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第345章 武陵蛮叛乱

得庐江太守陆康允诺,陆俊、陆儁二人正式投入刘表帐下。

待陆康、陆俊、陆儁三人离去之后,刘表自是美美的睡下。

陆俊、陆儁兄弟俩都已投入自己帐下,那未来的东吴大都督陆逊、以及“陆郎怀橘”的陆绩还会远嘛。

至于庐江太守陆康,以及陆俊、陆儁三人回返卧房之后。

陆康自是又细细叮嘱两兄弟一番,无非便是尽忠职守、谦逊好学,莫要污了吴郡陆氏门风之类的话语。

次日一早,陆俊、陆儁来到刘表身旁报到,待用罢饭食之后,刘表自是领众人向庐江太守陆康辞行。

出得城门后,刘表又拱手对庐江太守陆康拜道。

“陆公不必相送,过些时日便有南阳商队顺江而下,送来庐江急需的军械、以及农具、蜀锦、毛皮等货物,陆公到时候备好钱粮便是。”

离开寻阳城,刘表便领众人飞奔向江夏境内,仿佛生怕陆康又把陆俊、陆儁两兄弟给召回去一般。

回返江夏下雉城,刘表立马书信一封,令南阳郡丞刘阖、主簿伊籍、少府刘先,统调南阳军械、以及各类货品,顺江而下与庐江太守陆康展开贸易。

然而还不待刘表给陆俊、陆儁兄弟俩安排具体事务,自江夏郡治西陵赶来的八百里加急的信使,便又硬生生的打断了刘表的后续谋划。

“禀报主公,武陵蛮发起叛乱,武陵郡多地失陷,王使君请主公速回西陵城商讨军务!”

刘表闻言,真是一阵头大,这可真是“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眼下江夏荆蛮叛乱尚未平息,武陵蛮却是又来凑热闹了。

刘表虽不知武陵蛮叛乱到底严重到什么地步,但荆州刺史王叡把八百里加急都用出来了,这足以见得事态的严重性了。

眼下邾县、鄂县、蕲春、下雉等地,虽然还有零星的荆蛮叛乱,但刘表还是令文聘、黄祖领三千水师及两千五百精骑,火速向长江上游的汉江口沙羡大营行进。

至于刘表自己则领刘磐、黄忠、陆俊、陆儁及五百精骑,先行赶回西陵城了解武陵蛮叛乱的具体情况。

六月下旬,刘表一行人赶到江夏郡治西陵城,一脸焦急的荆州刺史王叡见得刘表回返,自是欣喜的上前迎接。

“刘公,你可算回来了。”

“武陵蛮叛乱是何情况?”

刘表一边点头回应,一边凝眉问起武陵郡叛乱的具体情况。

而听得刘表问询武陵蛮叛乱的情况,荆州刺史王叡自是哭丧着脸的说道。

“未曾想,四月底武陵蛮便已发起叛乱,攻打武陵郡镡成、辰阳等地。”

“只是武陵郡下辖各县相隔太远,等到武陵太守曹寅得知消息之时,便已是五月下旬了。”

“那曹蛮子也未曾第一时间禀报于我,而是一边派斥候打探武陵蛮叛乱的具体情况,一边领一千精锐州兵和三千郡国兵,赶往辰阳等地平叛。”

“结果等曹蛮子领兵赶到沅陵之时,武陵蛮便已相继攻陷镡成、辰阳、迁陵、酉阳四地。”

“等到曹蛮子及四千精兵被五万武陵蛮围困在沅陵城中之时,他才想起求援,王某这才知晓武陵蛮叛乱的消息。”

“说实话,要不是曹蛮子好大喜功、自以为是,妄图凭借那四千精兵平息叛乱,而是早早将消息通告我等,武陵蛮叛乱何至于演变成现今这般态势。”

