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小夫人是读书人家出身,年纪小,脸皮薄,这次来赴赏诗宴,是受了自己夫君所托,特意来仔仔细细拜读大家书法的。

她知道自家婆婆的情况,也听出了李夫人言下讽刺之意。

突然被李夫人这么一问,竟不知道怎么回答,瞬时愣在了当地。

李夫人笑眯眯地看着君小夫人,说道:“话说回来,赏诗宴这种场合,君夫人不来也罢。

君夫人见多识广,想必不看这两幅书法。

再说了,离离食舍的菜肴以素菜为多,恐怕也不合君夫人的口味。”

李夫人这两句话很是刻薄。

前一句话讽刺君夫人不识字看不懂书法。

后一句话讽刺君夫人屠夫家出身,只爱荤菜。

君小夫人神情畏缩,红唇颤抖了几下,想要出言反驳,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赵思辰皱起了眉头。

原本她只是不想要赏诗宴上出现意外。

现下却有些恼火了。

李夫人若是对君夫人有意见,自己去找她吵架便是。

欺负君家的儿媳妇算什么?

看看,君小夫人,我见犹怜的一个娇弱美女,怎么能让人欺负了去!

赵思辰笑着走上前去,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君小夫人的手背,对着李夫人笑盈盈地说道:“两位夫人在这幅书法前讨论了许多,想必颇有一些想法见地,我已准备笔墨,请两位夫人留下墨宝,以后也是一桩美事。”

赵思辰此话一出,李夫人的脸色瞬间有些不好看了。

她也读过一些书,但来回总不过是一些《女戒》、《女训》。

她自然是比君安翔的夫人要好些,也算能识字、算筹。

可是——

李夫人又看了一眼君小夫人——

君小夫人出身江南世家,不仅男子多入仕,也很重视女子读书。

再加上,君小夫人颇有才名——

李夫人暗暗捏了捏手中的帕子:如果真的作诗写字了,只怕她就露馅了。

到时候,不是她嘲笑君夫人,而是别人嘲笑她了。

想到这里,李夫人微微一笑,说道:“我心中是得了两句诗,还需要再润色润色,君小夫人先请。”

说完,李夫人假装心中思索,口中念念有词,慢慢踱步到一旁去了。

君小夫人冲着赵思辰微微一笑,略行了一礼:“谢过赵姑娘。”

赵思辰笑了笑,回了一礼:“君小夫人多礼了。”

眼看君小夫人也想离开,赵思辰留道:“如果君小夫人有雅兴,此处有笔墨,也可作诗一首……”

君小夫人脸上微微一红,低声说道:“我才疏学浅,不敢……”

赵思辰笑道:“你在闺中,就已经是江南有名的才女。

如今到了大庆城,虽然终日在家,名声不显,但我看见你在这幅‘竹石’书法前驻足良久,想必心中有所感所想。

还请君小夫人留下墨宝,也让我离离食舍蓬荜生辉。”

武无第二,文无第一。

在挥洒自然的笔墨面前,文人容易被激起心中感触,进而诗兴大发。

君小夫人也不例外。

她心中心中已经蠢蠢欲动,只是因为性格害羞,不敢踏出第一步。

现下赵思辰极力想要,她红着脸,微微点了点头。

赵思辰亲手拿过细毫毛笔,双手递上。

君小夫人胸有成竹,挥笔写就:

潇湘神·斑竹枝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君小夫人文字娟秀,情意绵绵,看得出性格温婉柔顺。

君小夫人写完之后,一边是丫鬟递上湿的细麻布巾,细细擦干净手。

另外一边,有丫鬟将这首诗挂上高处,供众人鉴赏。

看见有新的墨宝挂出,众人围了过来,纷纷夸奖:不愧是皇子太傅家的儿媳妇,才华横溢,下笔有神。

君小夫人听着众人的赞赏,脸上红扑扑的,抿着红唇,嘴角翘起,极力压抑着心中激动和欢喜。

赵思辰见她开心,心中也甚为畅快。

一位爽快明朗的姑娘站了出来,说道:“有君小夫人珠玉在前,我也邯郸学步,作上一首诗吧。”

这位爽朗明快的姑娘是翰林柳方屹的嫡女,昭妃柳如是的小妹柳如兰。

柳如兰和昭妃柳如是岁数相差小十岁,是柳方屹的老来得女。

她自小在家中受到父母宠爱,性格活泼娇憨,也不怕人。

再加上从小也跟男孩子一般上学识字,文学素养很高,腹中早有草稿。

如今见君小夫人做出了一首好诗,早已经按捺不住,当下踏出一步,也不用丫鬟伺候,自己拿起了毛笔,沾了沾墨水,在宣纸上面龙飞凤舞,一气呵成。

柳如兰笑着放下了毛笔,说道:“我抛砖引玉,请大家指正。”

