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折红英>第1章 初见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月色拂晓,朝阳初升,远处夜幕与沙脊线连绵相交之处橘红色的曙光浮现,天边流云聚了又散。


他们坐在马背上极目远眺,远处天际线下绵延不绝的山巅峰峦白雪皑皑清晰可见。


——这就是祁连山了。


一月前,一行人持节杖离开上京,骑马驱车远赴塞外,为两国邦交而来,一路马不停蹄。


但越往北走越是荒芜,沿路河床干涸,赤地千里农田皲裂,目之所及之处均是寸草不生。


只能从沿路驿站依稀可见从前这条路上商旅如织,悠悠驼铃响彻大漠的辉煌景象。


又行了半日,中年将官看着属下们空空如也的水囊,四下声起的窃窃抱怨,皱了皱眉,坐在马背上向领头的大人拱手道:“苏使节,天色越来越沉了,我们的脚程赶不到下一个市镇,必须得找一个地方过夜,不如就在这废弃的土堡里歇一晚吧。”


方圆百里之内人烟绝迹,他们必须得找个地方暂歇,以躲避夜里的风雪和野兽。


将官见使节虽年纪轻轻又是女子,一路寡言少语,但面对危机时也能沉着冷静,指挥若定,料想她不会反对。


没想到苏使节开口,声线清冷,却不容置喙,“让将士们把御寒的衣物拿出来,穿好后即刻出发。”


将官无奈,只得奉命。


他回头看了一眼,只见方才强势的使节大人此刻正悠悠望向远处的雪山之巅,目光缱绻,似带怅惘,坐在马背上如同一块长久凝望的石塑。


他摇了摇头,走开了。


这是永泰元年,使节苏玉卿奉新君之命寻回和亲西州的长乐公主赵嫣。


这一年距离她们初次见面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那时候苏玉卿十四岁,在春花开遍的宫墙内遇见了八岁的赵嫣。


……


永康十一年,春。


三月骤春暖,燕子新回,成群列队的鸟儿飞过宫墙,擦过四方的边檐追逐天际。


宫门甬道上,一层层红墙深深重重,尽头走来一队浩浩荡荡的仪杖,一行足三十多人,服饰鲜亮地走在宫道上,路边宫女太监纷纷背过身去避让,皆敛目垂首,一时宫道上只有行走间窸窸窣窣的衣料摩擦声,偌长的队伍竟不闻杂声。


苏玉卿落在人群最后,沉默着回望这座宫城,群鸟在头顶盘旋几回倏忽没入檐顶,金色的琉璃瓦在日光下闪闪发光,她静静伫立半晌方才回神跟上前面的仪杖,怀中的狸奴不停伸臂在她手中翻滚,重得快要抱不住。


狸奴是苏昭仪的爱宠,通体雪白无一丝杂毛,取名雪色,昭仪娘娘宠冠六宫,一时风头无两,它便也跟着水涨船高。


苏玉卿手上抚摸着雪色,翻腾不息的狸奴被安抚下来,舒服得嗷嗷叫唤。


最前方两个人走着走着,听不见身后的动静了,交谈声一下寂下去,纷纷回头看,仪仗队跟着停下。


春风和煦,暖意融融。


苏昭仪望着后面的女孩,素色的披帛半搭在胳臂上,身形还比不上她怀里的狸奴壮实,阳光照得脸色近乎透明,下巴尖尖,唇色微白,不做表情的时候,唇角的弧度几乎看不见。


此刻她目光带笑,视线还落在苏玉卿身上,话里却对着身边人,道:“母亲,妹妹性子很是安静。”


苏夫人一愣,也笑起来,“她呀,三竿打不出俩枣来,我早就不耐烦管她了。”


这听着根本不是嗔怪抱怨,还隐隐有些自得,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疼爱宠溺。


苏昭仪不准备接话,只越过一众太监宫女看自己的妹妹,然后她招招手,温柔唤道:“玉娘,你过来。”


苏玉卿走到苏昭仪跟前,就听到她指指自己怀里的狸奴问:“就这么喜欢吗?阿姐把它送给你带回家好不好?”


闻言,左右侍立的人一时面色微变。


苏夫人警醒,犹豫地看向两个女儿,最后目光定在苏玉卿身上。


苏玉卿想了想摇头拒绝,又记起宫里的规矩,恭谨答话道:“多谢娘娘好意,无功不受禄,臣女愧不敢受。”


“到底多年不见,这是同阿姐生分了,如今只唤娘娘不叫阿姐了吗?”