武陵蛮叛乱都这样了,荆州刺史王叡还在刘表面前,给武陵太守曹寅上眼药,刘表听得这些话语,心中自是厌烦不已。

说来武陵蛮也属于荆蛮的一支,毕竟长江中下游的少数民族,在东汉时期都叫荆蛮。

就如江夏荆蛮也可称为江夏蛮,而武陵蛮也是因为居于武陵郡,才叫武陵蛮的。

此外因为武陵郡的武陵蛮,多居于沅水中上游的雄溪,樠溪,酉溪,沅溪,辰溪一带,是故又称“五溪蛮”。

同时针对臣服于大汉的少数民族,大汉的赋税也并不重,就连已经进入农耕文明的武陵蛮,其成年男子每年也不过缴纳一匹布的赋税罢了。

只是随着朝廷的腐败,贪官污吏、横行于世,被欺压得活不下去的武陵蛮,才不得不冒着杀头的风险举兵叛乱而已。

此外要不是荆州刺史王叡,为了跟武陵太守曹寅争权夺利,故意把驻扎在武陵汉寿的两千精锐州兵尽皆调走,武陵蛮也不一定敢反。

现今荆州刺史王叡一推二五六,把所有的锅都甩给了武陵太守曹寅。

而且在武陵太守曹寅被武陵蛮叛军围困之际,王叡也未曾发兵救援,这在刘表看来就着实有些过了。

是故刘表也无心理会荆州刺史王叡勾心斗角的把戏,而是沉声低叹道。

“好了,且升帐议事吧,我等到时候赶往武陵郡,还要花费些时间呢。”

随着擂鼓聚将,除了已然赶往沙羡大营的文聘、黄祖二人之外,其余将校及荆州刺史王叡、江夏太守刘祥等人,也尽皆安坐大帐之中。

见众人到齐,刘表自是开口道。

“现今武陵蛮发起叛乱,且声势不小,江夏叛乱已大体平息,本帅决议调兵入武陵郡平叛,诸位可有疑义?”

江夏太守刘祥闻言,却是连忙起身拜道。

“刘公,江夏尚有叛乱尚未平息,且此前叛乱留存的两千郡国兵,我等亦不敢轻信,还请刘公留些兵马、军械,助我一臂之力。”

刘表闻言,微微思虑一番,随后便问询道。

“本帅留王威、邓济二人领三千南阳郡国精兵,助你平叛如何?”

刘祥闻言,却是忙摆手道。

“武陵蛮叛乱更甚江夏,刘公还是将帐下精兵强将,尽皆带去武陵郡为宜。”

“下官的意思是,刘公将此前江夏叛乱的郡国兵,尽皆带去武陵郡参与平叛,也不枉朝廷宽恕他们的罪责,同时还能省下刘某看管他们的人手。”

“只是还请刘公留下三、五千兵甲,让刘某重新武备江夏县兵,用于平叛便可。”

刘表闻言,眉头微皱,随后便下令道。

“令刘磐、黄忠、文聘、黄祖,领三千水师及三千精骑,先行赶往武陵郡治临沅。”

“本帅与王使君,以及于禁、王威、邓济等人,领四千精锐州兵、一千中军、四千五百南阳郡国兵及两千江夏郡国兵,随后便来。”

“同时留下三千兵甲,助刘江夏武备江夏县兵,用于平叛。”

众人闻言,自是躬身应诺。

而刘表安排好行军事宜之后,却是见得刘祥之子刘巴一脸热切的看着自己,刘表见此自是笑着对刘祥说道。

“刘江夏,本帅有意招募刘巴随军参赞军事,不知刘江夏意下如何?”

江夏太守刘祥闻言,却是神情一震,随后却是有些为难的说道。

“我儿才疏学浅,愧对刘公抬爱,此外我江夏叛乱尚未平息,还需他四处奔走。”

“待我江夏安定之后,再遣我儿到刘公帐下效力如何?”

刘祥话语虽然委婉,却是妥妥的拒绝了刘表对自己儿子刘巴的招揽。

而刘巴虽不知父亲刘祥,为何会阻止自己投效刘表帐下,但父亲刘祥既然已经说出口,刘巴自然也不能违逆,是故刘巴眼中的神光立马便黯淡了下来。

刘表见此,也只得宽慰刘巴一声。

“无妨,待江夏安稳之后,子初若是有暇,亦可常来南阳宛城的!”

刘表留足给予江夏太守刘祥的兵甲,随后自是领兵出城,奔向武陵郡治临沅。

同时刘表心中暗自思量,江夏太守刘祥先是拒绝南阳兵马驻扎江夏,随后又阻止刘巴投效自己,莫非这刘祥真的暗中投效了汝南袁氏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