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总裁豪门>美帝开庄园,开局海钓鲨鱼当宠物>第836章 格陵兰庸鲽

一直都在说,李逸喜欢海洋,喜欢每到一个靠海的城市,就下海看一圈。

这次决定在圣约翰斯下海逛一圈。

一是想了解高纬度寒冷海域的海洋生态,以及海洋物种。

看能不能遇到一些比较新奇或者李逸从来没有见过的海洋生物。

二是李逸想试验一下升级过后灵气种子的灵识功能。

灵识这个功能在陆地上也可以使用,但在海洋中使用效果是最佳的。

就这两个目的吧。

翌日,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圣约翰斯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六月份平均气温28摄氏度。

今天是六月二十号,圣约翰斯气温来到了30摄氏度。

海水温度也不冷,很适合潜水浮游。

沙滩上,李逸在安娜小朋友的额头上亲了一口,说道:“潜水一定要听穆丽尔小姨的话,知道吗?”

“知道啦。”

江浩然拿着潜水装备走过来,看到李逸准备离开,连忙说道:“逸哥,你为什么不提醒我注意安全。”

李逸无奈的说道:“那好,你潜水的时候一定要听穆丽尔的指挥,别乱来。”

江浩然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李逸。

“我海里小白条,还需要穆丽尔的照顾?”

李逸脸一黑。

你小子真的是没救了。

李逸头也没回的走了。

他真的害怕继续留在这里,会给江浩然一拳。

李逸穿上潜水服后,装模作样的租了一条小船,然后朝着珊瑚礁驶去。

在灵识的感知下,珊瑚礁几乎是灰白色。

值得注意的是海洋中的海洋生物,不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很多。

李逸将小船停好之后,直接跳进了海里。

刚进入海里,一条大马鲛就从他的身边快速的游过去。

李逸看了一下,这条马鲛鱼至少有1.5米。

大西洋马鲛特别喜欢珊瑚礁和沿海水域,在水深23至34米处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蓬莱渔场的马鲛鱼也很泛滥,即使渔场没有养殖。

但每次捕捞,马鲛鱼的数量都很可观。

除了马鲛鱼之外,珊瑚礁附近的海域,最常见的就是鳕鱼。

各种鳕鱼,例如真鳕、黑线鳕、绿青鳕等等。

曾经的纽芬兰渔场确实消失了,当初“踩着鳕鱼上岸”的壮观场面确实没有了。

但华国有一句老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圣约翰斯的海域中最多的鱼就是鳕鱼。

纽芬兰渔场没落后,加拿大政府在1992年下达了纽芬兰渔场的禁渔令。

二十多年过去了,纽芬兰渔场只是刚刚缓过来。

海洋中终于能看到鳕鱼的身影,并且鳕鱼逐渐有复苏的迹象。

可惜的是,加拿大渔业部门对纽芬兰渔场的现状进行了勘探,最终得出了一个无奈的决定。

纽芬兰渔场将永远只停留在历史之中。

这句话已经很直白了。

纽芬兰渔场确实在复苏,但永远恢复不到20世纪的光景。

李逸觉得这才是正常的。

加拿大对鳕鱼的伤害太深了。

这么大的渔场,半个世纪的时间就毁于一旦。

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李逸靠近一块珊瑚礁,他刚伸出手抚摸一块珊瑚,一道合影就从石洞中钻了出来。

是一条格陵兰庸鲽。

格陵兰庸鲽是生活在格陵兰岛海域的一种冷水庸鲽。

能够在圣约翰斯看到格陵兰庸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什么时候能够在波士顿海域看到格陵兰庸鲽,那才是新鲜事。

这种情况基本上很难发生。

别看波士顿的纬度高,但波士顿的海水温度真的不低。

墨西哥湾暖流真的是北美的一大宝地。

就是有墨西哥湾暖流对抗北极的寒流,新英格兰地区的海域相对于其他寒带地区的海域,要温暖很多。

很多热带地区的海洋生物,在夏天的时候都能在波士顿海域看到。

格陵兰庸鲽有些傻乎乎的,从石洞中钻出来后,就在李逸身边游来游去。

李逸伸出手,这条格陵兰庸鲽不仅不害怕,而且还主动凑过来。

忽然这时,格陵兰庸鲽咬住李逸的手指。

李逸感觉到有点疼,甩了下手。

格陵兰庸鲽立马松开嘴,咬住了李逸的手掌。

李逸真的服了。

你就不能不咬吗?

李逸猜测,这条格陵兰庸鲽感知到了灵气的气息。

使用灵识这个功能,灵气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外溢。

李逸推开这条傻鱼,然后朝着另一片珊瑚礁游去。

格陵兰庸鲽则是跟在李逸身后。

李逸没有理会这条傻鱼,继续探索珊瑚礁中的鱼类。

大西洋除了鳕鱼多,鲑鱼也特别多。

像王鲑、粉鲑、银鲑、狗鲑等等,都是鲑鱼。

一路游,李逸几乎把这些鲑鱼都看了一遍。

但这些鲑鱼的个头都不大。

在海里游了一圈,李逸有些小失望吧。

圣约翰斯的海洋中,没有新奇的海洋生物,都是常见的鱼类、贝类。

李逸游出珊瑚礁区域时,往后看了一圈。

然后那条格陵兰庸鲽立即游到李逸面前。

李逸无奈的看着眼前这条傻鱼。

如果是别的鱼,李逸或许会带着回家。

可是一条格陵兰庸鲽,带回家只能下锅。

这玩意养不了啊。

李逸毅然决然的爬上小船。

可是那条格陵兰庸鲽不死心,从海面中跳出来。

见状,李逸不由得一笑。

“小家伙,既然你这么热情,我就给你一点奖励吧。”

李逸给这条傻鱼注入了一丝灵气。

“走吧,希望你能茁壮成长。”

李逸挥了挥手,然后开着小船离开了。

沙滩上,哈维已经结束了冲浪,正躺在沙滩椅上看金融杂志。

“哈维,我有一个问题。”

“随便问。”

“金融杂志真的很好看吗?”

哈维愣了下,认真思索了一番才说道:“对我来说,金融杂志可以让我了解一些中低层人的现状和想法。”

哈维继续说道:“我只是一个人,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理事情,所以我有一个金融团队。

金融杂志能够给我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我判断金融团队工作好与坏的标准之一。”

李逸越听越迷糊。

哈维也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说了一句:“以后等你进入金融界,掌管一个团队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