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圣朝当驸马>第7章 皇后娘娘

“沈熠,上前来!”皇后瞥了一眼沈熠,冷声道。

“是!”沈熠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往前走了两步,正好落后柳含烟一个身位。

“沈熠,陛下赐婚的事你已经知道了吧!九公主可是陛下的掌上明珠,委身出降于你,乃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你可要好好待她。不然,小心你的皮!”皇后“威胁”道。

“什么‘掌上明珠’?不就是个被冷落的公主吗?”站在阶下的沈熠寻思道,可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只好挤出一副万分感激的表情,躬身道,“还请娘娘放心,小民定会好好待九公主。有小民一口肉吃,就绝不会少九公主一口汤喝!”

“大胆!娘娘驾前,说话竟敢如此轻佻,你有几个脑袋?”站在皇后身后的那名太监又跳了出来,怒声斥道。

“这位公公,我说话轻不轻佻,自有皇后娘娘决断。倒是你,竟敢抢在娘娘前面呵斥我,我倒是想请教一下,你又有几个脑袋?”沈熠撇了撇嘴,很是不服地道。

“你……”那名太监还想反驳,却被皇后拦了下来:“退下!”

那名太监一张老脸当场变成了猪肝色,悻悻地道:“娘娘恕罪,奴才这就下去领罚!”

沈熠见状,赶紧拍起马屁来:“娘娘英明!小民刚才实在是太过紧张了,这才说错了话!望娘娘‘大人不记小人过’,饶恕在下失言之罪!”

皇后不由得冷笑一声道:“好一张利嘴,本宫倒是小瞧你了!月儿,带他去侧殿候着,本宫与贞静夫人有话要说!”

刚才那名为柳含烟搬椅子的小宫女道了一声“是”,径直走到沈熠面前,颔首道:“沈公子,请随奴婢来!”

沈熠看了看柳含烟,见她点头,于是向皇后行了一礼,跟着月儿退出了大殿。

刚出殿门,沈熠就忍不住问道:“月儿姑娘,刚才那位公公是什么人?脾气倒是很大!”

“回沈公子,那位是郑总管,是内侍省特意派来伺候娘娘的。”月儿道。

不多时,两人便到了侧殿门口,月儿推开殿门,微笑道:“沈公子,你先在此处歇着,需要什么,就吩咐她们,奴婢还要向皇后娘娘复命,就先告退了!”。

“有劳了!”沈熠看了看侍奉在侧殿门口的宫女,走了进去。

此处远没有正殿那般奢华,一应陈设也少得可怜,一眼望去,正面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上面陈设着文房四宝;左侧是一个书架,沈熠随手翻了翻,多是些腐儒的诗书文章,夹杂着数个版本的“女四书”。除此之外,整个房间再无他物。

前世的沈熠好歹也是被高三“荼毒”过的文科生,工作后又时常泡在图书馆看书,自然瞧不上这些腐儒写的东西;再加上长在红旗下,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对所谓的“女德教育”向来嗤之以鼻。因而看到眼前的这些“垃圾”,沈熠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便放回原位。

等待总是漫长而无聊的,沈熠对此深有感触。此刻的他正坐在桌子前发呆,前世的记忆与今生的现实逐渐碰撞起来,一会儿想起前世投身行伍时的自己,一会儿又想起求职时四处碰壁的自己;一会儿想到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了陌生世界的人,一会儿又想到自己快要成亲了却还没见过未来的妻子……种种情绪交杂之下,他突然很想写些东西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片刻后,沈熠铺开纸张,拿起桌上的毛笔,前世背过的诸多先贤哲人的名句一一浮现于纸上:“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渐渐地,沈熠越写越多,桌上的纸都写满了。他像是得到了解脱,长舒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笔,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过了许久,睡得迷糊的沈熠好像听到了一个女子的轻呼声。他突然惊醒了过来,急忙起身,不料椅子一晃,整个人直接摔倒在地。

