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们和夏人不一样,如今有了火器之力,我军攻击的距离已经远胜夏人。”

  “少保说了一种战术,我认为非常可取,就是我骑军应当永远在敌人阵型杀伤范围以外,对敌实施攻击。我们能打着他们,他们却永远够不到我们。”

  一干小子无不听得血脉贲张,这主意有点缺德了。

  种诂看着眼前的一帮子小辈:“这项战术要实施的前提,就是我们马跑得比夏人快,武器射程比夏人远,纪律比夏人好,阵型比夏人灵活。必须做到聚散随心,回环如意。”

  “陛下拨给了重赏,少保搞来了好马,利器。要是我们在‘人’字上头掉了链子,敢当得起军事学院前头的‘皇家’二字?!”

  “三个月后,还有考核等着你们。到时候中不了式,天王老子都得滚蛋!神机铳霹雳炮,摸都摸不着,明白没有?!”

  众人终于老实了:“明白了!”

  ……

  洛阳,洛水边兴洛仓故址,沈括和吴安持站在高高的黄土丘上,两人正在告别。

  沈括因南海之功,考绩优良,经吕惠卿推荐,应该入朝了。

  蔡确再次上书,指责沈括“反复无常、附会大臣,贬不足任,不宜擢升。”

  苏油则上书,所谓反复,不过是因为沈括在吴充为相的时候,对新法提出了一些改良意见。

  现在吴充都已经去了好几年了,而沈括在南海得田十万顷,安定人民十几万户,于情于理,都应该擢升。

  如果朝廷觉得入朝不合适,那不如命他重兴兴洛仓,再考察一届。成了,两功并叙,不成,两罪并罚。

  于是沈括终于从南海得以回内地。

  路过黄州的时候,还给大苏带去了一块南海煤精,表示道歉,之后从黄州入汉水,一路北上,走唐朝的御道,进了陕西。

  这条水道是苏油当年在渭州的时候,命董非摸索出来的,如今成了江淮到洛阳的主干道。

  “轰隆——”

  山腰的黄土塬上,一声爆炸响起,然后烟尘之中,一个土洞显现了出来。

  铜哨响起,一队穿着南海那边流行过来的工装的建设兵团,赶着牛车去到洞口,开始往车上扒拉黄土。

  吴安持对沈括拱手:“有了存中的指点,我这心里就定了,原来这炸药竟有如此威能,一年之内,我定能不辱圣命,连通洛坂!”

  沈括也拱手道:“愚兄就恭送贤弟,立此大功。”

  吴安持看着从码头一路修建到半山腰的铁轨卷扬机道:“夔州铁道我没见过,和这里的铁道相比,那边规模更大?”

  沈括内心也是得意:“兴洛铁道,使用钢丝索牵引,一车载重可以重达四吨。”

  “除了功用更大,铁轨更宽,承重更大外,坡道之上,还安装了逆止桩,车上有逆止栓,不至于出大事故。”

  “工程分三段,长度一点五公里,爬升坡度三十度,上下还有旗语亭联络沟通,能够将物资从洛水码头提升到半山窑城中存储。”

  “这里今后要满足四路三十万大军三年之用,夔州码头上那个,跟这个可比不了。”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确的帮手

  吴安持有些眼热地看着那些熟练操作的工匠:“导洛通汴司那边,懂得玩这个的人手,还是少了一些啊……”

  沈括摇头:“这个没有办法,如今到处都缺人,宋用臣那边才是大头,今年水情不容乐观,东西都紧着濮阳,内黄,郓州先用。黄河啊,今年千万不要在泛滥了……”

  说起这个两人都是有些唏嘘,吴安持说道:“少保那个草树固沙之说,到底靠不靠谱啊?诶,说起来这次少保为了你可是狠狠地得罪了蔡确一把。”

  沈括冷笑一声:“倒悬蛤蜊,不当人子。识问不精还要与少保争论,那是他自找的尴尬。”

  这件事情,成了大宋一桩著名的物理公案。

  苏油和蔡确在关于沈括的任命上有了争执,蔡确的理由是沈括为人摇摆,附会大臣。

  王安石在的时候,一力附和王安石推行新法;王安石一去,又开始附和吴充诋毁新法,人品大有问题,不当大用。

  而苏油则提出,人的智识和经验,本身就是随着学习和资历的增长,在不断的变化提升当中。

  以前看不到的问题,不一定到了现在还看不到。

  如果明知道以前因见识局限犯下了错误,到了如今眼界开阔之后还要盲目的坚持,那才真不是智者所为。

  两人相持不下,最后苏油奇峰突出地问了蔡确一个问题,那蔡参政你觉得,一个五斤的铁球,和一个十斤的铁球,从汴京码头钟楼上丢下来,是哪个先着地呢?

  蔡确说当然重的先着地,这个还用得着问吗?

  然后苏油说参政你错了,应该同时落地才对。

  赵顼看着苏油开始在胡说八道,赶紧出声阻止。

  结果苏油给大家上了一堂物理课,说要是不信,那就通过实践验证呗。

  此论彻底勾起了赵顼的好奇之心,于是驾幸州桥码头,亲自见证。

  奇迹诞生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蔡确和王珪还担心苏油作弊,两人亲自操作,几次下来,结果都证明苏油才是对的。

  于是苏油对蔡确拱手:如果到了现在,蔡参政改变了自己之前的主张,那是不是也算为人摇摆,附会于我呢?

  或者,还是要一直坚持轻的铁球才会先落地的理论?

  蔡确哑口无言,赵顼哈哈大笑,同意了苏油的请求,保住了沈括翰林学士,知制诰的行政级别,让他提举兴洛仓。

  各方报纸将这件事情大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