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班后面就是五班,四班老师带着他们班同学去准备,章老师也招呼本班学生,去后台集合。

  景年等人已经换好了演出服,景年特意穿了一身带虎斑纹的薄绒卫衣,是姐姐拿给他的。

  这个天气穿稍微有点儿厚,他热得拉着衣领敞气儿。

  帽子也没戴,拿在手上扑腾着扇风。

  其他人的服装也都换好了,毛小兵头上戴了一顶羽毛粘成的帽子,戴上后最顶上的羽毛高高竖起,格外引人注目。

  孙佳佳粘了一脸毛,比景年还热,李茜拿了把扇子,一个劲儿给她扇风。

  还有一些道具组的同学,扛着各种道具,论起来,就他们班排场最大,人虽然不是最多的,但绝对是吸引了最多眼球的。

  周晓文和向子韬穿校服,这个天气穿正好,戴上红领巾,挺直腰板往台上一站,就够精神了。

  横竖他们的节目重点在口条上,服装影响不大。

  张霞穿了一套适合活动的运动服,赵晓虎穿了一件白色的无袖短褂,阔腿裤,收了裤脚,腰上系了条崭新的红腰带,说是家里特意给他裁的布。

  别说,这么一打扮,有模有样,精神极了。

  巧的是,何大军今天的穿着打扮,跟赵晓虎很像,就少了条腰带,只不过他身上的短褂是黑色的。

  章老师只听说了舞台剧,别班的关注重点也在这个动作大的节目上面。

  其他三个节目,虽然景年是公开选的,但是后来排练,赵晓虎和张霞的节目都需要大场地,教室地方不够,他们都是在家自己找的地方。

  周晓文和向子韬的相声,更是除了参与演出的一些同学以及负责后勤的班干部们,其他人同学都不知道。

  他们两个排演的时候,随便找个僻静角落就可以,两人都不是张扬的性格,完整节目在彩排之前,都没几个人看过。

  章老师说要给孩子们足够的自主权,就真的没有过多干涉,听说有一个拿得出手的舞台剧,完全没想到孩子们还有精力和能力,搞别的新节目。

  看见何大军和赵晓虎穿的这么像,章老师还以为他们两个是有一个节目,顿时心生好奇,这俩孩子也不像要搭档诗朗诵的样子啊?

  “何大军和赵晓虎,要表演什么节目?”章老师忍不住问。

  “老师我演驯养师!”何大军举手说。

  赵晓虎抓了抓头:“老师我打拳。”

  章老师听得更懵了,何大军的她能理解,这个应该是舞台剧里的小演员,打拳又是怎么回事?

  “快看,李明明他表妹。”

  这会儿已经轮到三班上场了,毛小兵抓着景年袖子让他看台上。

  景年探头看去,现在台上站着的小姑娘,长得跟李明明确实有两三分相似,兄妹俩耳朵最像,都有点儿大,有点儿往外翘。

  李明明表妹拿着个快板,架势一摆,气势就出来了。

  景年没听李明明打过快板,但听小姑娘表演,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最起码他自己听得津津有味。

  毛小兵去撩拨李明明:“小明啊,你妹打得怎么样?”

  李明明扛着个树桩子的道具,翻了个白眼:“你自己不会听啊?”

  毛小兵嬉皮笑脸:“我又不会打快板,听不明白。”

  李明明不搭理他,毛小兵凑上去追问:“说说,说说嘛,跟你比怎么样?”

  “滚滚滚,比我好咋了,我这次一样能上台。”李明明推着毛小兵把他撵到一边去。

  就很心酸,小丫头片子,一年比一年进步,快板越打越好,要不是今年班里舞台剧招龙套,他混上个树桩子也能上台,赶上六一家里人来学校看演出的时候,他就得躲着,免得招骂。

  不出意外,李明明表妹的快板节目通过了初选,小姑娘拿着快板,蹦蹦跳跳下台了。

  “你妹妹好厉害。”景年忍不住夸道。

  他虽然看不太懂,也能听出好坏,这种乐器小姑娘玩得很溜,口条也顺。

  李明明表情复杂,郁闷,又有憋不住的骄傲,最后还是没忍住:“她抓周抓的就是快板儿,筷子还没拿利索就开始拿快板儿了,跟我爷爷一起学快板儿的孩子,没一个比得上她,还有个比她大五岁呢。”

  “真厉害呀!”景年不住地夸赞:“你妹妹好棒,她那么小就开始学习,快板打得这么好,一定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

  “她有天赋。”李明明强调了一遍:“长辈们都这么说。”

  “可是光有天赋也没用啊。”景年说:“如果她从不练习,天赋能帮她打得这么好吗?”

