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陛下拥护圣躬,夙夜不倦,保佑之功,永福宗社,臣民欢欣,四海仰戴。

  今来选正中宫,已得贤淑。天意人事,上下协应。

  惟是政机之繁,久劳同听,归权人主,不可过时。此陛下今日甚盛之举也。

  退托深宫,颐神内典,远光前人,垂法万世,岂不美欤!愿早赐处分,以彰全德。

  如以臣言为然,伏望面出手诏,付大臣施行,天下幸甚。

  臣不胜惓惓,竭忠尽直,以干斧钺之诛,惟幸裁赦。”

  门下刘挚贴黄:

  “此事陛下必久已思虑,故不在臣下之有言。

  臣辄控至诚,上干宸听,以广聪明之益,以决左右之惑。

  惟愿早出睿旨,直以还政为指挥,不须更问故事。

  如臣下别有献议,伏望断然勿听,如有合用手诏文字,望降密旨遣使到院谕臣,即当进入。”

  梁焘刘挚都是传统保守派人物,在这方面格外注重,高滔滔当年启用这个派别以制衡新党,如今第一个要她归政的,却也是这个派别。

  但是只有一个翰林学士,一个门下侍郎,是没有什么力量的,所有的大佬一个都没有上书,于是梁焘的上章被留中之后,便无声息了。

  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见

  六月,河北四路都转运使苏油上奏,一好一坏两件事。

  好事是太原定襄又一条道路——井陉道五百里拓宽工程全线告毕,新扩宽的道路能容两辆厢车并行,河东路与河北三路的沟通更加紧密,从此太行腹地的丰富矿藏,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出来,补足四路所需。

  坏事儿就是河北四路都经略司监军李宪,卒。

  真实历史上的李宪,因为诸路伐夏大败,就他独取兰州,而被神宗嘉奖。

  但是之后因和沈括救援永乐城不利,导致永乐城大败,遭到大臣们猛烈弹劾。

  其后虽然守兰州有功,又因为生性残忍,贪功饰过,再次遭到猛烈抨击,最后落得罢职贬官的下场。

  平心而论,李宪至少打出了当时宋军中少有的胜仗,朝臣们对他的打击,除了李宪自己的毛病外,更多的是文官对带兵宦官的天然敌视。

  当时甚至有朝臣喊出了“西羌之祸害小,任用李宪之祸害大;李宪无功祸害小,李宪有功祸害大”这等无厘头的口号。

  但是这个时空,文官们对李宪的态度要好得多,因为大宋如今有能碾压李宪的文官。

  苏油。

  而苏油除了偶尔爱拿中官们恶作剧,其实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偏见。

  只要能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就是好同志。

  而中官们也有直接体会,知道苏油是真拿他们当人,毫无歧视,因此将他的恶作剧,解读为司徒要在文官们面前装样子。

  其实是自己人,只是不敢走太近而已。

  玩笑归玩笑,但是该给的荣誉、功劳,司徒决不会因为自己是中官就打折,更不会贪墨隐藏,从来都是直达天听。

  中官能在皇帝那里留下名声,这可比什么都重要。

  果然,苏油再次秉承了一贯风格,上奏李宪的功绩,要求朝廷念其功劳,予以优待。

  还主动整理出他的奏议,发现竟然多达七十卷,主要都是对于西北军事的见解。

  更加离奇的是,还在李宪家中发现了《经制财用》三十卷!

  这是苏油离开宁夏之后,李宪继续镇守兰州,赵顼改熙河路为熙河兰会路,命李宪提举熙河兰会路边防财用司的时候,李宪根据苏油发展河西的战略,结合河西走廊特殊的地方经济情况,以及兰州的繁华商贸,总结出来的关于西北边防战略经费筹集、分配、使用的大著作。

  不知道为什么,李宪组织幕府完成这部著作之后,竟然没有上报朝廷,也没有告诉任何人!

  苏油经过研读之后,发现这部书的价值,甚至远胜七十卷《奏议》。

  如果苏油以李宪一介中官也报以偏见,这部关于西北战时经济组织的文献,可能就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一个性格鲁莽,作战方式蛮横粗暴,跟谄媚之徒彭孙搞出“捧臭脚”典故,充满了民国文盲军阀无厘头风格的“李婆婆”,竟然悄不声地干出了这么一件大事儿!

  估计李宪也是出于对自己身份与名声的自卑,认为即使送上朝廷,也不可能引起任何重视,甚至会引来朝官们的攻击,说他贪鄙无度,搜刮刻毒,最终选择了将这部巨著藏于家中,秘不示人。

  苏油亲自给这部著作做了序,作为曾经平夏战役的主官,和之后建设宁夏的开创者,给予了这部著作极高的评价,认为其不仅具有历史价值、甚至具有学术价值和战略价值。

  高滔滔对李宪并没有任何看法,不过在苏油点破士大夫们心里的黑暗面以后,大家开始再次用新的目光审视这个中官的一生。

  在这个时空里,李宪的功业其实和真实时空差不多,不过苏油给力,灭了交趾,灭了夏国,没让李婆婆的功劳被抹杀在一干败绩当中而已。

  朝廷最后追授李宪右武卫上将军,武泰军节度使,谥敏恪。

  诰文里总结李宪的功绩:

  “以中人侍帷幄,备闻谟训,俾临制阃外,遂能恢斥疆土,降其渠率。

  置阵行师,有名将风烈。

  至于决胜料敌,虽由中覆,皆中机会。

  比自临洮,率众躬将。摧殪丑虏,恢复故疆。鼓行羌中,屡以捷告。”

  但是李宪的死也导致了问题,河北四路八万新军,没有监军了。

  不过太监倒是不缺,有一个宋用臣,一个石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