这个心思,我很高兴。但对于你们,我另有安排!”沈熠道,“我们还是先说其他产业吧,许叔,就从望月楼开始吧。我可要跟你事先说好,那位章师傅我一定要带走。”

许沐闻言,呵呵笑道:“东家,你放心,此事在下一定安排妥当!楼里现在共有大师傅十二名,学徒三十名。除了章师傅外,在下再给您匀出来三名。这样的话,楼里暂时也不会太紧张,同安县那边也能镇得住场子。等这批学徒出师后,再给您匀出来十名,您看可以吗?”

“那就劳烦许叔了!”沈熠想了想,觉得许沐的安排也没什么不妥。若是人手实在不够,大不了再招一批人,让季婶去教徒弟。以季婶的本事,想来也能教出来几个“章师傅”。

“少爷,丽人坊可以抽调一半的人手,让薛掌柜带去同安县。”聂芝见沈熠已经敲定了酒楼的事,便上前一步,微笑地施了一礼,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沈熠想了想,下定决心道:“一半的人太多了,还是抽调三成吧!等我安顿好了,就给你们设计一款更方便的纺织机。只要熟练掌握,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手了。再说了,京都这边目前还是女装生意的重点,在没有新式纺织机之前,人手太缺了也不好。”

“是,少爷。奴婢遵命!”聂芝道。她是沈熠买回来的家奴,自然不会违抗沈熠的命令。

“堂舅,造纸坊那边,还要劳烦您给我一批能干的匠人来。”安排好丽人坊的事,沈熠又将目光转向柳彦。卫生纸是他到圣朝后的第一个生财之道,对他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东家放心,我一定办好!”柳彦很有分寸地道。且不论沈熠如今的身份和地位,单凭他先前提到的“活字印刷书”,就已经让柳彦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了。

“多谢堂舅。”沈熠客套了一句,又喝了一口汤,然后看向常贵,正要与他说说茶师和说书先生的事,却听到一阵敲门声,原来是芸儿领着沈煖进来了。

“三哥好。”沈煖笑着走向沈熠,施了一个福礼,有些局促地问道,“三哥,芸儿说你有事找我?不知是什么事。这几位是什么人?我是不是打扰到你们了?”

“煖儿,你不用紧张。这些人都是家里几处产业的掌柜的,都是自己人。”沈熠拍了拍沈煖的手,将在场众人一一介绍了一遍。而当介绍到柳彦的时候,沈煖眉头微皱,想是想到了什么,不敢肯定地道:“三哥,这位掌柜的我像是见过。”

“见过四小姐。”柳彦笑着拱手道,“几年前我来过府里,与夫人吃过饭。你当时年纪还小,就跟在夫人身边,应该是那次见面,让你有了印象吧!”

沈熠歪着脑袋想了想,终于想起来了,惊讶地道:“原来是堂舅,我说怎么有些熟悉呢!”

“现在没那么紧张了吧。”沈熠道,“你可要记住他们的名字和脸,以后,你就是他们的新东家了。若是他们要向你汇报工作,你却不认得谁是谁,那可就闹了大笑话了。”

“新东家?三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沈煖一头雾水地看着沈熠,几位掌柜的也有些愕然。在圣朝,虽说女子做东家的事并不稀罕,但沈煖的年龄也太小了些。

沈熠见众人满脸不解,轻咳了一声,解释道:“诸位掌柜,你们都知道,这‘二楼二坊’原本都是家母创下的产业,后来过割给了我。但几天后我就要去同安县了,而那边的事都要从头开始,我自然无暇处理京都的生意。因此,我原打算将这些产业交还家母,但家母不愿,这才想了个折中的主意,即将这些产业过割给煖儿,当作她日后的嫁妆。

当然,在煖儿未正式掌家之前,这些产业都会由家母代为管理。这也是为了让煖儿有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这段时间以来,你们怎么向我汇报工作,日后就怎么跟家母和煖儿汇报。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些话我就直说了。不管是沈家的哪个人做东家,只要你们做好分内的事,对沈家没有异心,沈家就不会亏待你们,你们的身份也不会变。这是我的保证,也是沈家的保证,这一点你们大可放心!你们几位掌柜,除了聂掌柜和薛掌柜外,都是家母亲自培养的,这些年来也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也正因如此,我才希望往后的岁月,大家可以和衷共济。”

“谨遵东家吩咐!”许沐不愧是行伍出身的人,做事就是干练。沈熠的话刚说完,他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冲着沈熠拜了一拜,又向沈煖拱手道:“在下望月楼许沐,见过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