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肆中,许泽与李秀喝的很开心。

“先生打算何时替门外那小丫头谋划一个朝廷正封庙灵?”

也许是先前许壹壹的出现,李秀忽然想到这个问题,故而问了出来。

许泽思索着说道:

“等三皇子的事结束,梧桐书院也差不多完工的时候。”

李秀说道:

“梧桐坊的庙灵不好争取,而且,梧桐坊的庙灵是最多的。”

许泽不怎么了解这些,便好奇问道:“什么原因导致?”

李秀说道:

“先生知道梧桐坊的由来吗?”

“嗯,据说因为那棵参天的梧桐树而命名。”

“其实,那梧桐树上,曾住着一个庙灵,乃世间仅存不多的真凤血脉!”

许泽顿时一惊,在这方世界,龙凤这种传说中的生物早就消失不见,如今存在的蛟龙一脉都十分强悍,可以想象,拥有真凤血脉的生物会有多么强大。

“后来呢?”

“关于那位庙灵,有很多种说法,有传言在当年大战时去了妖族,有传言在那场大战身死道消,还有传言,祂厌倦了人妖的各种斗争,去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

“你觉得哪个传言更可信?”

李秀摇头道:

“祂存在的时期,是在女夫子那个时代,几百年前的事了,如今不好考证。”

许泽好奇道:

“女夫子是几百年前死的?那裴娘子成为她的关门弟子,横跨时间有点久啊。”

“据说尚有意志存在,因此收了裴娘子为关门弟子,具体情况,只有教坊司为数不多的人知道了。”

“所以,这跟后来的庙灵有何关系?”

“先生有所不知,大玹国曾经最厉害的军队不是九泽军,而是万灵军,九泽军只是继承了一点传承罢了。”

许泽再次心惊,如今的九泽军大不如从前,但许家在的时候,九泽军可是号称无敌之师。

即便这样厉害的九泽军也只是继承了万灵军的一些传承,可想而知,曾经的那支军队多么恐怖。

“世人都说,继承梧桐坊那位庙灵的身份,也许就能获得万灵军的传承,所以,梧桐坊的庙灵之争一直很激烈。”

许泽摇摇头,觉得只是以讹传讹罢了,若真是如此,大玹国不可能到现在不让那样的庙灵出世,一定有无法达到的条件。

比如,必须是真凤血脉,或者别的条件。

李秀忽然瞅了瞅柜台,发现裴娘子不在,小声道:

“先生,你若教我点算术,学生可以告诉你一个有关梧桐树的秘密。”

“你先说。”

“你先答应。”

“我许某人像是那种赖账的人吗?”

“很像。”

“……”许泽叹气道:“答应你了,说吧。”

李秀嘿嘿一笑,随后传音道:

“公主殿下曾经说过,裴娘子出生的时候,梧桐树燃起冲天火焰,有真凤虚影出现,且鸣叫九声!

先生,这件事知道的人几乎没几个,你别乱说啊。”

许泽眼睛一瞪:“她不会是那条凤凰涅盘重生了吧?”

李秀摇头道:“感觉不像,但梧桐树的异象不可能无缘无故出现,裴娘子可能与之有什么关联。”

许泽暗暗记下这些,打算以后套套话,让裴娘子帮个忙。实在不行,让许壹壹认个姓裴的当干娘。

此时,许泽看了眼天色,发现天黑还需要点时间,想了想决定去一趟儒司。

“我去找张居玄司主。”

李秀一怔。

许泽笑呵呵道:“你可以把这话告诉长公主殿下。”

李秀连忙竖拇指:

“先生厉害啊!”

许泽笑着离开酒肆,朝着儒司走去。

他从圣地出来后,因三皇子的事耽搁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便是为母亲洗去身上那些骂名。

这件事需要儒司出手。

许泽本想用前世的经典书籍去换取,如今有了很多道韵石碑,也许便不用之前的想法了。

在他看来,道韵石碑远不如那些知识重要,而前世的东西,用在即将成立的梧桐书院更好。

到了儒司,通报过后,许泽很容易见到了张居玄。

是在一个书房,留着白发,白胡子,白眉毛的张居玄看起来很年轻。

“来了。”张居玄笑道。

许泽作揖道:

“下官,拜见司主。”

“不必多礼,随便坐吧。”

许泽没有坐下,而是直接拿出道韵石碑碎片,开门见山道:

“我想以此换取儒司替家母出手一次,洗去身上的骂名。”

面对许泽的直接,张居玄只是笑了笑,说道:

“想要你母亲洗去背负的骂名,便需要正当的理由…”

许泽又拿出一块道韵石碑放在书桌上,什么也没说。

张居玄依旧微笑道:

“这其实并不是儒司可以乱来的事。”

许泽再次拿出一块道韵石碑碎片,道:“三块九层的道韵石碑,司主大人,卓卓有余了吧?”

张居玄道:

“当然。一块便足够,但你找我出手,三块刚刚好。”

许泽笑了起来,他很喜欢司主大人的君子坦荡荡。

“那就劳烦司主大人了。”

张居玄忽然把桌面上的道韵石碑分成二份,道:

“其中一块,我会以你的名义送给太后娘娘。”

许泽一怔。

张居玄说道:

“我与李师相识已久,这算是给小辈的见面礼。”

许泽连忙作揖:

“多谢司主大人。若是没有他事,下官告退。”

张居玄颔首,待许泽离开后,不由笑道:“很有趣的小家伙,李青山能收这样的门生,让人意外啊。”

突然,太后娘娘的虚影出现,说道:“这样的李青山更可怕!”

张居玄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德高望重的李师,若狠下心来变通,其影响力非常恐怖。

太后娘娘收起桌上的一块石碑碎片,然后开口道:

“三皇子的事,哀家没有出手。”

张居玄眼睛眯了下,有些意外道:“老夫以为你多少参与了一些。”

太后娘娘道:

“你们这帮伪君子,怎会看见哀家再次掌控大权,无谓之事,懒得多做。”

张居玄说道:

“那隋家呢?”

“哀家不知。不过,太子德不配位,被废是早晚的事,如今被寄予厚望的三皇子死了,那沈皇后膝下皇子最有可能。”

张居玄笑了笑:

“沈皇后向来规矩,以不争不抢稳坐皇后之位,她其实极为聪明。”

太后娘娘没有继续说这个话题,临走前丢下一句话:

“中秋将近,别忘了,替哀家物色几个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