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听着童年,看这一章)

时间来到十点半,太阳越来越大,他们把牛赶到一个河边,让牛到河喝水,河边有一片槐树林,牛喝了水也都进了树林吃槐树叶。

他们坐在河边的大槐树下,阵阵微风从河面上吹拂过来。

驱走一片暑热,往日这群孩子早就脱的光光的跳到河里去了,今天孙宇在不是他们不好意思,而是孙宇刚刚到河边,看到大槐树,又听到树上有知了叫。

他想起上一世罗大佑唱的《童年》,于是给他们说要在这棵树下教他们一首他们没听过歌。

这不孙宇已经在槐树下弹了起来,边y弹边唱

池塘边的槐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孙宇边弹唱还不时在六位少年脸上划过,还扭动一下身子,看向波光粼粼的河面,迎风吹过犹如波浪的稻田。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 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

唱到这里眼前的六个少年明显的脸都红了,孙宇笑着用手指在他们眼前点了点,然后摇了摇。

他有节奏的摇摆着身子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 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

河边干活的农民,忘了摘绿豆,芝麻地里的农民,也杵着锄头,忘记了除草,看着河边槐树下,弹着吉他唱歌的几个孩子。

旁边稻田打农药的伯伯,关住了喷嘴开关,站在秧田中间听着听着还跟着节奏点起头来。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

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盼望着假期 盼望着明天

盼望长大的童年,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盼望长大的童年……

又来了一群别村放牛的孩子,他们也是赶牛过来喝水的,原本他们不是到这边来的,只是听到这边的歌声,他们把牛赶了过来。

他们把牛赶到河边,就不管了,跑到槐树下围观。

看到孩子们围过来,那些干活的农民,仰头看了一看,头顶的烈阳,擦了把汗,锄地的把锄头背在背上,摘绿豆的婶子用毛巾擦了一把汗,抬步从地里走出来,朝大槐树孙宇他们这边走来。

稻田里打农药的伯伯,已把打药桶放在稻田边,走到河边把自己清洗了一遍,走到了大槐树下,坐在一个石头上,用草帽扇着风。

附近的几块地里的村民有一个就有两个,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过来听孙宇唱歌,也乘乘凉,歇一歇。

刚从西瓜地里走出来的瓜农,怀里抱着两个大西瓜,看到树下又去了几个人,于是他直接找了一个框,摘了6个大西瓜放在里面,提了过去。

孙宇看到他们过来,并没有停下,只是对他们点了点头,继续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

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盼望着假期 盼望着明天

盼望长大的童年,哦…哦…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盼望长大的童年……

孙宇唱完一遍放下吉他,就和围过来乘凉的村民打招呼。

“叔叔,阿姨,婶子,伯伯,你们好啊!天这么热,你们都还在地里干活!”

摘绿豆的婶子扇着草帽说

“嗨!农村的不都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早就习惯了,看看这些绿豆,再不摘就要炸地里了”她从框里抓一把黑色的绿豆夹给孙宇看,同时用力一捏

“你看这不,就炸了,熟透了。”

确实孙宇看到大婶一捏,绿豆就从黑夹里蹦了出来,黑夹瞬间就卷在了一起。

孙宇点了点“那确实是很辛苦。”

“来来来,小伙子吃瓜,来大家一起吃西瓜”

种瓜的大伯把西瓜都切开了,给孙宇了一大块。

孙宇自然没有客气,接过西瓜说

“谢谢你大伯”

“嗨,谢啥,自家种的,就一块瓜而已,小伙子你唱的啥啊!怪好听的”

孙宇咬了一口西瓜“嗯,大伯你这西瓜真甜,一会我要买几个回去。刚刚唱的是《童年》好听吧!”

听到孙宇夸他瓜甜,他也高兴笑着回答“嗯,好听,哈哈,那瓜你要吃到瓜地里,我给你摘就行,还说啥钱不钱的,自家种的不值钱。”

打农药的大叔“吆!老李头,那么大方啊!那我一会可要去摘几个回去,给我家那小崽子回去吃哦!”

旁边几个阿姨和婶子也跟着你起哄调侃

“老李头,我们可当真哦!一会我们可真的去摘哦!”

老李头并没有生气笑着装作生气的样子

“去去,你们都瞎起哄,我来还经过你们家瓜地,可是看到那西瓜比我家的长的都大。”

锄地的大娘笑着说“哈哈哈,老李头那是我家的撒,不是你家的,不都是说别家的香甜嘛。”

一群人哄堂大笑,弄的老李头有些尴尬面红耳赤。

孩子们这边

小东锦涛他们模仿孙宇刚刚吹口哨的样子,尝试吹出童年的口哨音,可惜无论他们如何模仿总是吹不出来。

隔壁村的男孩子,明显是认识小东他们的,一个穿着短袖和大裤衩的长头发男孩,走到锦涛身边指着孙宇小声问

“徐锦涛,他是谁?你哥吗?”

锦涛看着孙宇满眼的崇拜“他是我们老大,小宇哥”

“嗯!你能不能给他说让我弹一下他的吉他,看起来他的吉他比我们学校的高级很多”

锦涛还没开口小坤就插嘴说道“李国豪,你想的美”

这不客气的语调声音不难听出,这两个人是有矛盾的。

没错,他俩也是同学,一起打过架那种。

李国豪那管小坤说什么,他一眼瞪了过去

“要你管,我又没问你,那吉他又不是你的”

小坤哪里会退让,直接要开口怼过去。

小东开口了“你俩行了,一见面就掐架,咋滴还要当着小宇哥面打一架不成”

他们这边的小动作自然被转过头,看他们的孙宇看到了

孙宇笑着问

“小东他们也是咱们村的?”

越越回答“不是的小宇哥,他是隔壁宋庄的我们同学。”

“同学呀!嗯,很不错,珍惜童年珍惜有上学的日子”

孙宇一句话让搞的他们莫不着头脑,他们搞不懂同学与上学有什么关系,为何要珍惜。

孙宇自然也没解释,几年后他们自然会明白,从学校毕业别说隔壁村了,就是自己一个村的,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再见上几面。

就像作者,和他一起玩尿泥,比谁尿的远,一起长大的孩子,自从初中毕业后,有些辍学打工,有些继续高中,大学,十年也就见不了两三面,更是有的意外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