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茉走后,乐乐emo了好久,不过幸好陆长征在,稍微有点安慰,等下午陆长征也离开回前线后,终于忍不住回房偷偷哭了起来。

安安见他哭,便去安慰他。

“姐姐,我们好像小白菜哦。”乐乐抱怨道。

安安虽然情感比较淡漠,但父母这次要挺长时间不见人了,她心里也挺难过的。

“别瞎说,外公外婆二舅舅他们都在,妈妈一年后就回来了,爸爸不也说了,他有空就会回来的。你不是喜欢听神话故事吗?我给你讲讲……”

安安把她上一世听到过的一些事,稍微包装变换一下,讲给乐乐听,很快就把他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了,听得乐呵呵的。

苏茉他们到了京市后,便开始了紧张的培训。这一批,一共加起来有一百多人。

苏茉这种本身就学语言的还好,只要了解一下目标国的情况就行,那些不是语言专业的,还得额外再培训语言。

这一次去德国的,一共28人。

我国与德国建交早,在这之前,也有派遣留学生前往德国学习,但大多数都是去的东德,西德只有两三个人。

中大德语专业,这次选了两个人过去做交换生,一个是苏茉,另外一个是他们班的班长,叫裴明辉。

裴明辉比苏茉小两岁,他的父亲和伯伯都在外交部工作,也算是家学渊源,

除此之外,他们的德语老师费力克斯先生,是这次的带队老师之一。

费力克斯本身就是西德人,由他带队会更方便一些,而且费力克斯有两年没回家了,正好趁着这个时间可以回一趟家。

在苏茉培训期间,庚长青和叶文滨也来找了一趟苏茉。

两人给苏茉稍微透露了一些国家近期的打算,苏茉得知两人很快要被调去羊城后,也是十分高兴。

离开的时候,庚长青给了苏茉一个信封,里面有他换好的1000元马克。

马克是有100元面值的,10张装在信封里薄薄的,苏茉一时没察觉,等看清里面的东西想还时,两人已经走远了。

要是没看过日记,苏茉还能收的没那么大负担,现在这样,她内心真很重负疚感。好像觉得自己是个渣女一样,偏偏又得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庚叔叔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没有一个小婶婶来把他收了呢?

9月4号这天,一行七十多人,登上了从京市飞往巴黎的飞机。这批学生,分别去往英德法意等国家。

令苏茉没想到的是,这趟去德国的另一位带队老师,竟然是顾老师顾望亭。顾望亭之前在德国留学过几年,德语流利,对德国也比较了解。

而且他家里现在也起复了,那些特殊原因影响也不大了,国家臻选了过后,最终还是决定让他作为带队老师,在这边处理这一批留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自己也顺便二次进修。

【1966年9月19日,法国航空公司开辟巴黎-雅典-开罗-卡拉奇-金边-上海航线,这是我国与西方国家的首次通航。1973年9月7日,法航巴黎至北京航线正式通航。

中国到英国的直通航线,是1980年11月13日开通的;到美国的,是1981年1月7日开通;到德国的,是1979年开通的。】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一群人到达巴黎,驻法大使馆参赞到机场来接机。

一行人在巴黎休整了一天,随后才陆续从巴黎出发前往目的国。

去往德国的一行人,先从巴黎去了西德首都波恩市,在那里进行了第二次分批。

28个人中,只有10个人是学德语专业的,其余18个人,只懂一些日常沟通的德语。

这18个人,则需要在波恩市上3个月的语言学校,确保他们去到学校后,能听懂老师的授课内容。

语言沟通无障碍的人,则陆续前往和各自的学校。

苏茉、裴明辉和一位叫乔华清的女同志,一起被分到了慕尼黑大学。这位乔华清同志,是京市语言学院的学生,专业也是学的德语。跟裴明辉一样,家里也有多位亲人在外交部工作。

慕尼黑大学是菲利克斯先生的母校,他正好有事要回去一趟,便带着三人一起过去了。

离开前,三人从顾望亭手中先领取了这个月的生活费,每人200马克。

这个时期,西德工人的平均工资大概在1000马克左右。这200马克,真心不多,也就够他们一日三餐,还是吃最便宜的那种。

但国家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去给了,毕竟200马克换成人民币就是400块钱。在国内,400一个月那是最上面领导才能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