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苏厨(下)【完结】>第1061章

  “陈无疾?东京盐铁使陈无疾?”

  “对,就是他。”马三点头表示肯定。

  两家相去其实并不远,王经不禁恼怒:“那你还带老夫绕来绕去走了这么远?!”

  马三说道:“这是行业规矩,得提防有探子跟踪。”

  王经想要骂娘,最终却化为一声叹息:“陈漕帅向以清能著称,他代萧托辉提举盐铁,还是老夫的举荐,想不到连他也投宋了啊……”

  等下老夫为啥要说也?不不不老夫对大辽忠心耿耿,嗯,这个也指的是马三,对,就是指的马三!

  马三倒是没有在意这些细微的文字,上去敲响了后门上的铜环。

  很快门打开了,却是一个小厮,见是马三也不多话,直接放他们进去。

  后门进来却是厨房,绕过去就是盐铁使府邸的花园,赵仲迁正坐在葡萄架子下翻阅书信,穿着整齐,看样子是一会儿要出门。

  陈无疾刚好也从房里走了出来,似乎刚收拾停当:“节度,这就走吧。”

  这边赵仲迁却已经见到了王经,不由得拊掌大笑,一边起身一边对陈无疾说道:“我就说这桩富贵活该相公所得,仲平兄,你还不信此乃天意?!”

  陈无疾见到王经,赶紧过来见礼:“相公怎么来了?可不是未卜先知了么?”

  王经听得没头没脑:“你们在说什么?”

  陈无疾说道:“我和节度正要去府上拜访,却不料明公已然先至,或者正如节度所言,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拜访我?却是有什么事吗?”

  陈无疾说道:“既然相公来了,就正好不用我们跑腿,走,去厅中细谈。”

  待到几人进入厅中坐定,王经才说道:“不知二位欲寻我,是为何事?”

  赵仲迁笑道:“不如明公先说,与马三一起来寻我,却又是为何事?”

  王经看了一眼陈无疾,有些不好启齿:“这个,锦州那边……如今看来不日便要被魏王,那个接收,通锦钱庄那里……”

  陈无疾焦急拱手:“明公你经天纬地之才,皆靠通锦钱庄方得施展。这几年来筹措债券,平抑绢钞,大兴贸易,举建铁厂,扶持工商水利,桩桩件件,哪样不与钱庄有关?”

  “通锦钱庄事关南路诸州根本,魏王能懂什么经济之道?一旦落入他的手里,南院诸州就完了啊!”

  嗯?王经有些搞不明白了,陈无疾和四十三节度在一起,这明明已经是内贼,可现在的语气和不似作伪的急切神态,怎么搞得跟辽国大忠臣似的?

  赵仲迁似乎知道王经的困惑,笑道:“相公应该知道我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共同利益。”

  “辽国和大宋之间,或者说得更精准一点,辽国部分地区和大宋之间,是存在共同利益的。”

  “因此在这个基础上,辽国的部分地区,一些人,和大宋是可以亲密合作的。”

  “通锦钱庄我其实不担心,那里就一个机构而已,里边现在也没有多少钱了,主要都是账册,要拉去獐子岛,不过一艘船的事儿。”

  “可是锦州还是两道间的重要咽喉……”

  “对,相公是明白人,在现在的局面下,如何保住东京道这片基业,才是根本问题。”

  “让东京道和以前一样,我想,这是辽国绝大多数人……不对,是东京道绝大多数人,最想要的选择。对吧?”

  王经不禁叹息:“怎么节度和马三一样,将此事说得如此的轻易?如今魏王在西南咄咄逼人,朝廷在西北一日三诏,女直在东北虎视眈眈,东京道内还有高永昌横行肆虐。”

  “节度啊,东京道这些年来承受举国赋税,供给军需,负债近四百万贯,道内兵力捉襟见肘,辽阳眼看就要大丰,辽河北岸二十州的难民即将蜂拥而至,诸多强梁的目光,都聚集到这里。”

  “啊,还有铁厂,铁厂那里也是危机暗涌,渤海人受高贼蛊惑,蠢蠢欲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矣!”

  赵仲迁笑道:“明公所说的这些,都是小账,其实还有一笔大帐,明公可休想推脱哟……”

  第一千八百零零章 大账

  王经都傻了:“还有?哪里?真要是有,那大家都上吊得了呗。”

  赵仲迁笑道:“相公,打元丰三年开始,我朝为辽朝印制绢钞,初定为每年二十五万贯,于今已然十七年。”

  “在这些年里,贵朝逐渐加大了印钞数量,到从元丰八年后,已经加到一年五十万贯。”

  “据我朝皇宋银行统计司账册所计,这些绢钞,一共累积到了七百万贯之巨。”

  “丞相我想请问,贵朝市面上流通的绢钞,实际上一共有多少?”

  “前段时间的挤兑危机,丞相应该很清楚,其后命婆娑岭铸造铁钱兑换绢钞,丞相换到手的,一共也就一百二十万贯,对吧?”

  “近日钞钱价格相对平稳,丞相又命绢钞依旧流通,东京道的钱钞又才重新足用,商业可见复苏,群臣无不称赞相公经济之能。”

  “但是我想请问的是,剩下的五百八十万贯绢钞,它们,哪儿去了?”

  “或者是虫鼠和使用中的损耗……”

  说到这里王经自己都不相信:“这么大的数量……不会是……不对不对,你大宋市舶司与我大辽贸易,从来都是用舶来钱,不对不对……”

  “没有什么不对,看来相公心头是有数的嘛。”

  “虽然市舶司不收贵朝绢钞,但是大宋和贵朝做生意的,也不仅仅只有一个市舶司。”

  “司徒早在绢钞发行之日,就一再告诫贵朝,钞引必须有保证金为凭,否则就是一张废纸。”

  “奈何贵朝听不进去,还一再加大发行量,司徒为了双方商贸平衡,不得已,只能悄悄吸纳贵朝绢钞,帮助贵朝维持绢钞的信用,才使得绢钞还能使用至今。”

  “之前这事情是四通在做,后来四通业务分拆,这事情啊,就是我朝皇宋银行在做。说白了,就是我朝先帝和陛下,一直在给你们兜着这个底。”

  “王相公你听明白了吗?我换一句好理解的话来说吧,贵朝如今,现欠着我们陛下,五百八十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