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第24章 钱,温水煮青蛙

朱瞻基在位十年能攒下千万两的钱,确实是有本事。

要知道,皇宫一年开支巨大。

光是胭脂水粉等化妆品就有三四十万两白银,钱粮二十多万两白银,金花银数十万两,仅这些加起来就有一百多万两了。

除此之外,还有薪炭以及日用品开支,这同样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还有特殊项目的开支,如宫廷仪式、节庆活动等也会带来额外的开支。

过年的时候发给百官,还有宫里众人的红包等。

这一年下来,怎么也得数百万两。

如此巨大的一笔开支,国库承担了不少。

所以当初杨轩提议内帑与国库分开,户部最后才能同意。

因为这确实能省下一大笔钱,户部没有理由不同意。

今后皇宫的支出,也就全由内帑承担了。

同时经过与户部的商议,锦衣卫与东厂的俸禄也改为内帑与国库共同承担。

锦衣卫的俸禄,国库承担一半,内帑承担一半。

东厂的俸禄则是由内帑承担六成,国库承担四成。

毕竟锦衣卫和东厂的性质是皇帝的鹰犬,是特务组织。

百官对其都没有什么好感。

让掌管国库的户部把他们的俸禄给出了,这能不膈应吗?

而且因为锦衣卫和东厂是服务于皇帝的,他们的俸禄通常较为丰厚,以此来保障其忠诚度和行动效率。

所以对于户部的官员们来说,给你们发工资,你们还要找我们的麻烦,脸都不要了。

基于此,内帑才承担起了锦衣卫和东厂大部分的俸禄,让鹰犬们知道,他们拿的是谁的钱。

不是不想全部承担,而是实在是承担不起。

零零总总下来,开销实在是太大了。

到时候,别说结余了,不亏就算好的。

要知道,内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土贡(各地方向皇帝进献的金银珠宝、丝绸织物、稀奇珍异等物品)、关税、矿税、罚没、赎罪等渠道。

还有皇庄的收益等。

现如今,皇庄的数量非常庞大。

在杨轩的影响下,朱瞻基就在地方上受灾的时候,出资收购土地。

价格相比于趁火打劫的地主士绅,公道了不知道多少。

而且收购为皇庄之后,种地的还是之前的那些人。

只是向朝廷纳税变成了向皇帝交租,这对受灾的百姓来说,前后没什么变化。

因为在他们看来,朝廷不就是代表皇帝的吗?

而这么做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增加皇庄的面积好增加内帑的收入。

最主要的还是在潜移默化之间完成土地私有制到国有化的转变。

杨轩很早之前就看清楚了,土地国有化根本不是皇帝一道旨意,朝廷一道政策就能完成的。

土地就是命根子的思想早就已经深入骨髓,只要不是活不下去,没人愿意卖掉自己的土地。

地主士绅,勋贵官员,也不会同意土地国有化。

强行来,只会重蹈王莽的覆辙。

所以,一点一点的买,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才是最好的选择。

将土地的所有权掌握在皇帝手中,百姓只有土地的使用权,如此,就能防止地主士绅等阶级兼并土地。

当然,弊端也不是没有,农税都到了皇帝的兜里,国家收入不可避免的会减少。

这个时候就需要皇帝将皇庄的收入交给国库了。

这也是迟早的事,不过,土地的所有权在皇帝手中就行了。

但,这也还是有问题的,毕竟土地的所有权是在皇帝手中,若是皇帝将地给卖了,那么这些土地的最终很难流向普通百姓手里。

因为普通百姓没钱啊!

所以,杨轩必须让小皇帝认识到土地所有权的重要性。

并告诫其不管什么时候,都得将土地的所有权牢牢握在手中。

这也是一项长远的谋划。

……

言归正传。

安排好明日除夕的事项后,杨轩就离开了皇宫。

回到镇国公府,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蓝香她们将一切都安排好了,根本用不着杨轩和安庆操心。

加上还有胡岳和胡磊这两个小家伙在,倒也热闹。

杨轩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下来过。

入夜,杨轩早早就睡了下去。

次日天不亮他就起床洗漱好了。

因为百官还要赶早入宫拜年。

而以杨轩的身份,更是得提前赶到。

他走小门进入皇宫之中,与小皇帝,还有张太皇太后和胡太后会合。

双方经过简单的交流,时间也差不多了。

这时王振进来禀告说百官已经到了。

杨轩与张太皇太后和胡太后相视一眼。

“太皇太后,我们该出去了!”

随后,一行人便向着奉天殿前的广场而去。

小皇帝虽然还打着哈欠,但也清楚今天的活动很重要,强打着精神。

他被胡太后牵着手,紧紧跟着。

等到了奉天殿前的御阶上后,一阵寒风袭来,小皇帝顿时打了个冷战,一下子就不困了。

百官见小皇帝等人已经到达,齐齐行礼,山呼万岁。

随着小皇帝的一声平身响起,百官起身,等待年终总结的开始。

像这种讲话,自然不会让小皇帝一个孩子来,而是由张太皇太后代劳。

张太皇太后的讲话很有水平,肯定了百官在过去一年中的付出,给予了鼓励,当然最后也没有忘记画大饼。

这算是传统手艺了。

张太皇太后也知道,现在大家都在等着领红包呢,所以讲话也没用多长时间。

接下来发红包的环节,按照杨轩和他们商议的,由小皇帝亲自来。

该说些什么话,杨轩也提前交代过了。

小皇帝没有让杨轩失望,他亲自将红包发到了每一个官员的手中。

并且对各部门的大佬,也说了不少好话。

比如谁谁谁做过什么什么事,贡献了,委屈了,都能说出个一二。

然后表示:你们的付出,朕都记着呢,朕现在年龄小,国家大事只能仰仗诸位了。

百官对小皇帝的亲切态度很是感动,纷纷表示愿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个时候小皇帝又赶紧表示爱卿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切勿因为国事而耽误自己的身体。

百官再次表达对小皇帝的感激之情。

现场直接上演了一出君臣相和的场景。

当然,这一切都是杨轩教小皇帝的。

这么好的机会,不在百官面前刷刷好感,岂不是浪费?

而且这也对小皇帝以后亲政有好处。

接着,杨轩也站出来讲了几句话,便宣布了年终总结大会结束。

然后和张太皇太后等人离开。

百官结伴朝着宫门外走去,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的脸上布满笑容。

显然,刚才的年终总结大会大家都很满意。

尤其是小皇帝对待百官的态度更是让他们满意的不得了。

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别看现在朝政大权都在镇国公的手里,但小皇帝迟早是要亲政的,到时候还不是要靠他们这些人。

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百官满面笑容出了皇宫。

乾清宫。

杨轩也准备告退离开了。

后面的事情已经用不上他了。

“老祖。”小皇帝忽然喊了一声。

“嗯?怎么了?”杨轩好奇问道。

只见小皇帝从王振手中接过两个红包,递给杨轩。

后者不明所以,他的红包已经领了啊!

“老祖,这是给岳弟和他弟弟准备的,麻烦您替我转交给他们。”

小皇帝说道。

“好。”杨轩直接答应了下来。

这种小事,他也乐意帮忙。

“没别的事儿的话,那我可就先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