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折红英【完结番外】>第34章 会兴

  天蒙蒙亮。

  苏珝和淑妃站在路边望着马车逐渐驶远。

  淑妃忿忿,“就这么放她们走了?要是被人发现怎么办?”

  “你与她争吵无益,她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这么周密的筹划焉知她还有没有后手?抓回去她还能再逃几百次,再者,她把所有人都算计进去就是为了带公主出逃,怎么可能让人轻易发现?一定是做好了万全之策,阿姐这点大可放心。”

  “只是她一走,肯定就瞒不过家里了,她这是铁了心放弃家人……”

  淑妃望着远处出神。

  苏珝回头望了一眼山上,“山上这次也不知是鹿死谁手,幸好这次玉娘提醒了,我们设法将爹爹留在家中,若是他在场,指不定会发生什么?”

  “一切都尘埃落定了,”淑妃叹了一声,“回去吧。”

  ……

  会兴县是建在水上的州县,水网密布,水路交错纵横,一条名叫会兴河的干流穿城而过,孕育两岸水乡的繁荣富饶,江南宁静的柔波在这里徐徐荡漾。

  六月九号,赶夏集的日子。

  会兴河边从卯时开始陆陆续续出现喧哗的人声,他们是从周边各县镇汇聚而来的行脚商、货郎或者普通村户。

  辰时末。

  河岸两旁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周边商铺林立,粮油铺、干果铺、丝线铺、首饰铺、香粉铺……各色早食铺子门前更是摩肩擦踵,浑汗如雨。

  岸上人挤着人,河面上船挤着船,会兴河上景象更繁荣,乌篷船一艘艘停靠在岸边,仅容中间一条小河道通过。

  乌漆竹篾蓬的就叫做乌篷船,小贩们将货物摆满船头船尾,五颜六色的货物来自天南海北,拼挤在一起堆得满满当当。

  有新鲜瓜果蔬菜、山货野味、锅碗瓢盆、苇编凉席、酱菜黄酒、自家缝纳的鞋底、鞋面。两岸河面有石桥连接,拱形的桥上人来人往,这家的扇面精致、那家的胭脂颜色鲜亮,婉约的江南姑娘时不时从桥上唤住船家,买些称心如意的漂亮东西走。

  河面人声嘈杂,叫卖声中充斥们砍价声,有抢生意的两条船撞起来,一筐黄澄澄的夏津大杏“扑通”“扑通”争先恐后地跳下了水。

  船家养的小黄狗“哼哧哼哧”往下跳,咬着杏子往回拖,船家急得大叫,“快回来!快回来!!阿黄快上船!”

  小狗很卖力,岸上的人打趣道:“黄狗捡黄杏。”

  船上岸上桥上的人一齐哄笑起来。

  笑声震天。

  “船家,你的大杏还卖吗?”

  赵嫣一身韭黄纱衫,笑盈盈坐在船上,指着剩下半筐夏津大杏。

  船家拿着给自己擦汗的麻布给小黄狗从头到脚抹了一遍,闻言转头道:“卖卖卖!”

  “剩下半筐姑娘喜欢全都买去吧,回家吃不完拿糖渍了晒干做黄杏干也好吃!”

  “都买了!全都装上我的船!”

  “好嘞!”

  趁着装船的功夫,赵嫣撸了一把笑得憨憨的小黄狗,“好厉害的小狗!”

  “这个可不卖!”装船的船家连忙道:“我的老伙计了!”

  左右的人又是一阵大笑。

  小黄狗还是吐着舌头笑得傻傻的。

  杏子原滚滚的在船舱滚来滚去,赵嫣还在跟小黄狗握手玩,船家犹豫看了一眼,不知找谁要银钱。

  船舱内走出来一个穿雪青色绸缎绫裙的姑娘,从荷包里掏出一吊钱,“船家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少你的。”

  船家一看,接过往手里掂了掂分量,“不点了,就这么多,好得很!”

  一撑篙子划开波浪。

  她们的船继续往前行驶。

  驶过一座座石拱桥,水路逐渐逼仄,商户也越来越少,两岸垂柳翠绿,渐渐岸边延伸出一人站的石浮桥上有妇女们成群结队洗衣择菜。

  一群黄黑色羽毛的野鸭子在水中凫游,追逐妇女扔在水中的烂菜叶。

  “嘎嘎嘎——”

  清晰的叫声回荡河面。

  赵嫣看什么都新奇,头在船舱外就没收回来过。她盯着游过的野鸭子,情不自禁道:“我以后也要在这里洗衣择菜,然后扔菜叶子给鸭子们吃。”

  船头撑篙的船夫哈哈大笑。

  赵嫣也跟着笑起来,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

  “好了,两位姑娘,这里就是流霞桥了。”

  船夫好心帮她们将买的杏子端上岸。

  汉白玉牌坊下站着个矮矮胖胖的中年妇人,一看见两个年轻姑娘下船,赶忙迎上来。

  “是信上说的画琅和桑衣姑娘吧。”

  苏玉卿点点头,那妇人立刻热切起来,“我是金诚牙行的牙人,夫家姓刘,娘家姓柳,这边的人都叫我柳大脚。”

  她一番话,赵嫣下意识就将视线投射到她一双大脚上,旋即意识到这极为无礼,又装作看向别处。

  “看吧看吧,我柳大脚可不怕人看,若没这一双大脚,我哪能东奔西跑替人看铺子租房子呢?”

