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这是一个踏春赏花的好时节。

  马佳芸兰其实不太想出这个门,今年又逢八旗选秀大年,御花园里有许许多多新入宫的秀女,同时也是事故高发地带。

  只是隔壁延禧宫惠妃为了大阿哥胤禔的未来,隔三岔五泡在秀女堆里。

  马佳芸兰也不好说自己与康熙一番对话后,已大概率猜中他的心思,因而不得不跟一跟风,出来见一见这些秀女。

  其实身为一宫之主,她也可以单独召见一位或几位秀女。

  但单独召见不管几位,都会给人以错误信号,可能会给彼此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马佳芸兰是真的想要儿子晚一些时间结婚,差几个月才十三岁真的太早。

  也因此,马佳芸兰选择出门逛一逛,走入人群里走马观花。

  她看了看玻璃镜中越发清晰的脸,又摸了摸,还挺光滑细腻的,不禁心生感慨:“不过三十五多两岁,怎么就当岳母婆婆了呢。”

  正在修眉的秋书手一点儿不抖,同时还能够搭一两句话:“主子,马上添两个半子半女一起来孝顺您,是件喜事呀。”

  马佳芸兰脑门三条黑线:“……半子半女听起来更有一种已经七老八十的模样。”

  秋书和秋墨有点不解,在宫外主子这个年龄当婆婆其实很常见,但主子的外表年龄也的确是她们见过最“年轻活力”的婆婆。

  她们主子现在耍鞭、跳绳、打拳、踢毽子、躲沙包的技术比年轻时还好些,身上的肉也结实紧致,宫里这么活泼的宫主娘娘怕是钟粹宫独一份儿。

  两人一边奉承着,一边使用浑身本事为自家主子梳妆,其实花不了多少精力,但完成后,她们也会产生一种愉悦心情。

  主子说这是“人人都有对美的追求。”

  不到两刻钟,梳妆已结束,马佳芸兰挑了一身非常挑肤色也衬肤色的翠绿旗装换上,与她们一块儿出门。

  御花园里果真热闹,花一簇簇一团团地绽放着,姑娘们三三两两的聚着。

  马佳芸兰有点儿小得意。

  这些姑娘的妆容打扮有她一笔,不止是流行风向问题,她们从宫外带进来的胭脂水粉指不定是从女儿坊买的,极个别首饰还是她与塔娜闲时偷偷设计的。

  马佳芸兰身上并没有透露自己信息的首饰珠宝,后宫里现在的妃嫔数量可不少,无信息的秀女们基本上猜不出她的身份。

  但也看得出来是一位后宫妃嫔,便行在宫中行走非常常见的福礼。

  礼不可废,但相对简单,免礼也更容易,正合她意。

  又穿过两个园子,当马佳芸兰看到“乱落如红雨”桃花林时,也不免被这眼前的美色怔住,不由停下脚步。

  “荣妃姐姐。”

  不远处凉亭传来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是惠妃。

  然后,视眼可见的秀女齐刷刷跪下,还有几个从林子里慌慌张张钻出来的,齐刷刷下跪,声音轻柔悦耳:“荣妃娘娘万福。”

  “……免礼。”

  问安结束后,马佳芸兰索性去了惠妃所在的凉亭,她正在面见七位年轻姑娘,都是秀女中家世最出众的前几位。

  不出意外,记忆中的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混在其中。

  伊尔根觉罗氏的确是八旗大姓之一。

  但假如单论八旗地位,伊尔根觉罗氏并非七个秀女中最出色的一位,家中伯爵继承人也未必能落到伊尔根觉罗氏阿玛头上,但其阿玛科尔坤是现任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从一品官员,吏部最高职位,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包括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等诸多工作[1]。

  一个实权的官职。

  六部包括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又以吏部为首,因此,吏部尚书也被称为天官。

  而假如能与吏部尚书联姻,那么意味着有机会和朝政大大小小从上到下的官吏建立一张关系网,结党营私更方便。

  其实啊,七位秀女表现得不管是礼仪还是主流女德,都看不出多大问题,外貌不说多出色,全部都在良以上。

  伊尔根觉罗氏也处于其中不上不下的位置,但她单单靠家世,便让惠妃怎么看都顺眼的不得了。

  惠妃叫上荣妃,当着她的面赏次自己贴身带的玉镯子,也是在向她表明——这个儿媳妇她已经看上了。

  隐含:

