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折红英【完结番外】>第30章 盛怒

  天空转瞬间彤云密布,朔风渐起,颇有一股山雨欲来之势。

  淑妃坐在院中石凳上,神情冷峻,黑沉的眸子定定看着站在对面的苏玉卿,叫人不寒而栗。

  落败的枯叶乱纷纷,飞舞敲打裙摆。

  苏玉卿坦然自立,她虽心中认为自己没有错,可面对长姐责备愤怒的眼光,还是不由自主地心虚了。

  两相对峙,淑妃见她一副倔强不肯低头的样子立马心头火起,霍地起身,扬手就是一个响亮的耳光。

  飓风一般,苏玉卿只觉得耳根脑后轰的一声巨响,脸上旋即传来火辣辣的疼,面颊上顷刻间浮现出清晰的掌印。

  她呆住了。

  一院之隔,赵嫣被鹃娘堵在门内,焦急地看向院中。

  清脆的巴掌声像打在她的脸上,她心急如焚,恨不能以身相替,想要冲出去护在她面前,独自承担一切。

  鹃娘拦住了她,好言劝告,“公主,娘娘正在气头上,您现在过去,无异于火上浇油。”

  赵嫣泪眼朦胧地注视着。

  院中淑妃气势凌人,一字一字诘问道:“为什么?”

  “你有父有母,有兄长姐姐,家里有什么地方是对你不住?教你在这深宫禁苑做下这等假凤虚凰,败坏门庭之事?”

  苏玉卿沉默着许久,继而答道:“没有为什么。全是我——”

  “情不自禁……”

  话还未说完,淑妃怒极抬手又狠狠地扇了过去,这一声比方才更响亮,淑妃缓缓放下手,庞大的力道震得她手心隐隐发麻。

  苏玉卿被扇地撇过脸去,控制不住的脑子嗡嗡作响,眼前金花直冒,左边脸颊灼热发烫,已经没有了知觉。

  她知晓自己现在一定很狼狈,即便如此,她也不会向长姐求饶,说自己做错了。

  情不自禁,绝无改悔。

  淑妃粗喘着气,还在指着鼻子骂些什么,赵嫣一直望着,此刻再也忍不住,眼泪刷一下掉下来,泪落如雨,转身捂住嘴靠在门上不让自己哭出声。

  “……宫里哪有你们的容身之地,你在这同我说什么情不自禁,苏玉卿,你是不是忘了自己姓甚名谁?这是皇宫,岂能容忍你们苟合!”

  一连串的指责几乎让苏玉卿无地自容,她欲辩无方,尊严和清白在淑妃嘴里荡然无存,她几乎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无耻至极。

  自尊像被掰开了又碾碎一遍又一遍,她浑身颤抖地承受这些恶意,却始终一语不发。

  终于在淑妃开口要遣她回府的时候,她猛地抬起头脱口而出,“不!”

  又是一记耳光甩过来。

  “啪——”

  小院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鼻子里嗅到血腥味,温热的液体从鼻腔流出,她抬手触到黏腻的猩热,鲜红的血。

  淑妃怒火冲天,胸膛剧烈起伏着,心里想她还敢顶嘴?她怎么毫无廉耻?

  她咽了咽干涸的喉咙,刚要开口,鹃娘忙冲过来,抱住淑妃的胳膊,“娘娘、娘娘息怒。”

  “小惩大诫即可,要是真伤到了,留在了脸上,有心人问起来反倒瞒不住了。”

  “我还要替她遮掩?”淑妃陡然语调增高,不可置信道,“到底是谁在做这等恬不知耻的事?”

  “娘娘……”

  鹃娘不想让这出闹剧弄得谁也下不来台,扯她袖子,淑妃被强拉着拽着走,丢下一句,“你们绝不准再来往!”

  两人在淑妃的授意下被强硬地分开,两个院子之间一墙之隔,但就像王母娘娘用簪子划就的银河一样,咫尺天涯,可望而不可即。

  赵嫣枯坐一整夜。

  第二日一早,鹃娘带着宫人进了赵嫣的房间,房内器具摆设被里里外外翻了个底朝天,箱笼家具挪动的声音乒乓作响。

  很快就翻出来了一些东西,赠书、花笺、饰品等都被一样样从她眼前带走……

  最后,房间角落那一排灯笼架子被整个连根拔起抬走,一点不剩。

  赵嫣从头到尾龟缩在床帐内,沉默不语。

  变故来的太快,明明前一刻还浓情蜜意,充满着对出宫后的美好期待和想象,下一刻美梦就被狠狠击碎。

  她们毫无还手之力,甚至面对淑妃刺人的眼光她都觉得胆怯。

  鹃娘见赵嫣不如苏玉卿倔强坚定,存心留下来劝诫。

  前两日苏玉卿对淑妃的安排抵死不从,重新搬回了女官所。算准了娘娘不敢就此事大肆宣扬拆散她们,拿家族名声让淑妃投鼠忌器,势必要促成婚事,让赵嫣出宫。

  她很怕姐妹两人反目成仇,于是坐在床沿上对赵嫣道:“公主,如今事已至此,你就不要再一错再错下去了。幸得那日我们将宫人们摒弃在外,如今阖宫里也只有娘娘同奴婢知道,你们尚且承受不了娘娘的盛怒,若是别人知道了会怎么样呢?”