“咯咯咯……”一阵清脆的笑声从门口处传来。

此时已经入夜,烛影闪烁下,只见一名青衣女子抿着嘴,笑吟吟地站在门口,斜眼瞅着沈熠。

沈熠抬眼看去,只见青衣女子年约十七岁,身形苗条,肤色胜雪,双眉如画,星眼似波。笑起来时,颊边梨涡微现,说不尽的娇俏可爱。一头秀发梳成垂鬟分肖髻,用一根金色丝带轻轻挽住,上面簪着一支碧玉簪子。他从未见过这般美貌的女子,不禁看得呆了。

青衣女子像是感受到了沈熠炽热的目光,轻哼了一声,走向一旁的书架,随便拿了本书,坐在椅子上看了起来。

沈熠这才发觉自己有些失礼,忙整理好衣冠,走向那女子,躬身道:“在下失礼,还请姑娘恕罪!”

“无妨!”青衣女子依旧翻着书,轻声道。她的声音很是清冷,像是不流于世俗的天宫仙子。

沈熠有些尴尬,摸了摸鼻尖,只得退回原地。

过了一会儿,青衣女子问道:“你是何人?怎会出现在这里?”

沈熠也没想到青衣女子会跟自己搭话,半天没反应过来,直到她又一次问起,方才回答道:“在下沈熠,奉旨随家母入宫觐见!”

青衣女子闻言,愣了愣神,又瞥见沈熠腰间的蟠龙玉佩,恍然大悟一般地道:“原来是你!”

“欸?”沈熠有些迷糊。他很确定自己并不认识这青衣女子,可听这青衣女子的语气,像是知道自己一般,于是问道,“敢问这位姑娘,我们认识吗?”

“不认识!”青衣女子依旧不悲不喜地道。

“请恕在下冒昧,敢问姑娘是……”沈熠有些迟疑地问道。

青衣女子也不回答,起身把手中的书放回书架,似乎有些意兴索然。

殿中的两人顿时都沉默了,一时间很是尴尬。终于,还是沈熠忍不住率先开口:“这位姑娘,你既然能随意进出这里,想来也是皇后宫里的人,在下想向你打听一件事,还请告知!”

青衣女子瞥了沈熠一眼,好奇地道:“何事?”

“不知姑娘可曾认识或是见过九公主?”沈熠道。自从他接到赐婚圣旨,他就很想找个熟悉九公主的人打听一下消息。

“为什么要问?”青衣女子并没有直接回答沈熠的问题,反而向沈熠提问。

沈熠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沉吟了片刻方道:“实不相瞒,在下与九公主有婚约在身,但却从未见过,也不知九公主性情如何,因此便想先打听一下。”

“那你是怎么想的?”青衣女子反问道。

“什么?”沈熠有些不明白青衣女子是什么意思。

“我是说,你对这桩婚事怎么看?”青衣女子解释道。

“不过是一场交易罢了!”沈熠道,“只是委屈了九公主!

“何意?”青衣女子眉头一挑,继续追问道。

沈熠看了一眼四周,见无人注意,于是低声道:“一个好好的皇家公主,结果成了成全陛下与镇国侯府君臣之情的筹码,能不是受委屈吗?”

青衣女子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容,冷笑道:“亏得他还以为自己的手段高明!”

沈熠没有接话,反而道:“在下已经回答了姑娘的问题,现在轮到姑娘告知在下九公主的事情了。”

“你想知道什么?”青衣女子道。

“很多啊,比如说长得怎样,脾气如何,喜欢什么样的人?”沈熠随口道。他并没有见过九公主,只能结合多方面的信息对九公主做一个简单的侧写。

“长得很丑,脾气很差,没喜欢的人!”青衣女子道,“奇怪了,你不是说这桩婚事就是一场交易吗,干嘛问这么清楚?”

沈熠顿时语结,青衣女子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打乱了他的思路,于是苦笑道:“话虽如此,可在下总不能和一个完全不熟悉的人稀里糊涂地成亲啊,多少还是要了解一些的!”

“说的也有些道理!”青衣女子点头道。

这时,月儿在门外道:“沈公子,皇后娘娘有请!”

沈熠知道皇后那边的谈话结束了,自己也该出宫了。只是没从那女子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觉得很是遗憾,可他又不能在此迁延,只能朝着殿外走去。

刚走到门口,沈熠突然转身,对那青衣女子道:“这位姑娘,这里的书甚是无趣,下次有机会,我给你带本好书!”

