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前期一系列繁琐的流程之后,李逸终于领到了他的自行车。

有一说一,他有点小后悔。

因为租借自行车花了他将近十分钟。

如果不浪费这十分钟,他走路应该已经到了信号山。

不过看到自行车的那一刻,李逸后悔的情绪骤然消散。

自行车几乎是全新的,非常干净。

李逸都怀疑这辆自行车刚出厂。

李逸骑车离开时,工作人员再一次提醒李逸。

骑行结束一定要把自行车还回来。

其他人不知道,但李逸一定会把自行车还回来。

因为他的游艇就在旁边,肯定是要回来的。

前往信号山的路上,可以看到很多行人。

大部分都是一家几口家庭出游。

这让李逸很好奇,难道说信号山适合家庭游玩?

沿着环山公路上来后,李逸出了一点汗。

一路骑着自行车上山,换一个虚一点的人过来,早就累趴了。

登上信号山之后,李逸就明白了。

为啥很多家庭选择来信号山游玩。

信号山海拔只有116米,并不高却可以鸟瞰整个圣约翰斯,视野非常开阔。

站在山顶,还可以欣赏整个港口的景色。

李逸甚至都能目视看到海鸥号。

巨大的海鸥号在码头上鹤立鸡群。

李逸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放到了群里。

江浩然的消息立马弹了出来。

“我去,逸哥,你不跟我们去打高尔夫,怎么跑去爬山了。”

远在华国的三位好兄弟也出来冒泡了。

李逸没有理会,收起了手机。

晚点再去高尔夫球场。

现在先游玩信号山。

整个信号山没有可看,只有一个卡伯特塔值得游玩。

卡伯特塔每天都有电讯展览。

展览的物品,主要是18世纪和二战期间的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的电报通讯。

其中,最有名的一封电报在前面曾说过。

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第一封通讯电报。

不过在李逸看来,最有意义的一封电报是,德国闪击波兰后,法国一个居民发送给加拿大家人的一封电报。

电报上只有一句话:“德意志的邪恶獠牙撕碎了脆弱的波兰,欧洲大陆将迎来灾难,我将在明天乘船前往加拿大。”

发送电报的这个人,乘船来加拿大时遭遇了海盗,最终还是没有来到加拿大陪伴家人。

人生无常说的就是这个吧。

其实普通居民之间的通讯电报不止这一封。

战争年代,居民间的通讯电报描述的几乎都是思念亲人。

李逸看到一封电报,内容是一个在美国工作的加拿大工程师。

二战期间,他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然后给加拿大的家人报喜。

也看到有一封电报,说的是一名加拿大妇女两名儿子在欧洲大陆战死,然后附上两名战死儿子的遗言。

两封遗言几乎一模一样。

“妈妈,我爱你,以后让弟弟(哥哥)保护你。”

挺难受的。

李逸轻呼出一口气,看向周围的游客。

几乎每个人的脸色都很严肃,都很沉默。

二战期间,加拿大只有1200万人,可加拿大却有上百万的士兵在欧洲大陆的前线奋战。

除了欧洲战场,亚洲战场加拿大也派出了士兵。

可以说,二战期间除了小鬼子、德国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其他参战的国家都值得尊敬。

参观完通讯展览,李逸开始参观卡伯特塔的内部。

卡伯特塔的内部经过了七八次的维修,整体还保持着二战期间的原貌。

很有历史感觉。

欧美国家的建筑历史感,更多的是建筑风格带来的,细节处跟近现代的建筑差距并不大。

华国的建筑历史感就不同,时间沉淀太久了。

整个卡伯特塔除了通讯展览和原始的电报房之外,就没有其他可看的点。

个人建议,信号山可以来,但要做好失望而归的准备。

李逸又在信号山上逛了一圈。

在面向港口那一片区域,有一块草地。

几乎所有来信号山出游的家庭,都在这里。

一家人算是野餐吧。

虽然李逸不理解,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野餐。

这里看风景确实很合适,但野餐真的不合适。

山上的海风有点大,树木啥的都很少。

李逸觉得在这里站半个小时,人就会被吹傻。

反正李逸在信号山逛了一圈,就选择了离开。

本来李逸想着骑自行车去高尔夫球场。

但从地图上看了下距离信号山的距离,立马就放弃了。

直线距离3公里。

骑自行车的路程是5.9公里。

通常情况下,在市区骑自行车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六公里的路程,至少需要半个小时。

还是算了吧。

打车过去。

将自行车还回去之后,出租车也来了。

起步价8加元,然后每公里收费1.9加元。

从港口打车去高尔夫球场,大概需要22加元。

有一说一,这个打车费用真的不便宜。

李逸跟出租车司机聊了一下。

圣约翰斯的本地人几乎不打车,他们出租车赚的都是外地游客的钱。

李逸不由得一笑。

不止是圣约翰斯吧,大部分城市以及几乎所有的中小城市,出租车的目标乘客都不是本地人。

本地人都知道出租车就是杀猪宰客的。

如果不是有紧急事,绝对不可能乘坐出租车。

李逸就被老家小县城的出租车宰过。

晚上八点从县城去乡下老家,150块钱。

如果不是家里有急事,李逸绝对不可能连夜回家。

在县城住一晚上,吃好喝好都花不了150。

在欧美国家,高尔夫球场出现的概率非常大。

人口稍微多一些,或者有钱人多一些的城市,基本都会建设高尔夫球场。

圣约翰斯虽然没有哈利法克斯那么宜居,但这里的有钱人真的不少。

高尔夫球场中的人流量不少。

李逸在保镖的带领下,找到了哈维他们。

哈维一个人在打高尔夫,江浩然则是在教安娜打高尔夫。

穆丽尔在照看奶油和奶昔以及杰瑞。

“李逸,来打一局高尔夫啊。”

哈维看到李逸来了,便发出了邀请。

李逸摇头拒绝道:“我就算了,我不太会打高尔夫。”

高尔夫是贵族运动,李逸只是一个暴发户,还没有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