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明朝红楼合理吗>第160章 胡大言的骑射

校军场四周的看台上,张榜、谢天远、温南举等人,也来观看武科场考试。

“邓伦那小子,有二下子啊!没想到他骑射功夫如此了得。”平时就骚话比较多的温南举,有些惊讶的说道。

张榜是顺天府的举人,是京城本地人。他平时非常注重人脉的积累,所以各种消息比较灵通。

在与常威等人冲突后,张榜就着重详细的了解了一下,常威、胡大言、邓伦等人的背景和社会关系。

所以,他对邓伦也有所了解。于是开口说道:“那邓伦是长安府的武举人,家里也是士绅人家,家财万贯。

据说他本人,就有数匹宝马良驹,邓伦从小就爱好骑射。就像诗里说的一样:武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邓伦能挑到,适合他自己的战马,并且骑射一科,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不足为奇。”

“那天,邓伦出手打伤温兄,看来是留手了,否则,……。”性情耿直的谢天远,瞧见温南举看过来的幽怨目光,后面的话就没有说出口。忙拱手道:“温兄,小弟失言了,见谅、见谅!”

自从被邓伦当街打伤之后,温南举是好面子的人,一直对此讳忌莫深,不愿正视面对。

今日,头铁的谢天远,又当众提起此事。温南举的脸色不太好看。好在谢天远适可而止,没有再说下去,并出言道了歉,他也不好纠缠此事,显得自己没有风度。

张榜在一边,把整件事情瞧得明明白白。谢天远心直口快;温南举爱面子,心地不算宽广。多数的时候,都是他从中周旋,真是有些头疼。

校军场上,邓伦马试考核以“优”的成绩过关。他把青黑色战马,交还马试考核官。退出了马试考场。

远远的看到邓伦轻快的步伐,胡大言就知道邓伦马试考核,考得不错。于是故意大声问道:“邓兄马试考得如何?”

少年人都爱出风头,邓伦也不例外。他大声回应道:“马试,一马三箭、优。”

这时,常威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某,马试,一马三箭、优。”从他的声音里,就能听出他的喜悦之情。

“恭喜常兄,马试以优异的成绩过关。”胡大言、邓伦齐声道贺。

“武运昌隆!”常威开心的说道。

一阵马蹄声响起,“凤阳府举人胡大言,考核入场。”马背上的传令骑兵,一连喊了三遍。

“两位仁兄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小弟也不甘落后,且等我的好消息。”胡大言说完,迈步向马试考核场地走去。

他身后传来了常威、邓伦的声音:“武运昌隆!”

胡大言走进马试考场,先给考试官见礼。然后得到允许,来到拴马处。经过仔细相看后,挑了一匹褐色、白蹄战马。

骑在马上,胡大言在马试场地里,溜了一圈战马,熟悉了一下场地。他骑着战马来到了考官身前,拱手说道:“大人,可以开始了。”

考官一挥手,“去吧!”

胡大言又是一拱手。随后,一带马的缰绳,纵马而去。

马蹄疾驰,胡大言左手持弓,右手拿箭。瞄准箭靶,拉弓如满月。当马蹄踏到距离箭靶三十五步时,一松右手,“嗖、嗖、嗖”,一马三箭射了出去。

胡大言射出去的箭,犹如流星赶月。“噗”的一声,三枝箭同时射中了靶心

“正中靶心,优。”箭靶处的士兵,高声大喊。

骑在马上的胡大言,用力的挥了一下拳头。他最弱的一个科目,终于过关了。成绩比他预计的要好很多。

武考这些科目里,骑马射箭始终是胡大言的弱项。骑马射箭也是看天赋的,胡大言数年如一日的苦练,依旧与邓伦相去甚远。

骑马射箭就和后世做数学题一样,有的学生,无论老师怎么教,他就是学不会,哪怕天天反复的做练习题。

而有的学生一学就会,牛逼的是,他数学考试的时候,还能得满分。

射箭也是如此,不承认有天赋差距,是不行的。

胡大言下了战马,把马重新拴在木桩上。然后,走到考试官跟前施了一礼。

考试官一脸笑意的说道:“马试科目,一马三箭,优等。”

“谢大人。”胡大言面带喜色的说道。

考试官摆了摆手,胡大言又施了一礼,退出了马试考场。

骑马射箭这一科目,是整个武科考核的重要项目。观武台上的勋贵武将们,对这一科目的考核也极为重视。

每个武科考生身上都一号牌,挂在腰间,非常醒目。

观武台上,每个勋贵武将手里都有一份名单,它和武科考生身上的号码相对应。

这样勋贵武将们通过这个名单,就能知道场上的考生的名字。

他们对每个考生的能力,更加一目了然,知道哪个考生能力强,哪个考生能力稍差。

贾环对常威、胡大言、邓伦等三人,都有些印象:

常威为人稳重,是领军将佐之才;

胡大言多谋善断,是独领一军之才;

邓伦为人好勇斗狠,是冲阵、攻城略地的猛将。

刚才常威、胡大言、邓伦等三人,武科考场上的表现,贾环也看在眼里。

骑马射箭以邓伦为最佳;

常威稍逊之;

胡大言尚可。

就常威、胡大言、邓伦考场上的表现来说,还算是可造之材。

胡大言来到考场边上的休息区,常威、邓伦见胡大言脸上的喜色,就知道他考得不错。

“不知道下一场,考核的是哪一科目?”邓伦小声问道。

“按往常惯例,下一科目,考得是骑枪。可是今天略有改动,下一科目据说是负重。”消息灵通人士常威,不太确定的说道。

“考试科目还能随便改动吗?”邓伦不可置信得问道。

“今年是武科考试,改革第一年试行。有的事情,还在摸索、试行。所以有一些变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常威对内幕的消息,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种种迹象表明。朝廷中有一些大人物,在积极推动此事。”胡大言肯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