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都市情感>把漂亮学弟拐回家>第225章 日渐眼熟

  安啸禹趁于小安洗澡的功夫,出门买了一大堆特产礼品之类的,让小崽子带回家去孝顺丈母娘。

  于小安洗好澡出来看着摊了一地林林总总的礼盒,简直崩溃。

  “我能预见到你真的上门去我家的那一天你会是怎么样的铺张浪费……”头发没怎么擦,还在淋水珠。

  安啸禹见状先放下手里的东西,进浴室拿了条干毛巾出来直接扔在于小安头上,“别得瑟,夏天也注意点儿。”

  转个身又回到那堆礼物面前,继续整理,眼皮都不抬,“再说了,这怎么能叫铺张浪费了?你不孝顺你妈,我还想孝顺我丈母娘呢!”

  于小安看着那堆盒子很无语,“你觉得你买这么一堆中老年保健品,我貌美如花的妈妈能高兴?”

  当头棒喝。

  按照于小安的这个逻辑,是不能。

  “中老年”三个字此刻变得非常刺眼。

  “那咋整?”

  “能退不?”

  安啸禹热热闹闹地买了一堆东西回家还没捂热了,又拎回商店去退了,换成一个大红包由于小安转交给于妈妈——名号是:于小安预支的奖学金。

  回家的路即使再长、再艰难,心情总是轻快的。

  两个人开着车悠悠哉哉地往回走,刚上高速就接到莫凯的电话——于小安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莫凯跟他联系得这么勤。

  “小安子,暑假回家不?”莫凯的声音听起来洒满了阳光。

  “废话。”

  “禹哥跟你一起回来不?”

  “废话。”于小安不知道莫凯有没有看出来他和安啸禹的关系,但是超出正常的亲密无间是一定的。

  “什么时候回来?”莫凯的八卦总让于小安感受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温暖,说不出是有点烦,还是有点得意。

  “下午就到。”

  “那正好啊!晚上一起吃饭吧!明天我们社团有个小型演出,你和禹哥一起来啊!”

  莫凯大概是坚信“礼尚往来”,之前欠了于小安的人情,马上就想着还,不过也正因如此,人何人之间的距离才能彼此拉近,有来有往,人之常情。

  于小安心情大好,这次回家和寒假不同,他告别了“残疾”,腿脚利索了,还不是由着他撒野,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用找人背背抱抱的感觉不要太好。

  爽快答应了莫凯,又扯淡了几句,电话刚刚挂断便又响起来——航磊的。

  “放假没?哪天回来?”航磊声音高亢嘹亮,逼的于小安把手机拿远几分,同时调低了通话音量。

  “今天就回去了。”于小安都感觉自己要飘:放假、回家、见发小、愉快地玩耍……这些想想就让人开心的事儿正在一件接一件的扑面而来。

  最重要的是,男朋友兼司机兼ATM还在身侧陪着。

  人生赢家也不过如此吧!

  “这礼拜二给我空出来。”航磊在于小安面前比较“霸道总裁”,反而在邵翀那儿,基本上在努力诠释忠犬形象。

  “礼拜二?”于小安算时间,他回家就待一礼拜,还着急回C市去考车本呢,“你有啥阴谋啊?”

  航磊那边不给他留余地,“礼拜二邵翀生日,我想给他庆生,正好,把我高考的事儿跟他说说。”

  于小安惊了,“你还没跟他说呢?”

  “这不是得选个合适的时机嘛!而且我总觉得有个仪式感比较好。”航磊大概是不好意思了,声音低了几分。

  “行,需要我提供啥?”

  “场地,新房子借我摆个阵。”

  摆阵,这个说法实在有点清新脱俗,准备惊喜这种浪漫的事儿愣是被航磊说出了点玄幻的味道来。

  于小安琢磨着,要是航磊技艺高超,直接运用什么锁魂大法,大概能够有效预防邵翀出墙——当然,如果有这种可能的话。

  “你要纸符蜡烛什么的吗?”于小安在车上也正襟危坐,表情正经地令人发指。

  航磊说摆阵的时候也没想其他的,突然被他提起什么纸符蜡烛也是懵圈。

  倒是安啸禹,开车开得好好的,被这四个字逗得精神抖擞,一点儿都不存在疲劳驾驶的潜在危险。

  航磊回过味儿来,“是想让我把你红烧了吧?”

  “下回注意措辞。”于小安不跟他打嘴仗,幼稚,有效回避不必要的脑细胞消耗,“确定要我俩在场吗?”

  航磊的主要目的还是借场地,所以一旦于小安绕回正题,他也不再执着,“必须的,你们得当见证人,看邵翀到时候怎么感激涕零,以身相许。”

  顺着航磊的描述,于小安自行脑补了一下邵翀感激涕零的画面——他还真的挺想看的,毕竟见到过的邵翀总是那样云淡风轻,大事小事好事坏事在他那里仿佛都惹不起一点波澜,于是,于小安怀揣着一颗无处安放的八卦内心,满心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两个人颇有默契地把车停在于小安家楼下,坐在车里谁也没动,先后掏出手机做出一副“我结账你收款”的样子,实则在促狭的空间里肩膀靠着肩膀,用高科技手段聊天。

  安。:你一会儿回新家?

  禹。:嗯,约了家政。收拾好了你有空再回来。

  安。:我内子真贴心。

  禹。:下车吧,时间太久就不自然了。

  彼此叹了口气,开门下车——也不知道是有多么难舍难分,硬是把所有的异地都变成同城,两套房子相距也没多远,愣是整出了生离死别的无力和忧伤。

  幸好这次于妈妈没有下楼来接儿子。

  人虽然没下来,但是并没有缺席这场分别大戏。

  大美女站在自己窗前看着楼下破旧的石砖铺就的路面被一辆日渐眼熟的顺风车的轮胎碾过,发出乒乒乓乓的碰撞声,那车就在路口停下,正对着自己家窗户的位置,看着自己儿子和司机摆弄手机,然后下车。

  她还是分不清这个司机和寒假的司机是不是同一个人,车子她也不太认得,只记得颜色差不多,毕竟这车的颜色比较特殊,并不是烂大街的款,小众得很,不过这次她长了个心眼——记住了车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