  兄弟共争一个女人,可不是件好事情,我已先行一步。

  马佳芸兰扫了眼惠妃眼中的算计,又看了眼伊尔根觉罗氏根本无法掩藏的喜色,行吧,为她们送上恭喜。

  “惠妃妹妹的眼光真不错,本宫也看伊尔根觉罗家格格哪儿都好。”就是十四岁年纪有点小,您老人家催生的时候再注意些就好啦。

  可惜惠妃不会听任何钟粹宫的话,她正在频频点头,喜上眉梢。

  一般来说,抛开必须的政治手段,康熙还是挺参考儿子养母生母的择妻人选,往往也不会插手侧妃、格格这样。

  除了太子。

  也就是这事啊有八层定下了。

  伊尔根觉罗氏享受着其他秀女们羡慕的目光,脸上染了层羞涩,心中又是得意又是欢喜,那可是皇长子。

  马佳芸兰能够感受到其他秀女看自己的目光,不是看情敌,而是看一个炙手可热的婆婆,这都什么事儿。

  不一会儿,便辞别离开。

  **

  两日后下午,康熙再次摆驾钟粹宫。

  除去混吃混喝外,他再次询问上一次的那个问题。

  “妾身还是觉得长瑞太小,”马佳芸兰的答案和上次一样,“但秀女当中,也有两三个合看上去似乎还不错的。”

  言罢,说了两个名字。

  这可不是随便说的,她们的确属于这一批秀女中比较全面优秀的,假如真的出现计算失误,也只能认当中最好的。

  好在一切并未出意外,只见康熙拧了拧眉,似乎很不赞同。

  马佳芸兰垂眸,她非常清楚对方在不赞同什么,他不赞同的不是胤祉的福晋,而是太子胤礽的福晋。

  更准确的说:

  ——太子福晋。

  再往深了说:

  ——未来的一国之母。

  这不只是康熙关心太子原因,还有他更关心的大清江山未来能不能千秋万代,他很明白,一个好的皇后能够为大清带来什么,比如现如今太皇太后、已经去世的仁孝皇后。

  所以不是说今年的秀女家世颜值优不优秀,而是才十几岁的她们很难能跟仁孝皇后、孝昭仁皇后相提并论。

  况且还是经过滤镜美化过的皇后,活人永远比不过死人。

  只要不是刚需(胤礽实岁才十二,过三年再找太子福晋也不迟),这一届秀女好上天,也基本上选中无望。

  何况根本无人上天。

  又过了半刻钟后,只听康熙说:“罢了,如你意,再让长瑞多读两年书,到时候,朕一定为他挑一个好的。”

  “臣妾谢过万岁爷。”马佳芸兰喜不自胜,仿佛也不懂他更深沉含义一样。

  从次日开始,马佳芸兰不再去御花园偶遇,只有复选的时候才重新出现,毕竟作为掌权者之一,她不得不出现。

  大选结束。

  不出意外,康熙给大阿哥与伊尔根觉罗氏赐了婚,胤祉胤礽两兄弟都没有赐婚。

  康熙也没有收家世高的秀女入宫,毕竟这些秀女当中很有一部分冲着自己儿子来,光是这个,他便不会让她们入后宫,于是收了几个颜色好家世低的。

  这对于后宫众妃是一件好事。

  然而,让马佳芸兰哭笑不得的是,她们和前朝某些人一样,似乎都很关心二阿哥胤祉并未被赐婚的事情。

  马佳芸兰只道胤祉年纪小,却有人舞到胤祉面前去,虽没有正面言论,但隐含意思便是“慈母多败儿,被额娘耽误。”

  胤祉记下这几个名字后,确认不再有其他人,一并处理,只是一两句提醒便罢,毕竟世人受到时代局限根本难以想象自己的额娘究竟有多好,但有教唆之意,非蠢即坏。

  很快,宫里又有两件事压下旧消息。

  一件便是承乾宫章佳庶妃怀孕之事,已经拥有十三阿哥胤祹的佟皇贵妃也很意外,但还是令人好好收拾照顾。

  第二件事便是,康熙在大选后不久又下一道令,今年的木栏围猎,允蒙古漠南以及少部分漠西、漠北携部分适龄男儿入京一并参加,此时他们正在启程路上。

  木栏围猎在清朝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活动,不只是狩猎,当中含有更多的军事意义与政治意义。

  每年康熙都会率领王公大臣与八旗子弟在约一万平方公里的猎场狩猎,为了展示八旗子弟的力量和保持八旗子弟的血性,顺便锻炼一下皇子们。

  今年特意强调了一句“蒙古适龄男儿”,代表着目的多了一个——为大公主择婿,也意味着大公主抚蒙联姻一事基本上定了一半。

  对于后宫众妃而言,最听不得此事的怕是布贵人、张贵人等有女之人,她们很难不联想到自己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