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都市情感>地中行>第88章 88 展馆

  88

  “中午按时吃饭了吗?吃了什么?”

  “现在饿不饿?来的时候路过鲍师傅,带了几个肉松小贝。”

  “还有金桔柠檬,冰的。”

  “这儿,一次性手套……噢,那带回去吧。我们去吃火锅好不好?”

  白色捷达驶离M&C大厦,历中行打着方向盘,不断跟姚江说话。声线降落在傍晚的光线里,不算昂扬,也没流露多少沮丧,不高不低,不重也不轻,间或掺杂几声被车窗减弱的鸣笛。前挡风玻璃后面,挂符饰的位置悬了一颗松果,绳串末端坠两枚直百五铢,在上方摇摇晃晃。

  姚江把杯子放进座位之间的杯槽,简短地一一回答。他的目光从历中行脸上移往掌握方向盘的双手,在胳膊肘外侧看见一道灰土。抬起手背,拂了拂,说,“想吃荆芥拌面。”

  历中行微怔,抓住那只即将放下去的手,握了一下,“好,我们回家。”

  临西大道走到半路,新梁的后勤来电喊他赶紧回去一趟,说工地进贼了,中心区贵族墓可能有破坏。

  “不是偷的库房?怎么进内城范围了??”历中行拧眉,问完看姚江一眼,姚江点头,他便开始调转方向。

  后勤说,库房在宿舍后面,还上了锁,天色这么黑,估计觉得发掘现场更容易得手。

  历中行没再问,挂了电话专心提速。

  窗后的松果缀着铜钱摆动。

  到了新梁,历中行把杯果茶重新塞到姚江手里,让他留在车上,别担心。随即自己下车跑进工地,没去板房那边,用手机打着灯,径直赶往中心区发掘现场。

  五个队员守在这里,其中两个在下面做检查。历中行看见灯光就喊:“受损程度?人抓到了吗!”

  上面的人迎过来,几点光亮在黑暗中靠拢。

  “跑了!其他人分头去搜了!”“情况不好啊。这墓里不是陶器就是石器,青铜很少,他没翻到什么,还用了工具挖……”“他妈的,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也敢偷!”

  七嘴八舌。

  两头汇合,历中行一边把手机揣进兜里,一边接过聚光手电,沿开掘出的阶梯下墓。

  “老师!”李茹向上一望,撑着膝站起来,跟他汇报情况。

  两人已基本检查完毕。墓坑刮面被破坏,人骨位置乱了,陪葬品有丢失,还不确定少了哪些。

  “报警了吗?”

  事实既成,当务之急得把人抓回来。

  “报了,两个值班民警都一起去搜人了。”

  “那个人往没有栏板的方向跑了,天黑,草又深,范围太大,民警说要是今晚工地内搜不到,可能要等后续调外面街道的监控。”

  几个人叉着腰,热得满身是汗,不停挥手赶蚊子。

  历中行准备去帮忙,被李茹拉住了,“老师,各个方向都有人,咱们等等吧。你吃饭了吗?”

  他去接姚江下班,还没到家就过来了。姚江也还没吃,在车里等他。历中行摇头,没等李茹再说什么,重新回地面上打电话。

  打了几遍,无人接听。

  他有些奇怪,跟其他人招呼一声,提着一束光,离群往回走。

  这时候,姚淮的电话进来了。

  “中行哥!万汇那边或者你那儿,有没有姓鲍的?”她问得急。没头没尾扔来一句。

  历中行脚步慢下来,小腿没入草丛,有些痒。他仔细想了想,“姚江那边不确定,我这边没有。怎么了姚淮?你别着急,要找谁?全名告诉我我去问问。”

  “我哥……你们现在在一起吗?”

