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盼夜盼, 除夕终于到了。

  早朝后,天子在宫中宴请京城四品以上官员及家眷,例行封赏, 开启休沐。

  宫宴上, 季恪再提姜守今日大婚之事,言道自己将亲至观礼,并特旨姜守早退, 回府去做新郎官的准备——

  大宁婚俗,婚礼自黄昏始,酉时正刻拜堂, 礼成后是喜宴, 喜宴最迟亥时结束, 不耽误新人共入洞房,共度良宵。

  近申时,季恪在御书房理好奏折,起身推开殿门。

  一眼望去,殿阁顶上覆着尚未消融的雪, 小而金黄的太阳悬于天边一角,华丽的光如帘幕般铺下,金银点点, 正是难得的晴雪胜景。

  季恪的心情非常好。

  因为不久后他就可以见到阔别数月的姜宣了——

  姜守成婚, 姜宣一定会来, 也一定会想方设法躲他, 多半又是乔装入城。所以他下令城门守卫既要留意行止特别的人,当报则报, 又无需过多盘查。

  他要放姜宣顺顺利利地进来,要消除他的戒心, 然后在姜守府中一举收网。

  季恪望着远处笑了。

  姜宣说过,他的师门四季如春,他没见过冰天雪地,想来今日京城之景定会令他惊奇。

  时候差不多了,銮驾备好,季恪自信满满地登车,清道启程,前往城北大将军府。

  行至正阳大街,銮驾突然一晃,接着“咔”地一声猛然停住。

  车中的季恪一手撑住座位,车外侍卫们“噌噌噌”地拔刀戒备,片刻后安静无事,王至的声音隔着车帘传进来。

  “陛下,车轮遭暗器破坏,銮驾暂不能行,属下已命人传信去派新的车驾过来,亦已派人前去调拨禁军卫护驾。恐怕仍有刺客埋伏,禁军卫到位之前不宜挪动,还望陛下忍耐。”

  “当真刺王杀驾,且有暗中一击破坏车轮的本事,早就照着朕的脑袋来了。”季恪冷声道。

  王至沉默。

  其实这些他不是没想到,这事的确很怪,他也的确有些猜测,但他怎么敢直说?

  季恪亦有相同的猜测,伸指拨开车帘,临近黄昏,阳光不见,风也冷了。

  突然风声一紧,季恪和侍卫们不约而同地看向风来处,西北方的屋顶,一个身影“嗖”地闪了过去。

  中等身形,穿一身暖黄色的袍子,头发全束,侧脸很像……

  姜宣。

  西北方正是大将军府的方向。

  侍卫们一凛,季恪更是紧张,撩帘的手指一弯,狠狠抓住车帘扯开,身体从车窗中探出去急切地找寻,却什么都看不见了。

  反手握住窗框,他命令自己冷静,片刻后说:“不等了,朕下车换马赶去大将军府。”

  “陛下三思,这太危险了!”

  侍卫们连连劝说,然而季恪根本听不进去,跳下马车,示意王至把马让给自己,而后利落地翻身上马,一握马缰冲了出去。

  -

  大将军府张灯结彩,宾客们陆续到来,穿着吉服的姜守与众管事迎接招待,喧哗热闹之中,天子陡然驾临,众人跪了一片,姜守不敢让天子在人多的地方逗留,直接将他迎进了事先准备好的静室。

  季恪从善如流,也没提路上的意外,他很清楚,姜守和姜宣必定是一伙儿的,现在得稳住,以不变应万变。

  喝了口茶,他淡淡地瞥了一眼姜守,道:“该接亲了吧?大事重要,卿自去忙,不必陪朕,亦无需再派人伺候,屋子周围有王至他们在就行,朕想清静些。”

  “是,臣谢陛下恩典。”姜守躬身退出。

  他自然知道季恪想干什么,季恪也自然知道他知道,不过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座大将军府是平叛之后,为褒奖姜守,季恪亲赐的,他有图纸,什么位置好藏人再清楚不过,当下便吩咐众侍卫散开寻找。

  “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但动静需小些,不要和府中的人起冲突。”

  众侍卫听令,按提前谋划的,运起轻功前往自己要查的地方,季恪则独自去内院——

  他是天子,在臣下府中自然是想怎么逛就怎么逛。

  他和众侍卫一在明一在暗,除非姜宣掘地三尺,否则……

  突然,侧后方又如先前在銮驾上时那样风声一紧,他猛地回身一看,又是那个极像姜宣的身影!