丫鬟们取过柳如兰的笔墨,高高挂起:

一竹一兰一石,

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

万古堆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

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

自有春风消息。

众人拊掌称叹:“不愧是翰林家的小姐,家学渊源,出口成章。”

柳如兰爽朗爱笑,呵呵笑着跟身旁闺蜜讲她作诗心得。

一旁文将军府的夫人也是个爽朗的人,笑着说道:“我没有作诗的才能,但是最近赏诗宴这件事情全城皆知,我那蠢笨的儿子作了一首诗,今日带来,请大家品鉴。”

文夫人转动手腕,将嫡子所作诗句,写在宣纸之上。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在场众人都是消息灵通之辈。

她们听说文将军是武将出身,文将军府文风不盛。

但是文将军16岁的嫡子,身体单薄,没有习武的天分。

幸亏从小颇有才名,读书好,性格文静。

因此,文将军府培养嫡子读书,想要走科举入仕的路子。

文夫人这番举措,是为了自己的嫡子铺路啊。

这个时候,文夫人拿出来一卷卷轴,说道:“我那个蠢笨的儿子,来不了赏诗宴,便自己画了一幅画,说挂在周老先生的书法旁,也能沾沾文气……”

赵思辰赶紧亲自上前,接过卷轴,交给丫鬟挂在墙上。

卷轴缓缓展开,一幅竹子出墙图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个时候已经有其他夫人走过去,和文夫人攀谈了起来,说的左右不过是家中儿子将来出将入仕的打算。

众人三五成群地闲聊,时而有佳作出现,引起众人议论。

而赵思辰穿梭于众人中间,对所有客人照顾周到。

也有人暗暗惊叹赵思辰好手段。

看她年纪甚小,不过十三岁左右,却行事周到,说话谈吐比许多年轻夫人们都厉害。

……

……

客人们相谈甚欢,意犹未尽。

赏诗宴时间差不多,赵思辰请众位夫人入座,冲着云碧微微点头示意。

云碧率领众丫鬟端来了抹茶酥酪。

嫩绿色的抹茶酥酪颤巍巍的,盛放在琉璃盏中,清爽又润滑,印着琉璃盏流光溢彩的光芒,更显得珍贵诱人。

众位夫人、小姐都是见过世面的人。

丫鬟们一端上琉璃盏,在场大半的都就知道这是外来的顶级物件。

丞相夫人李夫人最先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刚刚上贡的波斯琉璃盏吗?

听说拢共就上贡了两套。

一套是圣上自己用着。

另外一套,是三皇子差事办得好,前不久赏给了三皇子府!

没想到,这套琉璃盏,居然转眼就到了离离食舍。

看来,离离食舍,果然和三皇子有极大的关系!

李夫人一勺又一勺地吃着抹茶酥酪。、

看来大庆城中,传言三皇子魏乾琅是离离食舍背后的老板,这件事是真的。

原本李夫人心中有气,想着找个机会刁难赵思辰,把这口气给出了。

如今,只能默默地把胸口这口气给吞了下去。

宴会结束,离离食舍特意为每位赏诗宴的客人送上礼盒。

礼盒中,放着一小瓶带着些许碧绿色的液体。

液体略有粘稠,凑近瓶盖,便已经能够闻到瓶子中液体的阵阵竹子香味。

那是城郊精油工坊新研制出来的竹子精油!

这份礼品,又引起了众人好奇和赞叹。

赵思辰笑盈盈地站在门边,送各位客人神采奕奕离去,心中的石头落了下来。

离离食舍翻身有望。

果然,如同赵思辰预料的一样,赏诗宴之后,离离食舍的雅间,又恢复一房难求的状态。

尽管赏诗宴已经结束,但是两位大儒的墨宝,还有诸多才女们所作的诗,仍旧挂在大厅之中,供来到离离食舍的夫人、小姐们鉴赏。

许多没有办法参加赏诗宴的人,都排队等着预定雅间。

虽然不能第一时间看见大师的书法,但是等上两个月,有机会看到,也是好的。

再加上看了留下来的墨宝之后,有一些客人诗兴大发,也挥洒笔墨——

大家知道来到离离食舍的皆是女子,也不怕闺阁中的笔迹流传出去。

离离食舍的迎客大厅中,所留下的诗词越来越多,成为了大庆城中最富盛名,也最难来到的一个景点。

同时,大庆城中的学子渐渐流传以“竹子”为主题,题诗作词。

若是做得差了,还会被旁人讽刺一番:连谁谁谁家的小姐做的还不如。

让诸多学子面上无光,只能继续奋发向上,苦读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