  不能。

  李明明脸上的笑容突然僵住,他想到了很多事情。

  其实有时候他也会不平衡,会难过,为什么一样年纪开始学快板,他要学四遍五遍甚至更多遍的东西,妹妹一遍两遍就会了。

  长辈们都说妹妹有天赋,可是天赋是个什么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妹妹有他没有,于是就被远远抛下了。

  后来他越来越不爱打快板,妹妹练习的时候他跑出去玩,妹妹板子都用坏了,他因为调皮爬了邻居的果树,被爸爸摁在板凳上抽屁股。

  长辈们说他顽劣不爱学习,李明明想,他学了又有什么用,反正他也没有天赋,怎么学都追不上妹妹。

  可是实际上,妹妹不光比他有天赋,还比他勤奋,他却把她所有的成绩都归于她的天赋。

  李明明默默低下头,两颊发烧,想起以前嫉妒妹妹还跟她吵架,就觉得难堪。

  谈话间,三班的节目已经上完了,除了李明明妹妹的快板,其他节目同样全军覆没。

  四班的同学已经在上台了,他们班第一个节目同样是大合唱,目前出场的所有班级,第一个节目都是大合唱,可以说是毫无新意。

  倒是可以给评委老师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每出现一个大合唱,就代表换了一个班级。

  景年对大合唱已经不感兴趣了,李明明凑到他身边,小声问:“方景年,如果想跟人和好,应该怎么办?”

  其实他跟景年并不是很熟,但是就是觉得他很可靠,值得信任。

  “闹矛盾了吗?”景年对此还是颇有经验的,“要看看是跟什么人。”

  李明明含糊道:“兄弟姐妹。”

  “那就直接讲呀,你们是亲人,有了矛盾,说开就好了。”景年提议道。

  李明明忍不住追问:“是我做错事了呢?”

  景年:“跟他道歉。”

  李明明:“只道歉够吗?”

  景年说:“如果你觉得不够,可以送一份小礼物,表达你自己的心意。”

  李明明若有所思。

  “嗨呀还聊天呢,都快到我们了。”毛小兵跑过来,着急忙慌地把景年往前拉。

  景年说:“别急呀,我们又不是第一个上。”

  他们班四个节目,约定好的第一个节目是张霞的花式跟头。

  这是听取了李茜妈妈的建议,李妈妈因为会画画,帮他们画道具,算是个很强力的外援。

  听女儿说他们在讨论节目顺序,就根据自己的想法提了个建议。

  李妈妈说,他们的几个节目都很好,如果分散到各个班,肯定都能上——李妈妈去年来看过六一汇演,知道学校节目的水平。

  但是都聚集在一个班,万一评委老师觉得他们班上的节目太多了,想刷掉一两个,那后面出现的节目被刷掉的可能性比较大。

  她建议他们,要么把最好的节目放在前面,万无一失。

  要么把不那么有把握的节目放在前面,先送进初选,不过后面的节目有可能会被刷掉。

  景年他们讨论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赞成第二种,大家对舞台剧的信心太大了,都觉得不可能被刷掉。

  如果能让所有节目都被选中,那就太爽了。

  于是最后定下的顺序是,张霞的花式跟头第一个上,紧接着是赵晓虎的拳术表演,然后是周晓文和向子韬的相声,最后才是舞台剧。

  确定第一个上台的张霞站在最前面,活动着手脚,刘红英带着几个关系好的女同学,在一旁给她加油打气。

  章老师跟孩子们在后台待了一会儿,也明白了,这群孩子整了不止一个新节目,直接来了个大换血!

  四班的节目很快上完了,他们班有个男孩儿吹笛子,吹得一般,中间曲子直接断开了,这失误就比较大,初选没过。

  男孩儿拿着笛子下台,眼眶都是红的,憋着一包泪。

  四班的班主任张老师安慰了男孩儿几句,看见他跟着好朋友到一边去了,便走到五班这边来。

  三班的李老师安排好学生,也过来站到章老师身边。

  “章老师,你们班张霞,这是要表演什么?”李老师好奇地问。

  张霞已经上台了,就她一个,空着手,看穿着也不像诗朗诵。

  不光李老师张老师好奇,台上的评委老师们也好奇。

  刚才那个班不是上了四个节目吗?怎么又来一个,难道是记错了?

  哦哦,五班的。

  不是大合唱,是把诗朗诵放前面了?

  然后看见小姑娘在台中间站定,先来个自我介绍,包括名字啊,来自哪个班,接着报节目:“我表演的是《花式跟头》。”

  什么跟头?

  花式什么?

  评委老师们还没反应过来,张霞手臂举起张开,腰腿一个用力,在原地大风车一样飞速的翻起跟头来。

  那跟头翻的,快得人根本数不清,就看见小姑娘运动服上面白色的线条,转成了一个模糊的圆。

  这还没完,花式跟头,重点在花式,这才哪到哪儿。

  紧接着,张霞跟手脚上装了弹簧一样,各式各样的跟头翻遍了整个场地,看得人目瞪口呆,眼花缭乱。

  评委老师们终于打起精神了,原本忍着困意的也不犯困了,睁大眼睛看着。

  这节目真新鲜,真有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