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第82章 于谦你放肆

“师叔。”

“嗯?”

“我们以后还能再见到老三吗?”

“不知道。”

“那咋整?这岂不是最后一面了?”

啪!

“师叔,你打我做什么?”

“不会说话就闭嘴,没人当你是哑巴!”

伴随着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远,地面上两道人影也越来越长。

……

时光悠悠,已是四月,北方的春耕都开始了。

京师,皇宫。

“下课!”

于谦看着痴痴呆呆的太子,又看了看二皇子和三皇子,心中叹了口气。

收起书本,离开了课堂。

他奉旨教三位皇子读书,可是太子那个样子,让他看不到一点希望。

大明未来的皇帝,不能是个傻子啊!

他来到御书房,求见朱瞻基。

门口的太监进去禀报后,没一会儿便出来了。

“于大人,陛下说了,不见。”太监一脸歉意地说道。

听到这话,于谦直接往里闯。

门口的太监拦都拦不住。

“于大人,于大人!”

“陛下,为何不见臣?”于谦气势汹汹的闯进来,直直的看向朱瞻基。

后者放下手中正在批阅的奏疏,看着于谦,眉头微蹙。

愣头青真是让人头疼。

他挥了挥手,让阻拦于谦而跟进来的太监出去。

然后说道:“于谦,你强闯御书房,眼里可还有朕?”

“臣有罪。”

“但陛下,臣有话要说。”于谦干脆的认罪,接着又道。

“朕不想听。”朱瞻基头疼道。

他知道于谦想说什么。

“陛下,您必须听。”于谦强硬道。

朱瞻基心里一气,这个于谦哪哪儿都好,就是这脾气性格,让人不喜。

若不是其自身的能力,刚正不阿的品性,以及师叔祖的交代,朱瞻基非要让他好看。

“于谦,不要挑战朕的耐心,退下。”朱瞻基呵斥道。

“不。”于谦丝毫不让。

“陛下,改立太子的事必须早做决定。”

朱瞻基头疼的揉着脑袋,他就知道,于谦要说这话。

过去的这段时间里,于谦已经不止一次的提议改立太子了。

朱瞻基一直找借口拖着。

但于谦这个人软硬不吃,朱瞻基是拿他没办法了。

只能选择避而不见。

但于谦有时候确实有一股莽劲儿,今天都敢强闯御书房了。

“太子乃国之储君,说改立就改立,岂是儿戏?”

“你把储君当什么了?”朱瞻基道。

“陛下,臣知道,您疼爱太子,但陛下您是大明的皇帝啊,必须以江山社稷为重。”

“难道您觉得太子能当好一个皇帝?”

“还是说陛下要学晋武帝?”

“于谦你放肆!”听到这话,朱瞻基拍着桌子直接站了起来,怒视着于谦。

晋武帝就是司马炎,他的儿子就是说出那句“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衷是个傻子,登基之后就沦为了傀儡。

任由皇后贾南风专政,导致八王之乱开始。

于谦拿这个例子说,就等于是指着朱瞻基的鼻子骂他。

就算朱瞻基的脾气再好,也会愤怒。

“请陛下改立太子!”于谦就像是没有看到朱瞻基的愤怒,躬身又道。

看到于谦这个样子,朱瞻基拿起桌上的奏疏等物直接朝着于谦扔去。

当拿起砚台要扔时,朱瞻基一下子就顿住了。

这玩意儿弄不好是能砸死人的。

于是他往偏扔了一下,砸在了于谦的身旁。

他是很愤怒,但还没有失去理智。

于谦是大才,可以收拾他,教训他,但绝不能杀。

师叔祖的叮嘱他还是记着的。

于谦就这样保持躬身的姿态,一动不动。

哪怕朱瞻基拿东西砸他,也是一样。

他是一定要劝说朱瞻基“回心转意”的。

太子遭难的时候他并不在京师,加上朱瞻基封锁消息,所以他并不清楚太子的遭遇。

回到京师后,他就遵从朱瞻基的旨意,教太子和两个皇子读书。

一开始于谦是非常开心的,因为这是朱瞻基对他的重视和信任,以及对他品性和学问的肯定。

可现实却是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

太子智力低下,他教了一两年,别说读书了,连一段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甚至常常会忘记人。

他尝试了很多办法,可太子还是那样。

他很绝望!

这样的一个孩子,能担得起大明储君之位吗?

江山社稷,若是交到他的手中,绝对是一场灾难。

所以,他才会屡次三番的劝朱瞻基改立太子。

诚然,教了一两年的太子,对这个痴傻,却不坏的太子他心里是喜欢的,但他却不能感情用事。

他的立场始终很坚定,江山社稷高过一切。

他是大明朝的官,吃的是百姓缴纳的赋税,自然要为大明江山,大明的百姓考虑。

朱瞻基也知道,于谦和其他文官不一样,没有私心,此举也是为大明考虑。

但他却不能答应于谦。

改不改立太子,什么时候由臣子决定了?

这个头不能开。

还有,祖制是立嫡立长。

最重要的是,他很清楚,很多人都想借助于谦这个愣头青来试探自己。

一旦自己有了改立太子的心思,那么很多人就要开始提前投资了,甚至会出现党争。

二儿子因为生母的原因,他不怎么待见,小儿子性子软了些,很容易被那些老狐狸利用。

就算朱瞻基要改立太子,也得等这两个儿子长大些,再看看他们的品性和能力决定。

归根到底,还是儿子太少了。

若儿子够多,他又岂会担心继承人的问题。

砸了些东西,朱瞻基的气消了些,他看着于谦说道:“妄议储君废立,按罪行,朕可以砍了你,但念在你过往的功劳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来人。”朱瞻基沉声喝道。

“陛下!”话音未落,就有太监进来了。

“把于谦这个狂妄之臣给朕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朱瞻基说道。

他要杀鸡儆猴。

先让于谦在床上躺半个月再说,让那些想改立储君的人好好看看自己的态度。

“是。”太监躬身领旨,将于谦拖了下去。

看着一地的狼藉,朱瞻基也没心思继续处理政事了,让人收拾御书房,他则摆驾去了坤宁宫。

……

于谦确实够愣,挨了二十大板,愣是一声没吭。

据说身上的衣服都被血染红了。

而此事传出去后,百官先是沉默,然后纷纷议论起来。

同时对于谦的印象也改观了不少,一时之间,于谦在官场上的名声也传开了。

在他养伤期间,前来探望的官员络绎不绝。

这无疑是让他今后在官场上好走了不少。

这也是朱瞻基的目的之一。

原本因为清丈田亩和肃贪,于谦得罪了不少人,在官场上的局面不太好,全靠朱瞻基护着。

经此一事,会让他的处境好上不少。

若是换做其他人,朱瞻基肯定不会做这些的。

因为他们会结党营私。

但于谦,朱瞻基相信,他不会结党营私。

这是一个正直有原则的人。

这天,坤宁宫。

朱瞻基忙完,来看太子。

可惜已经睡着了,朱瞻基只能坐在床边看一会儿。

看着熟睡后还吧唧着嘴的儿子,朱瞻基眼底闪过一抹心疼。

就这样静静地待了一会儿,他来到了皇后的寝殿。

胡皇后招呼朱瞻基坐下,然后来到身后为其捏肩,缓解疲惫。

“陛下,臣妾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胡皇后轻声道。

“皇后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朱瞻基轻轻抓住皇后的手,笑了笑,道。

“请陛下早日改立太子吧!”

“鋆儿这个样子,已经担不起国之储君了。”

说这话的时候,胡皇后心里是痛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