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利润比不上别的商品,但是有免税这个诱人的附加属性在身上,商贾们为大宋带货的积极性很高。

  很多刚造了大船,手里边资金吃紧的航海者,干脆就什么货品都不带,直接拉粮。

  密州胶州湾正在大建港口,那里也是粮船们的交割地。

  商贾们的心眼是最多的,都已经从南海跑到密州了,那为何不再走几百里,到獐子岛上去呢?那里施行的,可是保税政策。

  拉酒的商人对这个政策最是欢迎。

  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将酒卖给宋人也能盈利,但是利润哪里有卖给辽人强?

  而且将自己的酒水存放在獐子岛上,只要不卖往辽国,那就算是没有出关。

  要是能在岛上就消耗掉,那么,这就又省了一笔入辽关税!

  光这一项政策,就让獐子岛上繁华异常,无数辽国,宋国,高丽,日本的商贾,将这里当做天堂。

  这里可以用低廉的价格,享受美酒,华服,美食,珠宝,将商号设在这里,可以同时和四个国家做生意。

  而且岛上的金融业务非常发达,皇宋银行在此设立海关的同时,还设立了银行,大宋的王爷,也在此设立了和蚨祥钱庄分号。

  让辽人们开心的是,这个岛上,可以进行绢钞和宝钞的自由兑换!

  当辽人进入皇宋银行,拿出自己被自家皇帝强行发给的绢钞的时候,宋人竟然收了!兑换给了岛上通行的宝钞和舶来钱!

  虽然收取了一些手续费,但是凭良心讲,真的不多。

  而且宋人交易非常公平,只要你能把东西搞到岛上来,那就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卖出去。

  大宋海关只在货品离开海岛的时候才会收取一笔关税,要是你能够在海岛上将货品脱手,关税甚至可以让买家来出!

  而且宋人的商务仲裁机构,不管甲乙两方的国籍,只保证贸易的公平。

  哪怕是那些什么都不懂,坐着木筏来到岛上的女直人,宋人都会保证他们的贸易合法收益。

  女直人第一次将木头卖给宋人的时候,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因为辽人将他们坑惨了,好像之前五根大木头辽人才给了他们些乱七八糟的货品,价值也就不到一贯。

  接着又开怀大笑,在岛上胡吃海塞,最后傻了,连木筏都当做木头给卖了,回不去了!

  宋人很地道,知道这帮人让辽国人带回去,那就是走私犯,全都会被砍头,特意用自己的船送他们去了高丽边境,让他们从鸭渌江南岸回去,免得被辽人追究。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

  上个月,一个辽国商人病死在了岛上,宋人给商贾料理后事,负责继续照顾他的生意,帮他寻找货品买家,将不容易保存的货品换成钱财,然后将财产妥善封存。

  等到商人的儿子来到岛上接父亲棺木回乡的时候,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宋人将商贾留下的财物,尽数交还给了商贾的儿子。

  那些钱财放在皇宋银行里边,竟然还生出了利息!扣除了代管费用之后,商贾的儿子还因为自家父亲的这批货物赚了一大笔。

  这样的桩桩件件,在大宋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一时间,獐子岛和鹿岛,在诸国商人中口碑,简直就是遍地黄金的热土。

  因此当蔡卞和邵伯温来到獐子岛上的时候,被这里热火朝天的贸易集市,宽阔整洁的马路,街道两边豪华的住宅和商铺,身着绫罗绸缎浑身珠光宝气的豪商巨贾,震惊的目瞪口呆。

  獐子岛的海港和海关,是巨大的石头城堡,高高的灯塔比开封的铁塔还要粗实。

  海岛山坡是一片禁区,那里是军事要塞,低矮的堡垒上一个个窗口对着海湾,海湾内,还停泊这数艘大小不一的武装纵帆船。

  “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小汴京城!”蔡卞发出由衷的感慨:“南海路的湄洲,蕴州,冶州,交州,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

  邵伯温笑道:“听说比这里还要繁华。”

  蔡卞对张散拱手:“节度使为大宋开辟的几处利源,让大宋岁入增加了起码三成,此功不亚于国公开拓南海。”

  张散抠了抠脑门:“不敢与少爷比肩,我做这些,其实也是听从了他的指使。一开始的时候,只是为了行商利市,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弄着弄着,就弄成现在这般模样了!”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

  金悌得了三千甲胄兵器,这回朝廷肯定要大力嘉奖,早都心满意足,对张散拱手道:“两个岛可真是一年一大变样啊。要不,大家都去我府上坐坐?”

  蔡卞惊讶:“哟?金大使在獐子岛上还有产业?”

  金悌赔笑道:“我家本就是海商,长期跑大宋明州的,大王当年寻找能前往大宋投递贡表的国人,便找到了我家,这才有了一番际遇因由。”

  “獐子岛出入都方便,离我家乡,高丽第二大城西京也不远,因此干脆就在岛上置办了一处产业,当时不过花了五十贯舶来钱而已,现在啊,托大宋的福,价值翻了快百倍了!”

  邵伯温闻言,对金悌打趣道:“那今天可得让大使好好做回东道,这简直是财运亨通啊!”

  才说到这里,大宋海关掌事迎了过来,对众人连连躬身:“下官拜见蔡学士,邵先生。”

  几人见过礼,蔡卞问道:“看你眼熟,你是原领内东门司张中官吧?”

  “哎哟学士还记得我。”那中年的中官赶紧拱手:“下官正是张士良。替陛下传过几次旨意到翰林,难为学士还记得。”

  蔡卞问道:“怎么不在太后身边伺候了?”

  张士良陪笑道:“交卸内东门差遣之后,下官一直助太后料理慈善基金,以及内库诸事。这不陛下说下官勉强算明白些经济,便打发过来主持海关事务了吗?”

  北宋到现在为止,对宦官的压制力度可以说是空前的。

  熙宁年间,赵顼就曾对宰执大臣说过:“方今宦者数已多,而隶前省官又入内侍。绝人之世,仁政所不取。且独不可用三班使臣代其职事乎!”

  三班使臣系京师看管府库,殿门,皇城的低级武官。当时的宰相是吴充,当即表示:“此诚盛德事,臣等敢不奉行!”

  而赵顼口中的多是多少呢?是指仁宗朝的时候,宦官达到了一百八十人。

  而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宦官人数是多少呢?熟悉三国的应该知道,东汉末年,袁绍率军进宫,“宦者无少长皆杀之,凡二干余人”,刨除“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这一部分,宦官人数至少也在千人以上。

  唐代宦官人数,据《旧唐书·宦官传》记载,唐中宗时,已达三千余人,其中超授品级以上员外官者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