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泽才到京都半个时辰不到,传音玉就传来李师的声音:

“过来一趟。”

宋潮需要先去拜见大伯,两人约好第二日黄鹤楼相见。

许泽到了李师府邸,发现已经有了仆人丫鬟。

仆人且不说,一众丫鬟各个姿色与气质都不俗,且年轻貌美。

许泽有些发愣,李师喜欢这样的丫鬟吗?

一个看着就像管事的女子,年龄约莫四十左右,瞧见许泽没递拜帖就走了进来,便是眉头一皱:

“守门的人何在?”

“回管事,他们帮着搬东西去了。”

“擅离职守,杖责!”

“是。”

被称为管事的女人这才看向许泽,先是行了一礼…

“敢问公子何人,可有拜帖?”

许泽笑着摇了摇头,没想到这才几日,李师府邸上便有如此变化。

“此乃李师府邸,没有拜帖,还请速速离去。”

许泽拱手道:

“在下许泽,家师李青山。”

那管事的一惊,她才刚入李师府邸,好些事还没被告知。

此时。

李青山出来了,望着许泽,道:“随为师去书房…”

众人赶紧低下身子,等一老一少离去,那女管事便对手下丫鬟说道:

“通知下去,今后许公子过来,如主家一般对待。”

“是。”

许泽跟在先生身后,前面的李青山忽然说了一句:

“他们是陛下赐给为师的仆人,都是宫女出身,规矩守的多,你无需在意。”

“嗯。”

两人到了书房,李青山让许泽随意坐,随后坐在了书桌前,那上面堆积了很多资料。

“你倒是给为师一个大惊喜。”

许泽笑道:

“学生也只是想试试罢了,没想到能惊动你。”

“此事为师不会插手,具体情况,其他人已经在商议了。”李青山说着抬起头,道:“让你过来,是有关那个小丫头的事。”

“许壹壹?”

李青山点头道:

“许壹壹的灵庙要落在梧桐坊,待时机成熟,便给她谋个朝廷正封庙灵的身份。她乃财运庙灵,世间少有,对梧桐坊今后的影响,至关重要。”

“嗯,学生抽空便去准备。”

“还有一事,有关你母亲。”李青山说着,有些犹豫。

“先生,但说无妨。”

李青山道:

“当年为了你,她身上背负了很多骂名,若是去追究,对错都有。”

许泽重重点头,李师此言一针见血。如今的那位母亲,当初为了保住孩子这个出发点没错,但瞒着嫁给别人,对别人来说,便是错的。

莫说古时这方面比较保守,就放在后世,也会背上骂名。

此事,李芙蓉扛下太多,早就心力憔悴。如今许泽进京,无论如何,他都要接下这份责任。

李青山继续说道:

“这件事需要好好处理,不然,总有一天会被他人拿出来说事。”

“学生该怎么做?”

李青山转头望向京都某处,道:“此事,还需好生思量,目前,为师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许泽点头,心里明白,一个人一旦背负骂名,想洗就太难了。

“好。”

“为师很忙,你也有事要做,就不留你了。”

许泽起身作揖:

“学生告退。”

许泽在一群丫鬟低头的姿态下出了李师府邸,随后驻足,望着这诺达的京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万丈高楼平地起,许某来了!”

………

翌日。

宋潮一早便到了黄鹤楼,得知许泽出门办事去了,便无聊的等待。

他瞧见前来唱小曲的姑娘挺水灵,便过去搭讪。

这姑娘虽不是出自教坊司,在京都也小有名气,可不喜宋潮这般登徒子。

宋潮见之,头一抬:

“许泽,许平安,在下兄弟…”

那姑娘一惊,立马娇滴滴的说道:“公子莫要骗奴家。”

“笑话,我与许兄何等兄弟之情,不是宋某说大话,就是黄鹤楼的原始篇在下都能要来当厕纸。”

“哎呀,宋公子好厉害。”

“一般,一般,你们女人家,哪里懂男人之间的感情。”

“宋公子,奴家今晚在春风楼设宴,你可一定要要来啊。”

“好说,好说。”

此时。

许泽正在儒司,他手里拿着毛笔,被一帮老头子围在桌子前。

“昨日酒喝多了,这三字经后半部分,一时记不清了。”

这帮老儒多精,其中一位笑道:

“你的事,我等已经商议好了,成与不成,就看这三字经到底如何了。”

许泽一拍额头,道:

“儒司的风真凉爽,吹一下清醒了,在下想起来了,我有原始手稿。”

说罢,许泽直接把原始手稿拿出,其实也是删减版。

真正的三字经,包括了太多知识,而许泽认真思量后的版本,主要围绕“仁义诚敬孝”,但这些便足够了。

他重重的拍在了桌面,看的一群人吹胡子瞪眼,有望成为启蒙圣经的知识,怎么如此对待。

这京都儒司有关教化的这些老儒,就瞧见一个年轻的,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比许泽他爹还大。

一众老儒顿时凑近默读,突然,一个老儒反手把许泽扒拉到一旁,

“一边去,碍事。”

“……”许泽。

“此三字经,大善。”

“嗯,老夫觉得,可以天下推广。”

“不妥,不妥,还需见到成效,否则,难以服众。”

“此经一出,谁敢不服?”

“这便偏激了,这历代启蒙之文,那个不经受考量?”

“此事倒也简单,那延桉坊一帮孩子最先接触三字经,已然获得诸多好处,假以时日,他们便是成果。”

“嗯,此言有理,那便择一文运极佳之坊,在立一间小书院…”

“何人为师?”

“此事还需商议,不急。”

许泽此时弱弱的问了一句:“第一批接触三字经的人,还有好处吗?”

没人理他,真的是一个人也没有,都在围绕三字经议论。

许泽蛋疼的龇牙,先前还当祖宗供着呢,现在好了,后妈生的都不如。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李青山的笑声,诸位老儒连忙见礼。

“诸位,可商议好?”

“此三字经出世,于情于理都得行。不然,待三字经推广后多年,怕是有人要骂我等曾羞辱他许平安了。”

众人哄然大笑。

李青山颔首道:

“若不行,老夫便不多说了,既然可行,那老夫就说一句。

许平安如今不入教化之门,至于今后,再说吧。”

有老儒说道:

“李师,此乃我等认真商议后的结果,外人也说不得什么。你无需担忧,老夫倒要看看,那个小兔崽子敢来说事。”

在荡妖司,最难搞的就是教化之门的一帮老头子,无他,唯学生多也。

故而,教化之门在儒司身份最是尊贵,无他,还是唯学生多也。

许泽早就看出来了这点,李青山这大腿抱着多香,他心里门清。

李青山摇头道:

“并非出于避嫌。只是,他连个门生都没有,身上更无教化之力,我儒司教化之门这个先例不可开。”

许泽此时在心里嘀咕,其实那李秀还是自己门生。但这话他可不敢插嘴说,这一帮老头子说事,那云淮陈德旺过来也得老老实实低头听着。

“那李师的想法是?”

“老夫已与司主商量过,若是许平安之事可行,便让他入儒司荡妖之门。”

大玹荡妖司,其下有四司,为儒司,道司,佛司,暗司。

其中儒司其下分六门,分别为;教,荡,文,儒,浩,镇。

李青山掌管的便是教化之门,主掌天下教化之事。

而他所说的荡妖之门,顾名思义,主掌荡妖除魔之事。

李青山说罢,众人议论了会,便同意了这个决定。

许泽赶紧问道:“那晚辈何时入职?”

李青山笑了笑,又怎么猜不出学生的那点小心思。

“明日便去荡妖之门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