  这柳大姐是苏玉卿提前联系的牙行商人,替她们在这处地方寻一间商铺和房子的买卖。

  她这般爽朗大方,两人也不再扭捏,赵嫣递上刚买的杏子,“大姐请尝尝。”

  “请——,哎呦,你们京城大户人家出来的女孩子果真同别人不一样,还没人请我吃杏儿呢!连名字也好听,画琅,桑衣。”

  苏玉卿跟她边走边说,“都是京城府里夫人取的名字,柳大姐,我们要买的商铺在哪?”

  “差点给忘了,我可是给你们挑了好几家。流霞桥这间是前街临街店铺,后头有个单个的小院子,前面开店,后面住家,附近都是卖些笔墨纸砚、书房书肆,扇面水粉的店,来往幽静雅致,后街临着河,干什么都方便。”

  两人随着走进去一看。

  前街店铺是两层,有些许老化的楼梯和柜台,其他房梁顶柱都是完好的,并无虫蛀,后街紧挨着的院子面积宽阔,院中一颗粗壮的枇杷树,枝繁叶茂,几间房连在一起,灶台是砖砌灶台,结实、耐用。

  苏玉卿和赵嫣对望一眼。

  “再看看吧。”

  兴许还有别的好的呢?她们不着急,有的是时间挑!

  柳大姐也不糊弄,带着她们又去了另外三间商铺院子,都不如流霞桥这间好,要么是太小、要么是太旧。

  她哈哈大笑,“我柳大脚可从不骗人,还是最先那间吧!”

  赵嫣被她一调侃,有些讪讪,苏玉卿无奈道:“今天就定下吧,趁天还没黑,还能打扫打扫。”

  双方都爽快。

  她从怀里掏出早就备好的契书、印泥,“在这里按个手印,明日一早,我再来一趟,带你们去官府过一下文书就可以了。”

  苏玉卿沾印泥,红色的指印浮现纸上。

  她回头示意赵嫣。

  “我也要按指印吗?”

  “一家子姐妹,都可以按。”柳大姐将印泥往她手上一怼,努努嘴,“快按吧!”

  她不懂赵嫣的羞涩从何而来。

  苏玉卿在旁微笑注视着她,黑眸亮晶晶的,倒像是在鼓励。

  不一会儿,契书上的两枚指印端端正正地摆在一起,赵嫣一颗心都在荡漾,这对她们来说好似是一种格外的祝福。

  柳大姐仍旧絮絮叨叨,“这契约两份都放在你们这里,明日得留一份给官府才能生效,你们记得带着可别丢了!这铺子以后啊就是你们两人的了……”

  直把人送走,赵嫣还在内心雀跃。

  “大人,这是我们两个人的铺子了。”

  苏玉卿微笑望着她,温言道:“公主,时候不早了,快收起来吧,我们上街去吃点东西。”

  两人手拉着手出了门,亲昵无比。

  她们找了间卖米线的铺子。

  铺子的老板别出心裁,生意红火,卖的汤面与别处不一样。

  两人点了老板推荐的鸡丝汤面,点好后,赵嫣火眼金睛在人群中找到一方无人的小桌,拉着苏玉卿坐下,看这家米线不是煮出来的,而是从笼屉里蒸出来的。

  用粗大的竹节筒子注入煨好的鸡汤,放入绿豆米线,像蒸包子一样蒸它,水蒸气四溢,鸡汤的咸香味飘出来。

  一盅竹筒里有一圈绿豆米线。

  鲜亮的清黄色鸡汤上面飘着几点绿油油的葱花,除了鸡汤味外另有一股竹子的清香,鸡汤咸鲜,竹子的清甜味道正好解腻,配上顺畅滑溜的绿豆米线,一口嗦下去,满口腔都是鲜味。

  老板适时端来两碗绿豆百合饮子给她们解口。

  冰冰凉凉的沙,甜滋滋的味道化在嘴里丝丝回甘,一点也不腻。

  赵嫣望着眼前秀丽的水乡小镇,在日渐西沉时焕发出的一股鲜活烟火气,黄蒙蒙的带着水蒸气的天色像一口咬下去的夏津大杏。

  这就是鲜活的人间。

  “我们就在这里过一辈子吧。”

  --------------------

  赶榜,这章应该长一点的,没有写完,准备日常再写一点,先将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