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好多份,汴京时报、汴京商报、两浙潮报、还有……水西漫画。

  赵顼一边翻阅,一边随口问道:“今日是礼部试,皇城司要周勤一些。每次试礼部,都有那粗心大意的士子,忘记带录籍,纸笔的。皇城司要留意这方面,能帮的帮一下,不要因为这些琐事耽误了读书人的大业。”

  郑穆点头:“是。”

  赵顼问道:“除了报纸上这些,京中可还有什么事儿没有?”

  郑穆说道:“倒是没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不过,今日早上三司试院外头,大槐树街卖早点的人里,有涪国公家苏轶和舒国大家的王宣尉。”

  扁罐没有官身,不过王彦弼因为阳燧之功,被赵顼赏了个正八品宣节校尉。

  这俩娃一向同进同出,赵顼也不在意,翻看着报纸:“嗯,让孩子早日体验一下科场的气氛也是好的。涪国公坚谢恩荫,以后定是要扁罐走科举得官的路子。他们苏家是书香门第,国公看似温和,其实在这方面,自傲得紧。”

  郑穆小心地说道:“要仅是如此,也不值当辱官家圣听。就是两位小少爷……不是看举子进场,而是……卖吃的……”

  “什么?”赵顼讶异地放下报纸:“扁罐和彦弼,学小商小贩赶早给士子们卖吃的?”

  郑穆送上一个盒子:“两位少爷卖的这个……说是叫金殿文元,那生意……好着呢……”

  赵顼拿起盒子,端详了里边的糍粑团子半天,哭笑不得地道:“跑不了苏明润的主意!亏他想得出来!”

  说完将盒子放下:“一个当朝一品国公家的公子,一个是我的亲侄儿,当街叫卖糯米粉团,传出去岂不是失了我大宋的体面?成何体统!”

  郑穆将身子躬得更低:“是,王宣尉也是如此说,害怕舒国大家责罚,不过苏小公子却另有一说……”

  接着将俩孩子卖完糍粑后的谈话复述了一遍。

  赵顼听完,又将那团子拉到身前端详了好一阵,感慨道:“言传,身体,力行。这是当年玻璃江滨的就立下的家风,涪国公教育晚辈的方法,令人钦佩啊……”

  说完想到一个问题:“对了,俩孩子卖了多少钱?”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

  郑穆都不敢看赵顼的表情:“我看他们卖了得有五六百份,一个早上没白忙……”

  赵顼算不清楚这账,不耐烦地问道:“我问你多少钱!”

  郑穆吭哧了半天:“二……二三十贯……”

  “什么?!”赵顼都愣住了:“就这糯米粉团,这么一会儿功夫二三十贯?!我有那么多举子赴试?!”

  郑穆努力憋着笑:“架不住这东西滋味不错,臣见到,也……也有买两份的,甚至……还有买三四份的……”

  赵顼手扶额头苦笑:“你下去吧……这营生可了不得,说得我都动心了……”

  郑穆躬身退下了,赵顼盯着那小糍粑看了一阵,轻轻地拖到面前。

  嗯,这东西,是不是真的很好吃……

  三月,乙巳,命官阅九军营阵法于京城南。戊申,大阅,郊赏。

  丙辰,青唐瞎毡遣使来贡。

  军机处苏油上奏,兴洛仓吴安持,转运粮秣有功,七十万石粮食,于四州分储完毕,请设粮坊加工军粮,量备出入。

  同时献上了《新军驻战口粮细则》,规定无作战任务的驻军情况下,新军每天基本的膳食定量为:精米一斗、精麦半斗、鲜肉二两、蔬菜六两、精盐五钱、酱油五钱、砂糖半两、茶叶五钱、淡酒三两、甜食一两、口香糖三片。

  战役期间,新军口粮规范则是:精米一斗半、精麦半斗、牛羊肉四两、蔬菜六两、盐菜三两、肉罐头一个、砂糖半两、茶叶五钱、水果罐头一个、饼干一盒、口香糖三片。

  其中精米和精麦,战是可以是炒米粉,炒面或者挂面代替。

  相应的,旧军减三分之一供给。

  同时还要求,驻军部队,常备半月口粮,其余由各地转运司负责。

  战时,各军用仓廪,转由军方接手,军队行军携带三月口粮,而后勤保障需另备三月。

  如此计算下来,七十万石粮食,可供西军战时四个月所需,因此还需要继续从兴洛仓转运五十万石以上。

  高遵裕的地三次沙盘推演结果已经送到了军机处,这一战苏烈使尽了浑身解数,和宋军进行了残酷的兑子,最后还是败绩了。

  苏油经过研究发现,现在的所有军队最为薄弱的,都是后勤环节。

  比如西夏,一般出兵时只带半个月的军粮,极限情况下,甚至只有七日。

  辽国和宋国同样如此,一般只有一个月。

  也就是说,如果大军在一个月内没有取得战果,那就只能从后方押运,战争就演变成夺粮和护粮之争。

  如今大宋有了长足的运输能力,还有各种干粮和罐头的加工技术,膳食结构也更加的合理,那就可以大大降低主食的运输量的同时,依旧能够保障士兵的战斗力。

  马匹同样如此,可以通过添加配比饲料的方式,保障体力。

  这些努力,完全可以让士兵携带更多的口粮随军作战,减小后勤压力,虽然苏烈的排兵布阵无懈可击,甚至还打了几个局部性的胜战,但是在宋军坚持施压一个月之后,苏烈指挥的模拟西夏大军,照样因缺粮而崩溃了。

  这还是在高遵裕过于小心,刻意压制了新军的出击强度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

  苏油和军机处的老将们将三次演练分析了很久,最后郭逵表示,苏油担心的宋军失败的风险,非常小,只要能保障军队自带口粮意外两个月的后勤,夏人必败。

  苏油还是不放心,强行将后勤保障提到了三个月,反正计划作战时间是秋后,完全来得及准备。

  除此之外,苏油还通过私人渠道,在龙首村和狼渡马场囤积了四十万石粮食,在秋季来临之前,力争达到六十万石!

  这个月,朝廷损失了一位重臣,随州通判上奏,知随州、正议大夫薛向卒。赵顼辍朝,遣中使护其丧归葬。

  给薛向办完丧事,夏国的情报,终于从边境传到了朝廷。

  早在三月初,梁永能受够了和禹藏花麻的对峙,决心武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