  下意识地想追,然后连忙止住:不是,绝不是。

  但这障眼法都使到这里来了,等于明晃晃地挑衅,告诉他姜宣的确在!

  那且斗一斗看。

  君后既有如此雅兴,他身为夫君,自当奉陪!

  季恪向空中做了个手势,命令侍卫去追那人影。

  已在姜守府中,侍卫众多且各据一地,相互照应,不怕调虎离山。

  只要追到假的,必能引出真的。

  季恪自信满满,然而面对强出许多的实力,再好的谋略也将沦为纸上谈兵。

  先前的人影仿佛信号,接下来,更多的人影仿若凭空而出,一个接着一个,忽而在东忽而在西,忽而绕过假山,忽而拨开草丛,看得季恪眼花缭乱。

  侍卫们分头去追,许久过去毫无结果,季恪有些慌了。

  汗冒了出来,他快步行于内院,看哪里都像有问题。

  天色渐暗,热闹的乐声由远及近,王至运轻功落在身边。

  “陛下,吉时将至。”

  言下之意,该去观礼了。

  季恪不甘心地问:“可有发现?”

  王至愧疚地摇头:“属下等无能。”

  季恪攥了下拳头,转身向正厅走去。

  天子前来观礼,正厅只留三品以上官员及家眷,其余人被安置在厅外院坪。

  如此一来,季恪端坐主位,正厅各处尽收眼底——

  一对新人,婚礼礼官、乐工,他熟得不能再熟的朝中重臣。

  没有姜宣。

  此前的期待与快乐消失殆尽,他拼命压抑着。

  镲片一响,鼓乐声起,礼官高声唱和,乐工笑意洋洋,众人望向正厅门口,身材高大的大宁天下兵马大将军姜守,以一条缀花的喜带携着通身文气、面容雅致的谢宁缓步而来。

  宾客们鼓掌叫好,乐曲声更为激昂,姜守与谢宁相视一望,露出极其幸福,又略有羞涩的笑容。

  这是季恪第一次在姜守脸上看到这种表情。

  这是一个男人得与所爱之人共结连理、相守一生时才会有的表情。

  原来杀伐果断的硬汉也会有这种表情。

  他突然触动。

  他成婚的时候又有着怎样的表情呢?

  那日的场面、耳边的乐声、身旁的姜宣……

  他有些恍惚。

  一拜天地,再拜君王,夫妻对拜。

  礼成后,姜守与谢宁跪谢天子赐婚及一应封赏。

  季恪示意平身,心中默默考量了一下,似是随意聊道:“婚礼很好,礼部差事办得不错,方才那曲子颇为别致,朕与君后大婚时用的似乎不是这曲子。”

  负责婚礼的礼部侍郎起身离席道:“皇上圣明,皇上与君上大婚乃天下第一盛事,需用规格最高的御乐。今日大将军与谢大人喜结连理,因谢大人祖籍湖州,臣与同僚们便商议着,改了湖州民间的一曲喜乐。”

  “原来如此,尔等心思甚好,朕当初下旨喜宴做湖州菜亦是此意。”

  话到此处,谢宁自然要再谢恩,谢礼部的用心。

  季恪摆摆手道不必拘礼,又问:“是了姜卿,今日大喜,一辈子一次的事情,君后与卿兄弟情深,怎么竟没与卿联络前来观礼呢?”

  他面带微笑,语气和善,轻飘飘地扔了个炸雷出来。

  姜守与谢宁谨慎地对视,先前准备充分,唯独没想到天子竟会当众挑明。

  宾客们更恨不得赶紧找个地缝钻进去装不存在——

  天子与君后的种种固然令人好奇,但那是私下里,当着天子的面,听到越多则越危险。

  热闹的婚礼静了下来。

  所有人一动不动,连厅外的人也感受到了厅中气氛的变化,纷纷放下筷子,眼观鼻鼻观心。

  季恪盯着姜守,姜守垂着眼帘。

  千钧一发,僵持半晌,终于还是季恪认输了。

  “罢了,朕有些乏,不待了。”他站起来,折向一侧小门,王至紧随其后,众人慌忙跪倒,姜守亦快步跟上。

  季恪一摆手道:“不必侍候,卿去招待客人吧。”