  “他在车里,我正要过去。”

  “姚淮?”对面没挂断但不说话,历中行纳闷。

  “中行哥,万汇的事儿,还要麻烦你安慰安慰我哥……让他等我来了再商量一下。”姚淮语气缓了下来,话题跳跃,似乎有些不安,“他不会轻易放弃万汇的,叫小祁去开会,肯定是准备做点什么。”

  “我会的。”他微微低头,继续道,“姚淮,那天我看见万汇主建筑的建模,才知道它是一座展馆,看设计元素,是用于农博会。”

  “嗯,是的。”

  “如果建成使用,以河梁的地理位置,加上高铁站,连接嵩山以东秦岭以西,辐射西南华北,放在中原首屈一指,效果可能堪比一个小型的广交会。缙坪的桃、洛安的鱼,都不愁走不出去……‘万汇’名副其实。我之前,想错了。”

  姚淮默默听着。当时卫昌提出南下洛安的延长线,她没有选,不光是为了姚江,更是因为万汇。

  政客只看见一条胭脂鱼,看眼前的政绩。

  万千珍物,八方来汇。是他们兄妹俩的抱负。

  她听见历中行接着说,“我们发论文,总要尘埃落定了,才好跟别人交流。将心比心,我能理解他是怎么想的。有些事,经不起挂在嘴上说,要做。做出来是什么样,才是什么样。”

  “但他也不刻意瞒着我,电脑放在那里,我看也就看了,他一点也不介意。只是……”他抓抓头发,叹了口气,“我不知道那个限度在哪里。姚江跟我讲过自己以前研究水稻,可后来我问能不能聊聊你们以前的事,他却什么也不愿意说……我不清楚哪些事情他愿意让我知道,哪些不愿意。因为这,我想过他跟我也许是顺水推舟,没打算长久。”

  “不……”

  历中行淡淡地笑一下:“你放心,现在我不这么想了。他怎么做,我是看在眼里的。为了给考古队行方便,这段时间为了万汇改设计的事一宿一宿地熬……这都是原本可以不招惹的麻烦。要是还患得患失作天作地,我真该挖个地洞钻进去。”

  “姚淮,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说,你能不能告诉我,他的雷区在哪里?是他当年放弃专业研究吗?还是扶贫期间的事?你不用为难,不用出卖你哥,让我心里有个底就行。我有耐心,具体什么问题,等他觉得时机合适再慢慢告诉我好了。也许我还有哪里做得不够好,不够包容……总之,我不会逼他的。”

  他走出了草丛,踏上铺了水泥的空地,望着近处的工地大门停下来,一只手的大拇指插进裤兜,四根修长的手指垂搭在外面。

  姚淮的回答却出乎意料。

  她说:“对不起啊。”

  “中行哥,不是你的问题,你很好很好……我哥遇到你,可真是撞大运,我要替他谢谢你。

  “你提到的那些,是他重要的一部分,你们以后要一起走下去,姚江本该跟你说的。可是因为我,他可能永远不会讲。这事,只有我自己说。”

  耐盐碱杂交稻选育成功的那个夏天,她把啤特果的栽培技术带回了永宁。

  一同带回来的还有另一个私人消息。

  她告诉姚江,自己和卫昌在一起了。

  这趟西北之行,他们和鲍家兄弟去甘省学习经验,卫昌职位最高,却从不摆领导架子,处处照顾。出发返程那天一大早,他在植满啤特果的山上等她。山上清凉,白雾弥漫,四下里什么都不清晰,她找了好久才找到头发湿漉漉、外衣软塌塌的上司。

  仿佛云间,只有他们两个人。卫昌站在果树下,看上去,好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青年。

  这样一个青年,和她一起学栽树、除虫,拿大喇叭挡在村委大门口,分担她的责任。从冬到夏,跟她告白。

  哪个二十出头的姑娘舍得拒绝呢。

  只有一点,卫昌希望暂时不要公开。他们的上下级关系,加上他的家庭,太容易落人口实。

  姚江不反对他们,却也没有支持。

  姚淮追问他的意见,姚江叹口气,又笑了一下,终于表态道:只要你高兴,没有什么不可以。

  姚淮闻言,眼睛笑成了一对月牙儿,很高兴。

  ----

  下章最晚后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