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槛花笼鹤>第14章 八抬大轿明媒娶

  几日清闲,鹤青与靖王的大婚如期而至。

  前一天晚上,鹤青几次被宫里的陈嬷嬷拉着试礼服、梳发髻。毕竟明日帝后亲临王府,礼数仪态上可马虎不得。

  鹤青也是知道今晚睡不成,叫来阿绍泡壶浓茶打算就这样熬一晚上了。

  阿绍有些心疼鹤青,一直絮叨着“成亲为何这么多事。”

  鹤青倒满不在乎,反过来劝慰阿绍道:“正常人家成亲,也是要精心准备一番,更何况天家皇子成亲,自然不能马虎。”

  “荣公子说得极是!”正在梳发髻的陈嬷嬷附和道:“咱们这闻景院还算安逸的,你看整个侯府,都不得安生。”

  陈嬷嬷所言不假,侯府早已被荣家军包围,为明日的护送鹤青去靖王府做准备。

  “长姐真是有心了。”鹤青低头笑道:“调来荣家军护送,这排场都快抵得上帝后了。”

  “哎呦老奴真是健忘!”陈嬷嬷拍着大腿道:“金冠都给落在来时的马车里了!”

  “这不是有金冠吗?”鹤青指着梳妆台上金凤发冠道。

  “不是这个,是太后新赐给你的。说是要跟靖王一对,寓意好。”陈嬷嬷说罢将梳子放好,对阿绍道:“你在这陪着公子,老奴去去就来。”

  等陈嬷嬷远去,阿绍来到鹤青身边盘腿坐下。

  看着镜中美人,阿绍心里莫名有些烦躁:鹤青这么完美,嫁给靖王简直是暴殄天物!

  “公子,才过丑时,休息会吧。”阿绍的说话声打破了寂静。

  听到阿绍的声音,鹤青明显有些局促,他垂着脑袋盯着梳妆桌上的金冠,回道:“不了,一会儿上轿子了再休息。”

  “公子为何有意躲闪属下?”阿绍单手撑着身子靠近鹤青,“为何脸也这么红,可别跟属下说是涂了胭脂的缘故。”

  阿绍眼角的笑意已经掩藏不住,他发现稍微逗一逗鹤青,反应真的很可爱。

  两人距离之近,鹤青一抬头就能看见阿绍的脸。

  “我没有可以躲闪,也没有脸红!”鹤青瞥了瞥嘴不服气道。

  “是是是!”阿绍掩面偷笑,难得见鹤青这么孩子气。

  两人相视而笑,最后又彼此陷入沉静。

  在侯府的这段日子算得上是安逸舒适,只怕进了王府,就难有安生日子过了。

  “你会一直陪着我的,对吧?”鹤青摸着阿绍的脸问道。

  “毋庸置疑。”阿绍将脸埋在鹤青的掌心,贪恋最后的时光。

  没一会儿,陈嬷嬷一路小跑赶来。她手中抱着珠玉玛瑙点缀的盒子,打开是一顶金凤发冠。

  “这发冠是太后娘娘赐给你的。”陈嬷嬷说着便将盒子放到梳妆桌上,双手将发冠捧了出来。

  “还请嬷嬷替我谢过太后娘娘。”鹤青朝陈嬷嬷弯腰行礼道。

  “那是自然。”

  发冠稍重,只是试戴了一下,陈嬷嬷便将发冠放回盒中。

  “老奴还有些成亲的私密事要同公子交代。”

  陈嬷嬷跪坐在地上,眼神示意阿绍,希望他能离开一会儿。

  “没事,阿绍不是外人。”鹤青安抚道:“陈嬷嬷有什么事直接说就好。”

  见鹤青不在意,陈嬷嬷从衣袖中掏出一本小书转交给鹤青。

  “书中都是些房中术,太后也叫老奴给你,希望你能伺候好王爷。”陈嬷嬷说着便凑近身子贴在鹤青耳边道:“王爷还未经人事,公子可要多教教。”

  “我教不来。”鹤青将小书推还给陈嬷嬷,道:“嬷嬷还是替我还给太后吧。”

  “这怎么行!”陈嬷嬷继续劝道:“你带在身上,届时拿给王爷,让他自己看。”

  “这……”鹤青不情愿地拿过小书,但依旧不死心地问道:“太后娘娘没有当面跟他说吗!”

  “每次要提这件事,王爷总能规避掉。都要成亲了,房中之事还不清楚,王爷也是心大。”

  鹤青心里编排道:还不是因为桓襄压根没想过礼成!

  “老奴这边事情交代完了,公子先休息一会,晚些老奴再给您梳妆打扮。”

  “有劳嬷嬷了。”

  房门被关,屋内只剩下阿绍和鹤青。

  鹤青此时毫无困意,干脆把那本小书拿出来看看。

  尽管是做足了心理准备,鹤青还是被书中的场面给震惊到了。

  阿绍仅是瞥了一眼,就立刻别过头去,嘴里还不忘问道:“皇宫里还能有这种东西?”

  “太后爱看这些,经常让人出宫带这种小书回来。”鹤青轻描淡写道:“毕竟深宫寂冷,太后也难耐。”

  “那公子以前在太后身边当差……”

  “嘘,太后私密之事,最好少打听!”鹤青将左手伸到嘴边,独伸一指,做出噤声的动作,

  天蒙蒙亮之时,还在王府睡觉的桓襄便被德叔喊醒。

  “离去侯府还早呢,干嘛这么早叫我!”