  走入内院,身后乐曲声与喧闹声重新响起来,宛如与他隔绝的另一个世界。

  他有些难过地闭了闭眼。

  方才在正厅,他差点儿就忍不住了。

  他想跟姜守摊牌,想把这座大将军府翻过来,一个人一个人地查验,不信找不到姜宣。

  然而一触即发之时,他放弃了。

  姜守是他臂膀,他不能毁了姜守的婚礼,更不能伤了姜宣的心。

  姜宣一定就在此处,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看着他的哥哥成亲。

  他还是要找他,绝不会罢手。

  “王至,把人都叫回来。”

  众侍卫一部分在府中,一部分分散于周围的街道,始终没有线索,现在得重新想新办法。

  王至领命离开,季恪独自站在木廊上。

  时已入夜,一年的最后一天,风冷气寒,亦无月色,他人洞房花烛饮酒作乐,越发衬得他这孤家寡人形单影只,萧条零落。

  为什么,为什么他先前那么糊涂,那么……

  “——唔呼!”

  身后传来一声极为熟悉的呼叫,季恪头皮一紧,回头一看,整个人都要炸了。

  木廊外的花园里,假山后钻出一颗脑袋,被大将军府里暖红的灯光照得分明,正是姜宣!

  季恪浑身的血疯狂翻涌沸腾,他惊呼一声“宣儿”,一步跨出木廊,飞身追过去。

  姜宣当然要跑。

  然而季恪非常自信:姜宣不会武功,他最多只能跑到这个花园边,然后就会被自己追上,握住双手、抱进怀里,再也不能离开。

  就快了、就快了……

  季恪喜极,气息动作都有些难以控制。

  突然脑后再次风声骤紧,他心头一凛,惊觉不对,可尚未来得及有任何反应便脖颈一痛失去意识,于空中失重下落。

  “怎么样怎么样?成功了吗?!”姜宣从假山后蹑手蹑脚地小跑过来,谨慎地低声问。

  大师兄托着被打昏的季恪落地,将人以坐靠的姿势放在假山边,说:“自是手到擒来。皇帝警觉性不错,武艺也不错,若非咱们先前不断刺激他,方才你又弄得他心神大乱,有了空子,很难一举成功。”

  “这就说明咱们谋划得好!”姜宣冲着昏过去的季恪十分不满地吐了下舌头,“大师兄,进行下一步吧,全身而退!”

  “嗯。”

  大师兄提着姜宣飞身而起,抬手从袖中发出响箭。

  “嗖”地一声,响箭冲上夜空,炸开一朵烟花。

  这是他们定好的信号。

  烟花一闪,照亮了假山边季恪沉睡的侧脸;

  烟花倏而熄灭,季恪笔挺英气的五官随之隐入黑暗。

  -

  一队人马奔驰在京郊旷野。

  队伍前方与后方均是骑着马作江湖打扮的青年男女,中间一驾马车,车身暗色,形制宽大用料考究,车前四马膘肥体键。

  车中坐的不是旁人,正是大宁天子季恪花了很长时间、张了很大的网,费尽心思都没能找到的君后姜宣,以及他新婚的兄嫂。

  当初赐婚旨意一下,姜守便写信给骆雪霜,与她商讨该如何跟姜宣说,二人来来回回拿不定主意,最后索性直言。

  虽说早已料到季恪还会有诡计,但这一计实在阴险,姜宣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可想到哥哥能与心上人举办一场御赐的盛大婚礼,嫂嫂又能获得对整个家族来说都极为重要的封赏,他也发自内心地高兴。

  婚礼他当然要参加!

  最后和师兄师姐们一合计,决定一方面上钩,一方面务必要给季恪那个大坏蛋一点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震撼!

  此时三人坐在马车中,时间紧迫,姜守与谢宁没来得及换衣裳,仍穿着喜服,姜宣亦是一身大红,然而仔细看去,他的红衣无论样式与质地,都比两位新郎官的差远了。

  谢宁用壶中的清水打湿手帕,轻轻为姜宣擦拭鬓角,疼惜道:“难为小弟一直藏身乐工之中,易容术虽有效,却是伤脸伤脑袋,小弟天生丽质,今后还是少用为妙。”

  “嗯嗯,多谢大嫂!其实我平时很少用易容术,最近这两回都是因为季恪!不过这次值得,亲眼看着哥哥和大嫂成婚,我好高兴!这种高兴绝不是损伤一点点肌肤和头发能比的!”

  姜宣天然可爱,尤其在亲人面前,更是像个小孩子,不住地叫人喜欢。

  谢宁笑着摸了摸他的脑顶,姜守道:“都是一家人了,你俩还要称呼得这么见外吗?”