苏玉卿不知道这话怎么接,进宫前母亲一再告诫过自己,宫里只有娘娘没有阿姐,让她务必时时警醒,万不可行差踏错。


她余光瞥向母亲,见她微微点头才改口:“阿姐。”


苏昭仪笑了,但这笑又漫上苦涩,停了一下便笑不出来了,她的母亲、她的妹妹本该是她最亲的亲人,现在自己只能在这长宫甬道上送她们一程。


“娘娘,这是陛下赏赐……”苏夫人欲言又止,嘴角笑容苦涩,未尽的话语留在眼神中,两人一个对视心领神会。


“母亲,我都知道,舍不得你们罢了。”苏昭仪黯然点头。


队伍又启程,行至宫道中途,苏昭仪回头见苏玉卿还抱着狸奴,耐心地抚摸逗弄,腕上一串镂空累丝金镯子滑下碰在一起叮当作响,又被她卷上去,反反复复,看不出一丝不耐烦。


眼看宫道就要走到头,再往前一点就能乘马车出宫门了,苏昭仪泪睫满盈依依不舍拉着母亲的手,但她也只能送到这了,一时心头千回百转,说不出来话。


苏夫人也只强忍着难过说些保重身体等嘱咐的话。


她拢共三儿两女,扪心自问做尽了一个慈母的本分,除却大女儿被她早早送进宫,其他无不是在她膝下长大,经她悉心教导的。到她这个年纪就只剩儿女这点惦念了……


这样想着眼泪就滚下来,毕竟是宫里,苏夫人拿帕子拭了又拭,“快走吧,回去坐步辇,你身子不好,可要万事小心。”


又急忙扯过苏玉卿的袖子,“跟你阿……跟娘娘告辞。”


苏玉卿一直在旁站着,淡漠的脸上辨不出一丝情绪,一时不察,被扯了袖子,怀里的狸奴嗖一下窜出去。


一团白影掉下,迅速掠过苏昭仪,往她身后的李展身上扑过去,“噌”地腾空而起,起跃之间,尖锐的爪子扑面而来,他尖叫一声,手里的拂尘想也不想顺势挥出去。


“嗷呜呜~”雪色被挥倒在地,亮出白滚滚的肚皮,还不等苏玉卿前去抱起查看,又起身冲进人群。


这是昭仪娘娘的爱宠,谁也不敢上手去抓,唯恐碰坏了一星半点。一时间,身后跟着的太监宫女被横冲直撞的雪色闹得人仰马翻,姿态全无,高高竖起的仪仗“哐当”倾倒,滚在一群太监身上,顿时一茬茬地倒下去,深寂的宫道上顷刻热闹起来,人声鼎沸,像一滴冷水倒入油锅一样噼里啪啦炸响。


“啊!”


“瞧它在你后面——”


“来人!保护娘娘!”


身后人声不止,几个太监还在“哎唷哎唷”的叫唤。苏玉卿独自脱离人群追着前方上下起落的小白团影子,它跃上石宫灯,又落在墙根的大水缸上,回头看了一眼紧跟的人,迅速越过门槛。


她追了上去。


宫深寂寂,越走越深,已经没几个宫人的身影了。四周红墙环绕,翠柳低垂,影子逐渐拉长在身后,苏玉卿沿着湖边青石路拐进一道宫门,它听见隐约的狸奴叫声,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日气渐消下去,天边擦上一道橙红的羽状彩云。走到这里,视线所及之处只有兀长的甬道,脚踩在石砖上的回声萦绕往复,四周都静悄悄的,苏玉卿不自觉屏住了呼吸。


忽然,一阵笑声像空中飞荡的银铃骤然响起。


有风刮过,吹起她的裙角飘扬,不知从哪落下桃花花瓣来,片片浅红,苏玉卿伸手抚了抚,腕上的金镯叮叮当当顺着风和鸣。


此处应当是一处宫殿的后门,刚刚的笑声从左侧传来,苏玉卿低头思量片刻,等笑声再度传到她耳畔时,她不禁心意一动,朝着那笑声过去,她走了几步抬脚侧过身,目光定在上头。


只见一条笔直的宫道上,空无一人,旁边宫门深掩,从朱红大门里探出一枝桃花,二尺长的枝干上缀满嫣润粉红的小花,花开喜人。一只细小的手握着桃花伸出去,抬起又落下,逗弄地雪色跟着花枝绕着圈地蹦跶打转。


笑声就是从门后传出来的。


苏玉卿暗暗对比了一下自己的手腕,觉得她是一个比自己小的女孩子,是宫里人,并且不认识娘娘的雪色。


“你来抓呀——”


话音未落,花枝被人一把抓住,门后女孩惊愕地瞪大眼睛,与来人猝不及防地对视。


雪色乖顺地蹭了蹭苏玉卿的腿,在她身边盘腿坐下。女孩使了两下力,花枝另一头却没有任何松动的意思。


眼前的女孩身量纤弱,估摸着只有七八岁,一双睁得溜溜的圆眼扑闪着睫毛,脸颊晕红,因为用力露出气鼓鼓的神情,像发怒的河豚鱼一样鼓起来,煞是可爱,穿的是过时发旧的苏杭绸料子,头上发髻松散,袖摆有泥点,通身一应装饰全无。


苏玉卿拿不定她的身份,仍旧拽着桃枝问她,“你是什么人?”