青衣女子一脸错愕地看着沈熠,愣了片刻后,微笑道:“好!”。

正阳宫中,皇后依旧端坐于榻上,审视着站在阶下的沈熠,很有兴致地道:“沈熠,本宫听贞静夫人说,你会做什么‘生日蛋糕’。恰好下个月初六是本宫的生辰,就罚你给本宫也做一份,以谢今日驾前失仪之罪,你可愿意?”

沈熠看了看柳含烟,见她用眼神示意,忙躬身道:“小民遵旨,多谢皇后娘娘!”

“甚好!”皇后点了点头,随即下了逐客令,“月儿,送他们出宫“!”

看着柳含烟二人离去的背影,皇后心里不禁有些酸楚,不由得默默落泪。

“启禀娘娘,九公主殿下请见!”侍奉在正殿外面的宫女道。

皇后忙扯出袖间的手帕,快速地擦了擦眼泪,这才道:“让她进来!”

话音刚落,一名女子款款地走了进来,躬身拜道:“小九参见母后!”仔细一瞧,这女子正是刚才在侧殿与沈熠说话的人。

“平身!”皇后虚扶了一下,“小九,快过来坐!”

“谢母后!”九公主应了一声,抬步走上台阶,坐在皇后身边。

“小九,你的婚事……”皇后有些犹豫,不知如何开口。

“母后放心,小九明白的。”九公主心情平和地道。

“见过沈熠了吧,觉得如何?”皇后突然开口问道。

九公主一怔,随即明白这是皇后故意让她先见见自己未来的驸马,于是道:“回母后,还好!人很聪明,长得还算干净,诗写得也不错,就是有点呆。”

“哦?他还会写诗?”皇后有些不信地道。她曾派人调查过沈熠,从未收到过沈熠会写诗的消息,因而在听到九公主的话后,好奇心瞬间就被勾起来了。

“是啊,母后,请您看看这个!”九公主见皇后有些怀疑,于是从怀中掏出来一沓纸来。

皇后接过一看,只见上面东倒西歪地写着一些诗句,既有表达投身报国的热情,又有对未来人生的希望;既有吐露漂泊他乡、孤独无依的落寞,又有对未来生活的殷殷期盼……

“小九,这些东西哪来的?”皇后惊讶地道。

“回母后,这些是小九在侧殿的书桌上捡的,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沈熠写的。”九公主笑道,“我到侧殿的时候,他好像已经写完了,正在呼呼大睡呢。听到我的动静,起身时还摔了一跤呢。后来月儿来传话,他就急匆匆地走了,这些东西就落下了,然后就被我收了起来。”

皇后闻言,心里大喜,握着九公主的手道:“真是上天开眼了!原以为嫁给这小子会委屈了你,没想到他还有这等文采,日后定会有大前程,就是这字差了些!这小子本宫也瞧过了,虽然规矩差了点,但好在孝顺。刚才贞静夫人还跟本宫说,这小子给她做了一个什么‘生日蛋糕’来祝寿呢。”

“小九不求他有什么大前程,只希望日后的生活能安稳一些!”九公主低声道。

皇后看着温婉懂事的九公主,有些苦涩地道:“这些年来,母后身边只有你和老四两个孩子。没想到,一晃十八年过去了,连你也要成家了!要是你大皇兄还在的话,见到你成亲,一定会很高兴的!”说到此处,皇后更是忍不住落下泪来。这些年她也看明白了,圣帝根本不在乎九公主这个女儿。而在这宫墙深处,向来不缺见风使舵的人,若你不受皇帝的重视,就连太监和宫女也会给你使脸色。

“母后,您别伤心了!大皇兄在天有灵的话,一定不愿看到您这样!”九公主劝慰道。这些年来,她不止一次地见到皇后如此模样,心里也是有些泛酸。她清楚地记得,大皇子不仅生得器宇轩昂,而且能文能武,对待兄弟姐妹也非常和气,朝野上下一度认为他是命定的太子人选。可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宫中疫病,竟让大皇子丢了性命,而皇后也从那时起,经常以泪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