  姜宣便疑惑道:“怎么称呼不见外呢?”

  “随便。”姜守爽快地说,“你想叫什么就叫什么。”

  姜宣转转眼珠,脑门“叮——”地一声,一把握住谢宁的手,开心道:“阿宁哥哥!”

  谢宁笑意绽开,应了下来,亦用姜守的叫法回唤:“宣儿。”

  “嘿嘿。”这样的叫法的确拉近了距离,姜宣挪挪屁股,更加靠近谢宁,再挽住他的胳膊。

  “当初听哥哥说起阿宁哥哥,我就在脑海中想象阿宁哥哥的样子,如今终于见面,阿宁哥哥果然和我想的一样好看温柔!我好想和阿宁哥哥多呆一会儿,可惜现在非走不可……”

  谢宁以指腹刮了刮姜宣苦闷的脸:“来日方长,眼下情形紧迫,能顺利过了这关就是最好。”

  “肯定能顺利过!”姜宣自信地说,“咱们这么多人对付季恪一个,他必输无疑!”

  “宣儿师门的确能人辈出,先以易容术扮成宣儿的模样,在路上和府里动摇皇上的内心,分散侍卫们的注意,再以高超武艺制服侍卫,自己扮作侍卫的模样,让皇上孤立无援。等到皇上的耐心耗尽,真的宣儿露面,一招打晕皇上,令皇上无法下令,获得出城离开的时间,可谓神不知鬼不觉。”

  “阿宁哥哥也很厉害!让我易容成乐工我自己都没想到!更别提季恪了!”

  “是因为宣儿亲自为我和你哥哥谱曲提醒了我,还是宣儿更厉害。”

  “没有啦。”姜宣有点不好意思,“给你和哥哥想新婚礼物的时候可把我愁坏了,然后那天偶尔听到三师姐弹琴,我就突然有了想法!只是我在师门里虽然什么都学,音律也学,但也什么都不好好用心,谱曲的时候又开始发愁,觉得这样不好那样也不好,差点儿就想放弃了,多亏最擅长音律的三师姐帮我!也多亏了哥哥跟礼部说这是你家乡的曲子,要请个来自家乡的乐工,我才能成功混入!”

  “是呀,不过话说回来,礼部改编后的曲子虽乐器众多热闹精致,可我还是更喜欢宣儿谱的原曲,只一把琴就奏出了所有情绪,宣儿当真有才华。。”

  姜宣更加不好意思地垂下头,谢宁随着他的目光,看到了那即将足月的腹部。

  “身子可还吃得消?方才在乐工队伍里,你是束了腹的,现在有没有不舒服?”

  姜宣使劲儿摇头:“没关系,就一会儿而已,我坐在队伍后面,有琴挡着,只需微微束腹,大师姐还给我吃了保胎的药丸,重重措施,毫发无伤!”

  “那就好。产期在半月后对吧?可惜不能亲眼看着侄儿出世,想一想,那样的粉嫩小团子定是非常可爱。”

  “那阿宁哥哥就和哥哥快生一个自己的小团子!阿宁哥哥这样好看,生出来的小宝宝也一定特别好看!”

  -

  大将军府。

  季恪从昏迷中幽幽转醒,怔愣了一时,思绪接上,表情霎时一变,“腾”地从床上坐了起来。

  “陛下!”王至迎上前来。

  季恪看了眼窗户,隔着窗帘只见一片浓重,屋里也全是灯。

  “什么时辰了?”

  “禀陛下,子时将至。”

  “朕昏迷了两个多时辰……”季恪按了下额头,“是谁,是谁这么大胆?!”

  王至也没想到事情竟会变成这样,“扑通”一声跪倒:“禀陛下,当时臣按陛下吩咐前去召回众侍卫,才发现原来他们都让人掉了包。他们通通被药晕了,搁在将军府外一条巷子的深处。臣知道不好,立刻赶回来,发现陛下竟然也……如此身手,想必是君上的师门。”

  季恪攥紧拳头,咬牙切齿道:“姜守呢?”

  “臣问了喜宴上的人,说开宴后没多久,谢大人就不胜酒力,回房去了,过了一会儿,大将军说去看看谢大人,然后就也一直未归。”

  季恪一掌狠狠拍在床边:“命禁军卫出城去追。”

  顿了一下,他的眼中凛冽的光芒一闪。

  “朕也去,你随驾,走南门,不管用多少个人换多少匹马,不管他们有多厉害,哪怕追到天涯海角,朕也一定要追上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