  “宫女、太监、与二姑娘共事的其他女官会怎么看她?与你交好的其他公主和贵女们又怎么看你?何况上头还有各宫妃嫔甚至是陛下呢?您真的能承受所有人的指指点点吗?”

  赵嫣听得怔住了,她当日剖白心迹也是一时冲动,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带来什么后果。

  她的神态变化被鹃娘尽收眼底,她见有效,继续说:“您也随娘娘回府省亲过,府里的人难道待公主不好吗?”

  “不,”赵嫣摇头,声音带着哽咽,“他们对我很好。”

  “那公主忍心看他们因为你们的事遭受一场无妄之灾吗?府里老大人一向耿直,定会责罚二姑娘,父母子女一场,到时候怕二姑娘免不了会众叛亲离……”

  “不,不行……”

  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像她一样被亲生父母厌弃。

  鹃娘懂得见好就收,轻轻抚着她的背,“公主,您好好想清楚,现在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她告退离开后,在门口等了一会,果然听到逐渐清晰的哭声。

  晚上,她将事情告诉给了余怒未消的淑妃。

  “娘娘,公主能听得进去劝告,过不了几天就会想清楚的。至于婚事,得您想办法在陛下面前退了,这事神不知鬼不觉就过去了,等她们断干净后,您也就算了吧,毕竟是亲姐妹,二姑娘就是一时犯糊涂。”

  淑妃冷笑一声,“哼,我倒不觉得她们在暗通款曲之时想过我这个亲姐姐。”

  “娘娘,您多担待,她们还小不懂事……”

  淑妃不语,凝望着镜中人明媚的脸庞,伸手抚了抚眼角的一丝细纹,“鹃娘,我老了么?”

  “……”

  “你跟我这么多年,难道真的不知道我在气什么吗?”

  鹃娘跟着叹了口气。

  淑妃忽觉鼻头一酸,一行清泪划过,她面无表情抹去,“当年明明是她劝我为了父母兄弟,割情断爱,她说她愿意一辈子留在宫里陪着我……可如今呢?凭什么都是一母同胞的姐妹,她什么都有,我什么都没有。”

  “她自幼长在父母膝下,受尽宠爱,父亲去西北打仗都抱她在马背上,母亲亲自回京给她挑选好亲事,她独身进宫避嫁,爹娘都由着她……你说,凭什么呢?现在她找到了她冠冕堂皇的情不自禁,就把我一个人丢下……”

  “寡廉鲜耻!”

  鹃娘一时也说不出话,淑妃在她眼里也不过是被爹娘献出去的可怜人,在深宫里蹉跎半生,半世孤苦。

  对被捧为掌上明珠长大的亲妹妹嫉妒也实属寻常,她不忍心苛责,只能轻轻摸着她的头,慢慢哄劝。

  淑妃向贵妃求了几次,贵妃料到其中有猫腻,但是她们姐妹的事,她没有多管,不管苏玉卿多强硬,宫里也容不下她。

  苏玉卿几次递信都被拦下来了,她出宫的那一天,赵嫣没有露过一面。

  大雪铺天盖地,巍峨皇城银装素裹,将一切未说出口的话都掩埋。

  这个冬天似乎格外熬人,宫里太皇太后、太后两位老人都年迈体弱,在一个飘雪的清晨里相继离世。

  辍朝三十日,满城缟素,禁嫁娶红事半年。

  赵嫣的婚事被搁置,淑妃以由头不好,劝皇帝收回了成命。

  寒冬腊月,赵嫣灵前哭丧跪了三日,狠狠病了一场。

  她耳边隐隐约约听见丧仪典乐,心中一片哀凉,不知道大人在府中过得如何?她的爹娘有没有知道,有没有责怪她?

  淑妃并没有苛待她,病榻之上宫女仍殷勤服侍,她咳嗽两声醒了,立刻就有宫女给她端来药碗,伺候她喝下。

  瓷碗里端来的药苦得她胆汁都要呕出来。

  她一口气喝完,宫女服侍她躺下,端起空碗欲离开,赵嫣匆忙拉住她问:“我的侍女小满呢?”

  那宫女立刻神色紧张起来,慌慌张张摇头,“这,奴婢不知。”

  她退了下去。

  赵嫣闭目躺在床上,嘴里的苦味挥之不去,苦涩得从眼角渗出泪珠来。

  朦朦胧胧中有人在给她拭,她抱着不可能的期待骤然睁眼,看见眼前人的一霎,眼泪哗啦流下,“阿姐……”

  赵妧叹了口气,“是我。”

  “我来给你送侍女的,小满被鞭伤二十下,送回了曲兰台,她现在在我那里养伤,等养好了就给你送回来……她、她到底犯了什么错?”

  赵嫣不肯回答。

  赵妧顿了顿,望向屋子角落那块空了的地方,那里本有一排灯笼架。

  她又轻轻叹了口气。

  “我打听过,苏府并无异样,过几日正旦大朝会,苏夫人会携家中女眷进宫,你可要快快好起来。”

  她什么都知道了。

  赵嫣愣住了,半晌问出口,“阿姐,你不怪我吗?”

  她笑着摸了摸赵嫣的脸,“你都这么大了,有些不能告诉旁人的心事,我为什么要怪你。”

  她看着躺在枕褥中的人,分别不过几日,整个人一块憔悴灰败下来,像一匹褪了色的华美锦缎,黯淡无光。

  她心疼地看着妹妹,“嫣儿,你出宫去吧,这里不适合你,再待下去,你会死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