女孩不回答,咬牙憋着气全身都在用力,脸鼓胀得红彤彤的,右手不够,伸出左手两只手一块拉,树枝刺红了手心留下浅浅的印子,无论如何也不松手,势要把桃枝夺回来。


奈何人小力弱,抢夺之中,几朵桃花扑簌簌掉下,雪色见状上前用爪子捞着玩。


“你是谁?”苏玉卿又问了一遍。


女孩看了看她,忽然松手,另一端的力道骤失,她来不及反应,一个踉跄倒退了两步才堪堪站稳,再抬起头,门后的眼睛突然盛满笑意,脸上狡黠一闪而过,她道:“我是公主啊!”


声音清脆响亮。


公主?


苏玉卿也是头次入宫,她不认识什么公主,只是她这副样子……委实称不上一个公主。


“你也要摘桃花吗?那你得拿东西跟我换!”女孩说话底气略显不足,但眼神悍然无惧,在她身上转了一圈,“你要是没有银钱,你的镯子就刚好可以换它,怎么样?”


苏玉卿低头看了看自己手腕的一串金镯子,停顿片刻便褪了下来,一串五六个虽不是实心,胜在工艺繁复,花纹独特,内侧刻有如意楼首席屈师傅的刻印,是他亲作,盛京城独一无二。


女孩先只拿了一个,放在手里掂了掂分量,又拿了一个,把剩下的推还给她,“我要两个就行,两个就够买了。”


苏玉卿一时不知说她识货还是不识货。


她奇怪地看着她,“你是几公主,母妃是谁,为何会在这里?”


女孩拿了镯子,也没有走,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是十七公主,母妃是杜才人,不过她现在在睡觉,我叫不醒她,没人跟我玩,我就一个人出来了。”


说到这里她有些丧气,小小的脑袋垂下去,散乱的发髻歪在一边露出头顶的发旋,毛茸茸的一团,苏玉卿感觉心尖颤了一下,有些想伸手摸一摸。


还没等她抬手,宫道口处响起脚步声,“哎呦,小娘子怎么在这里?娘娘那边正急着找呢?”内侍李展领着一大群太监着急忙慌地赶来,额头渗出一圈汗珠,拿袖子匆忙擦了,抬头看了看,“此处是河洛殿,偏僻得很,没什么好玩的,小娘子快些跟奴才回去吧。”


苏玉卿“嗯”了一声,跟他走了几步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门早就关上了。


等见到苏昭仪和苏夫人,两人都没说什么,只一副劫后余生的样子,叮嘱她往后不要乱跑,没人在意她手中凭空而来的桃花。


她捧着花枝顺理成章上了马车,从西华门出的时候,马车停下,禁卫照例查通行手令,她不禁再次回头看了一眼宫城,漫天云霞彩光中,金碧辉煌的宫城气势恢宏,一望无际,犹如盘踞的巨龙,蓄势待发,足有吞天噬地之威。


她目光深锁,苏夫人明显误解,开口安慰她,“你阿姐生产的时候,或许还有机会再进宫。”


她点点头,手里摩挲着花枝,桃花鲜妍明媚。

----

专栏预收《朝昭》求收藏。

元熙九年,一场席卷半个朝堂的文字狱历时七年落下帷幕,江南党人被牵连者数万之众,抄家、问斩、流放而致使骨肉离分、妻离子散者又不计其数。史书载:时江南书院,十室九空。

又三年大比,各地举子纷纷入京,京城最大的马球赛上,观者如堵,欢声笑语,掌声雷动。

怀真郡主策马扬鞭,笑靥如花,赛场出尽风头,被人群簇拥着的她一眼盯上躲避不及的陆昭兰,叫住后问他叫什么名字。

“小生陆……昭。”

高高在上的小郡主甩着马鞭,笑得意味深长:“陆昭?我可记得你啊,哥哥。”

-

谁也不知道,年前狩猎林里,怀真郡主不慎被蛇咬伤,幸得路过书生冒着生命危险替她吸出蛇毒。

救命之恩,肌肤之亲,怀真郡主一见钟情芳心暗许,几次三番暗示对方可做自己的入幕之宾,谁料他不领情,多次推脱。

她恼羞成怒欲生米煮成熟饭,黑灯瞎火之下摸到对方竟是个女人。气急败坏的她当夜就扬长而去。

别后重逢,看她落魄,本以为自己会拍手称快,可心里却泛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