  桓襄翻了个身,想要继续睡觉。可德叔哪给桓襄继续睡回笼觉的机会,直接一个拉扯就把桓襄从床上拖了下来。

  “你不沐浴更衣啦!”德叔数落道:“今天可是你大日子,得花时间收拾你这一身邋遢!”

  “成亲怎么这么麻烦!”桓襄不情愿地起身,嘴里不断嘟囔着。

  “要怕麻烦就别成亲,省的糟蹋荣家这么好的公子!”

  “荣家的好公子?”桓襄嗤笑道:“他算哪门子的好公子!”

  “啪!”德叔抄起放在拐角的毛掸子,毫不客气地打在桓襄身上。

  “你怎么能这么说人家荣公子!要我说,我倒现在都不相信荣公子是自愿嫁给你的!”德叔没好脸色道。

  桓襄自知理亏,干脆闭嘴不谈这件事。等为他更衣的侍女进来,桓襄也是一句话不说,乖乖配合。

  “吉时已到,新郎接亲!”

  王府门口传来媒婆杜婆婆的叫喊声,桓襄在众宾客的推搡下来到大门口。

  杜婆婆看见桓襄,热情地将大红绸缎簇拥成的花球套在桓襄的身上。

  “哎呦看着真是喜庆!”杜婆婆乐呵呵道。

  “多谢杜婆婆。”桓襄摸着大红花球,转而翻身上马。

  桓襄一袭正红色的四爪金龙礼服,腰系金丝缠边的玉带,在日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一头乌发被高之束起,同样是金龙装饰的发冠,富贵中带着天家皇子的庄严之像。

  官兵开道,围观的百姓自觉站在街道两侧等候靖王迎亲。

  凑热闹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沾沾喜气,运气好还能拿点赏钱。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够吹嘘很久!

  鹤青在陈嬷嬷的搀扶下来到侯府门口。荣格被调去保护即将进入王府的帝后,因而侯府门口,只有鹤青一人伫立等待。

  鹤青负手站在风口处理绯红的嫁衣在风中发出猎猎的声音。此时的鹤青不再像曾经做内侍官的时候唯唯诺诺,而是真的如同富贵公子一般端庄大气。

  他本该如此,只不过坎坷的命运暂时压弯了他的背脊。

  没等多久,奏乐声从远处传来。随着喜乐越传越近,鹤青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桓襄骑着骏马走在前面,身后是迎亲的花轿。

  鹤青与桓襄不过几面之缘。他什么模样,鹤青心里清楚。打扮的再高贵华丽,也提不起鹤青的兴趣。

  反倒是桓襄,见到鹤青的那刻,桓襄被鹤青的容貌所惊艳到。

  仅仅惊讶了一会儿,桓襄立刻平复了情绪:不过是张会勾引人的脸罢了!想起他跟太后的关系不清不楚,倒真叫人感到不舒服!

  纵使心里再嫌弃,桓襄还是翻身跳下马背,朝鹤青伸出手,想要将他牵往花轿。

  两人互相看不起,鹤青也是没给桓襄面子,倒是扯下桓襄胸前的花球,自己抓着一边,示意桓襄抓另外一边。

  桓襄见状,直接抓住鹤青的手腕,低声道“不给面子是吧?”

  “就是不给,你能把我怎么样?”鹤青到也不是非要跟桓襄作对,只是单纯想发泄一下对他不满的情绪。

  鹤青说的没错,桓襄确实不敢拿鹤青怎样,但桓襄有一身力气,直接扛起鹤青,直接硬塞进轿子中。

  被强行塞进轿子,鹤青心里窝了火,口无遮拦道:“靖王这番举动,和土匪抢亲何异?”

  “本王就是土匪怎么了,等把你绑回去看你能掀出什么风浪来!”桓襄也是毫不客气地回应,随后放下轿帘,朝外喊道:“起轿,回府!”

  喜乐再次响起,桓襄在众人的相贺中,接“新娘子”回府。

  按照民间嫁娶的规矩,拜堂办席必不可少。帝后早已进入王府,褪下一身华服,穿着红色常服坐在主位,等待桓襄接回鹤青拜堂。

  除了王府侍卫,所有禁军皆入驻王府,府外是荣家军看守,里外都是人,为的就是确保帝后的安全。

  稍晚些的时候,太后也被接到王府。她是靖王的生母,于情于理都要参加这场婚典。

  皇后赵宜怜见太后驾到,也是主动让出主位。

  “皇后贤惠,当的起这主位。”

  郑姣起初还想拒绝赵宜怜好意,但赵宜怜拉着郑姣的手,将她带到自己的位置上,柔声道:“您是桓襄生母,按照民间的传统,拜高堂拜的可是父母。”

  赵宜怜温柔得体,母仪天下的皇后她当之无愧。

  “怜儿说得有理。”说话间,桓硕起身让出主位,道:“朕就与怜儿一同坐在下面。”

  说罢,桓硕牵起赵宜怜的手,与她并肩而坐。

  见帝后如此恩爱,郑姣略带可惜道:“皇后确实贤惠,只是可惜没能替陛下生个龙子。”

  “朕何尝不是?”桓硕目光坚定道:“实在不行,朕年末与皇后再去朝天观,让道长算算。无论如何,也得诞下龙子!”

  桓硕此话一出,门边传来“碰”地一声响。推门声音不小,倒给郑姣和赵宜怜吓得不轻。

  屋内众人门口望去,只见桓硕眯起眼睛,满脸嫌弃道:“你个没轻没重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